缩略图

浅谈民办高校国际化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作者

周政霖 崔梦 熊冉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重庆 永川 402167

摘  要:高等教育作为培育人才的根本举措,它不仅关系着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更关系着国民的基本素质和综合水平。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已经全球化,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向国际化方向发展。民办高校因自身体制受限,与公办高校相比,它在开展国际化教育工作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某民办高校开展国际化教育工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以及走访调研等形式分析了当前民办高校国际化教育工作发展的现状,并结合社会和学校两个层面对做好民办高校国际化教育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建议

1 研究背景

高等教育是我国培育人才的根本举措,也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经之路,它不仅关系着国民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还关系着国家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及世界各国的多维度融合发展,高新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全球经济已经一体,社会信息也已全球化,传统的教育与教育的手段己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进行变革,各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必须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中国在教育规划纲要中也提出,必须扩大教育开放,以“开放”促改变,促发展的方针;加强教育合作和交流,促使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整体提高[1-2]。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教育国际化己经成了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各国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频繁,我国的教育市场也逐渐面向国际市场开放;同时,髙等教育机构和组织,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资源,在教学方式、课程开发、教材资料、课程内容等方面向国际标准和前沿思潮相适应,进而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人才;因此,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既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也是推广国际教育以及进行国际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和趋势[3-5]。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因其自身体制受限,在开展国际化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社会对民办教育的不认可、政府对民办教育投入较少、民办高校学生受教育资源有限、民办高校学生基础较为薄弱等问题,这些都阻碍了民办高校推动国际化教育的发展。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一样,不仅起着教书育人的作用,更承担着为国家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推动民办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对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国家的昌盛有着重大的作用。本文以某民办高校国际化教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走访、调查问卷等方法,分析了当前民办高校国际化教育的发展现状,并结合社会和学校两个层面对推动民办高校国际化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 分析与讨论

经过背景调研,了解到该某民办高校从2014年开始着手国际教育工作,并设立国际交流中心;从14年到18年,开展的国际教育工作为组织学生前往国外参加为期2周或者一学期的交流学习(简称“微留学”短期团或长期团)、组织国外专家、学者及大咖等到校参观交流、组织国外演出团、乐团等到校参观表演、与国外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引进外教等国际交流活动,这阶段国际教育的主要项目为“微留学”;从18年开始,增设“本硕直通”项目,即培养学生前往国外攻读硕士研究生;从19年开始,在“一带一路”的视域下,学校每学期举办联合国人口基金校园大使项目,表现突出的学生有机会前往联合国参观交流。经过分析,本文发现民办高校在开展国际教育工作存在如下问题:①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管理欠缺;②国际氛围不足,宣传力度不够;③地理位置限制,家庭环境受限;④价格费用较贵,缺乏社会支持。

3 结论与启示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把跨国界、跨文化或全球化的视野与高等教育的目标、主要功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相结合和传送相结合的过程;随着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大学办学国际化已经成了必然的潮流趋势;对于我国的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来说,办学国际化是求生存发展的必走之路,其意义主要体现在①优化教育资源配置,②促进高校课程国际化,③推动科研发展。因此,本文结合社会和学校两个层面为做好民办高校国际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在社会层面上,①加大社会及政府对民办高校的帮扶,保证民办高校基本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条件;②扩大民办高校在社会上的认可度,确保民办高校毕业生在社会上的核心竞争力;③平衡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教职工的待遇差距,联动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的优势资源共享;④调整国家公派出国名额,适当将名额倾斜给跟公办高校同样优秀的民办高校的学生;⑤加强民办高校办学管理和法制建设,将民办高校国际化项目纳入市场监督;⑥构架民办高校与国外名校合作桥梁,从财力、物力上协助民办高校开展“2+2”或者“3+1”项目。

第二,在学校层面上,①本着教书育人的核心理念,秉着为国家输送人才的价值观,加大学生国际教育投入,优化教职工福利薪酬待遇;②学习公办高校国际化育人理念,深入打造合理规范化的国际化教学团队,将国际化教育不仅融入到教学体系中,还要融入到日常管理中;③加强国际化教育宣传,着力选拔国际化教育人才,优化硬件及软件设施,打造浓厚的国际化办学氛围;④结合各专业特色发展创新国际化项目,积极打造双语教育办学课堂,吸引专业化和国际化人才,为学生享受到国际化教育保驾护航;⑤合理开展国际化教育推广工作,形成学校各部门专人做专事的联动教育机制,树立学生国际化教育意识,打造学校自身国际教育工作的口碑;⑥完善国际教育和基础教育的联动机制,形成国际教育导师和基础教育辅导员的双重综合管理,构建适合每个学生的国际教育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与世界名校牵手。

参考文献

[1]孙成行.以教育管理视角论民办高校出国学生培养创新路径[J].现代职业教育,2024(09):13-16.

[2]张留芳.新时代教育改革视域下民办高校国际化师资培育“一二三N”实施路径研究[J].才智,2024(09):141-144.

[3]程宏云,赵琪,石雪,丁铭.新时期江苏省民办高校国际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析[J].国际公关,2024(05)170-172.

[4]王小宇.浅析民办高校国际化办学现状与发展--以北京G校为例[J].华章,2024(08):165-167.

[5]程宏云,丁铭,赵琪,石雪.江苏省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特色路径探讨[J].国际公关,2024(16):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