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建构游戏活动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
陈洁
四川省广汉市第五幼儿园
摘要:本研究探索建构游戏在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方面的实践成效。此类游戏融合了创造性、操作性和社交互动,对幼儿的空间认知、逻辑思维、创新力及问题解决技能有显著影响。通过实施多样化的建构游戏,教师观察幼儿的语言运用情况,并分析了其对语言表达能力的积极作用。结果揭示,建构游戏不仅能拓展幼儿的词汇库,还能增强其语言组织及交流能力。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采用建构游戏作为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具有科学依据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幼儿期;语言表达技能;创造性建构游戏;创新力
引言:建构游戏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自由设计和构建,这种自主性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同时,建构游戏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幼儿在亲手操作过程中可以了解物体结构和空间关系,从而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此外,建构游戏还具有社交性,多人参与的建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交流技巧。因此,本研究认为,利用建构游戏活动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可行性。
一、利用建构游戏活动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意义
(一)激发语言潜能,培养表达兴趣
建构游戏以其独有的吸引力,为幼儿打造了一个自由且开放的学习环境。在积木堆砌、拼图拼接的过程中,孩子们持续思考、不断试验与调整,这一系列思维运作的过程强烈地驱动了他们表达的冲动。通过参与建构游戏,幼儿得以将自己的思维、创意及作品转化为语言表述,此举不仅挖掘了他们的语言潜能,还培育了他们对表达的热爱。在游戏化的场景中,幼儿更倾向于开口交流,更愿意与人分享他们的喜悦与成就感,进而逐步树立语言表达的自信。
(二)促进语言交流,增强社交能力
建构游戏活动通常是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进行的,这要求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进行积极的交流和合作。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幼儿需要相互沟通、协商和协作,这不仅能够促进他们之间的语言交流,还能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通过建构游戏,幼儿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了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了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些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丰富语言素材,拓展认知视野
建构游戏活动的涵盖范围极为广泛,触及建筑、艺术、科学等多个知识领域。在积木搭建、模型制作的过程中,幼儿能够接触到丰富的新知识、新观念和新词汇,这些语言素材的累积对于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参与建构游戏,幼儿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形态各异、材质不同、功能多样的积木与模型所带来的强烈视觉刺激与深刻的认知体验,这种直观的感受与体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驱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相关的知识信息[1]。
二、利用建构游戏活动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策略
(一)创设多元情境,激发语言表达欲望
在建构游戏活动的实施中,构建多元化的情境对于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内在动力至关重要。教师应当依据幼儿的兴趣点及认知水平,精心策划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建构游戏主题,诸如“神秘森林探险之旅”、“未来都市的建筑梦想家”等,这些精心设计的主题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促使他们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游戏中,并主动分享个人的见解与创意。此外,教师还可以巧妙地运用设问策略与引导性讨论,营造出一个积极且富有成效的互动环境,以此激励幼儿在游戏中勇于用语言来传达他们的新发现、奇妙想象及真实感受[2]。
在一场以“梦幻森林探险”为主题的建构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向幼儿展示了森林的生动图片与精彩视频,引导他们细致观察森林中的动植物种类、地形地貌特征等细节,并启发幼儿将自己设想为勇敢的探险家,正踏上这片充满未知与神秘的森林之旅。随后,教师可以提供包含多种形状的积木、丰富的纸板材料以及多彩的绘画工具,鼓励幼儿们自由挥洒创意,构建出各自心目中的探险场景。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巧妙地提出一系列问题,诸如“你在探险中遇到了哪些有趣的动物新朋友?”“在你的探险道路上,有哪些挑战与困难需要克服?”等,以此引导幼儿们用语言详细描绘自己的探险历程。同时,教师还积极倡导幼儿们相互展示各自的作品,分享探险中的精彩故事,使幼儿们在愉快的交流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引导观察思考,培养语言表达逻辑
在建构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观察建构材料、作品的结构和细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通过观察,幼儿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建构游戏的过程和结果,从而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素材。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和解释自己的建构过程、作品的特点以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此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逻辑和思维能力。
在“未来城市建筑师”主题的建构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各种形状的积木、纸板、塑料管道等材料,让幼儿们自由搭建未来城市的建筑和设施。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们观察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搭建方法和组合方式。当幼儿们完成自己的作品后,教师引导他们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建筑作品,如“我搭建的是一座未来的图书馆,它有三层,每层都有不同的功能区域”等。同时,教师还鼓励幼儿们相互评价对方的作品,如“我觉得你的建筑作品很有创意,特别是那个旋转楼梯的设计”等,让幼儿们在评价中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强化互动合作,提升语言表达自信
在建构游戏活动中,强化互动合作是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自信的重要途径。教师应鼓励幼儿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和分享经验。通过互动合作,幼儿能够学习到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如何与他人协商和妥协。这些技能对于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小小建筑师”团队的建构游戏活动为例,教师将幼儿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搭建一个特定的建筑或设施。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们相互讨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当遇到问题时,教师引导幼儿们用语言描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鼓励他们相互支持和帮助。在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们进行分享和展示,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用语言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和合作过程。通过分享和展示,幼儿们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教师还鼓励幼儿们对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欣赏,让幼儿们在相互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总结:综上所述,利用建构游戏活动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教育策略。它不仅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还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积极推广和应用建构游戏,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语言表达机会和交流平台。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以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兰.探究幼儿园建构游戏中的师幼互动策略[J].智力,2024(10):92-95.
[2]程超.以建构游戏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实践[J].早期教育,2023(4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