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式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及应用
邓红兰
四川省营山县第二中学637700
摘要: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就是在传统古代评价技巧与现代教育观念基础上形成的创新阅读模式。在对初中语文课程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学生课堂中心角色的发挥,努力提升其阅读与理解能力,这样才有利于从各方面促进学生语文修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注意批注式阅读方式。本文将对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类型进行深入探讨,对初中语文教育的真正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并对中学语文课程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初中语文;应用研究
引言:在目前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教师要注重学生课堂核心角色的发挥,激发其探索性学习活动。采用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可以显著促进学生探索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忱,加深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显然,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应积极运用批注式阅读策略,这样既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其文化修养,进一步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一、批注式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应用类型
通过运用联想式批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把握文章核心观点,加强对文本内容的领会与把握;这既有利于学生有序地归类与整合信息,又便于高效地传输知识。比如在讨论“母爱”话题时,许多同学都会从中得到启发、反思、批注,记录自己对母亲深深的感恩。背景式批注是学习时根据课文所涉及的背景信息及有关知识点加以注释,它类似预习笔记。作为教师有义务热情引导学生怎样问,学会怎样问,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上发现和应对问题的能力。比如学生读得糊涂了,就可采用质疑式批注,当堂提问,再与老师共同探讨,这就能让整堂课更生动、更有趣,进而激发学习兴趣。所谓鉴赏式批注,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上对自己喜爱的句,词,段作出细致的注解与评价。要想让批注更有针对性,同学们要从生活体验出发,对文本内容有深刻认识。感悟式批注描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通过文字来表达他们的情感的阅读方式,这意味着学生在阅读时会对文本中的角色、情节和背景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共鸣[1]。
二、批注式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多年来,教师常常过多地强调以考试成绩或其正确与否为依据来指导阅读,而常常忽视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与兴趣。纵观其教学过程,都过多地注重理论知识的建构,而忽视了日常生活交流以及阅读体验等与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运用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不但具有交互性,趣味性,娱乐性等特点,而且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2]。采用这一阅读策略不仅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与想象,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思维与智力的增长,使其审美鉴赏技巧得到进一步强化。另外,它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从而切实提高其整体应用技能水平。
三、批注式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文本疑问处批注
质疑式批注既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又是解决某些学生阅读时仅仅停留于泛读模式,回答问题不影响文本质量问题的有效途径。当学生沉浸于阅读时,教师应该鼓励他们对“为什么”这一概念进行深入思考”。以《阿长与〈山海经〉》一书中的文献为研究脉络,教师具备指导学生开展相关注解与阅读活动的能力。从本文所记述的情况看,作者对于昔日好友有着很深的眷恋之情,使每个同学初读之初就可能沉醉于浓浓的记忆。鲁迅的作品里融进了许多不常被人使用的文字,使同学们初学之初就无所适从。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怎么提疑问,碰到难懂的题目就标记出来,这样以后才能更加深入地探讨。在他们的学习之旅中,学生们遇到了一些他们不太理解的问题,例如部分学生难以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提到的“空前的敬意”和“这又让我产生了新的敬意”。有同学批注:“两种敬意一样吗?”学生有了者疑问,老师都会给以相应的回答,同时也鼓励其他同学积极地去鉴别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帮助同学们提高学习能力。
(二)对文本写作手法批注
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除提供优质的题材外,作家还表现出极高的写作灵活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深度剖析和详尽注解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中所用写作方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强化其对于文章内容的把握,促进其写作能力的发展。以研读《智取生辰纲》一文为例,老师可在授课时着重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写作。例如,在推进故事情节发展时,使用明、暗两条故事线。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注意,将其表现技巧细致地记录下来,再根据水平加以铺垫[3]。
(三)在文本留白处批注
留白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法,为人们留下了难以用言语描述的深刻印象。作家们往往借助于留白这一手段表达自己深刻的观点,给读者以丰富的思想与思考。在研读《皇帝的新装》一文时,老师可选择采用自主批注的方式,从而能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谎言后面的可笑。通过认真地观察同学们批注这篇文章,发现多数同学都把重点放在心理状态,语言表达,动作描述等方面。尽管他们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做到了精当,但是这样的评注却不能引起学生思考的活力。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推介,特别是在文章的开头,特别是在结尾部分,开始进行批注,激励他们展现创意,并深入研究“皇帝回宫之后,可能会发生什么种种事情呢?”这一做法成功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兴趣,纷纷提笔批注。部分学生描述道:“皇上回家后心里极不踏实,但怕威信受到损害,便吩咐再做一次。”尽管学生的批注很丰富,见解也很有创见,但是他们发挥想象,成功弥补文章的不足,无疑是令人欣喜的结果。
总结: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的采用可以激发学生阅读旅程中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继而有助于其独特个性的形成,加强对其写作能力的培养,给其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要积极采用批注式阅读策略来促进教学活动中学生评价思维,应用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成长,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个性特质。
参考文献
[1]黄伟.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分析[J].学园,2020,(23):47-48.
[2]翟志武.运用批注,点亮初中语文课堂[J].课外语文,2019,(07):13+15.
[3]卢祖良.批注式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课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 2018,(06):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