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的桥梁:大班孩子的准备与期待
郭鸽
哈尔滨市香坊区德强幼儿园,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大班是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过渡时期,幼小衔接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时期,在大班课堂教学中帮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和方式,有助于减少幼儿对小学阶段学习的陌生感,缓解幼儿的心理压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社会性适应能力,对幼儿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园大班;学前准备;策略
引言:幼儿园教育主要以游戏为学习和活动形式,小学教学是以静态知识为主。但在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的入学准备仍存在一定问题,包括幼儿心理准备不足、缺乏自理能力等,要想幼儿快速融入小学生活,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心理、习惯和能力等方面的准备,实施正确的入学教育指导,构建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探求更加优质的教学策略来进行大班教学,解决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使幼儿的身心和能力都能做好准备。
一、强化幼儿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
要使幼儿快速融入小学生活,在大班阶段教师就应对幼儿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准备,加强对幼儿语言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游戏、生活、故事等情境,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能将幼儿带到语言学习中,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对语言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运用适宜的教学策略增强学习氛围,为幼儿提供良好的体验,使幼儿在轻松的语言环境中提升语言能力。还要贴合实际生活,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语言教学,为幼儿提供交流的机会,不拘泥于园内活动,也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校外活动,如观察自然、参观博物馆、实践体验等等,能够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和交流欲望。
幼儿还要有基本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将游戏规则、活动要求、实践步骤等制作成一份份“说明书”,在每次活动前,带领幼儿一起阅读,让幼儿了解规则的同时学会阅读,还可以通过开展阅读活动、亲子阅读、创造图书角等形式,能帮助幼儿更好理解故事内容,提升阅读兴趣和能力。
二、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和行为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自理能力和行为习惯,是幼儿顺利融入小学班集体的关键。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制定明确的行为准则,如玩具放回原处、见到老师打招呼等,并且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态度要保持一致。另外,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通过自身言行举止影响幼儿,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对幼儿正确的行为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幼儿错误的行为要及时纠正。对于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将“习惯养成”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自主完成生活和学习中的诸多小事,为幼儿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教师可以将正确的行为习惯编成儿歌、制成动画或融入游戏中,这样幼儿更加感兴趣,也能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使幼儿了解并学会正确的行为习惯。比如,开展“带头大哥”的小游戏,教师与幼儿一起做一些事情,包括叠被子、穿袜子、系鞋带等,让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如有幼儿能很好地拷贝这些动作,就选他当“带头大哥”来领队。这个小游戏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正确的动作,在教师的肯定和鼓励下,能让幼儿产生成就感和参与感,从而树立自信心。
三、注重社会性以及心理适应引导
大班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为帮助幼儿适应学习环境、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转变,引导幼儿认识到自己即将步入小学校园,因此,需要结合生活中的元素创设各种情境,增加与幼儿的互动和交流,引导幼儿树立迎接新学校的积极心态。在大班实施幼小衔接教育工作,要重视对幼儿社会适应性和心理适应能力的引导,1.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组织丰富的集体活动,为幼儿提供互动的机会,营造轻松的社交环境,有助于他们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同时教师还可以观察孩子的社交行为,及时给予正确指导和帮助。2.组织幼儿参观小学校园,感受不一样的学习氛围,利用鼓励和支持的语言对幼儿进行心理引导,使幼儿产生对小学生活的期待。3.帮助幼儿学会控制情绪。控制幼儿情绪的核心方法是及时安抚、正确引导、转移注意力、理解接纳和引导调整认知。教师与家长保持一致的教育态度,加强家园合作教育,对幼儿的心理、认知和情绪进行正确地引导,使幼儿逐渐掌握自我控制的技巧。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及心理适应能力,增强他们独立、社交、自我管理以及适应变化等综合能力,有助于幼儿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
结束语:综上所述,大班的幼小衔接教育工作需要幼儿园教师和家长,重视对幼儿心理健康和各项能力的培养,帮助幼儿适应幼小衔接的过程,让幼儿做好步入新学校、新环境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准备。所以,教师需要积极探究“如何高效助力幼儿顺利完成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和策略,通过提前体验和个性化引导,提升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燕平.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教学中的策略探究[J].传奇故事,2023(1):105-106.
[2]马艳香.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教学中的策略[J].儿童绘本,2022(08):71-73.
[3]陆茜倩.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园大班课程游戏化实践研究[J].女报(时尚版),2023(7):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