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德智双全
郎熙元
永登县新城区小学
摘要:在教育改革发展下,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其还是培养学生的品德、思想、情感价值观等的重要平台。教师还需要肩负起自身的使命和责任,认识到教学创新的重要性,积极的融合“立德树人,德智双全”等思想理念,为学生打造出优质的课堂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的品德养成,基于此,本文将对立德树人,德智双全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然之道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德智双全;立德树人
前言:以立德树人,德智双全为核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然之道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其不仅看重知识内容的传授,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及智育教育也格外看重,在教学方案的设计考虑的维度相对较多,对于学生的引导和培养作用应更强。在立德树人,德智双全的视域下,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中得到良好的熏陶和指导,对于学生的高尚品格的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构建以及个性化成长等都有着较大的帮助,有利于学生当下的学习和未来的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对立德树人,德智双全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然之道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策略综述如下。
一、情境创设,构建小学数学“立德树人,德智双全”教学模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教师如果以讲大道理的方式开展“立德树人,德智双全”视域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极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无法达成让学生充分理解学科内容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目的。因此,教师还需要做到因材施教,结合学生当下的成长情况巧用情境创设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并带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能够逐步地理解和内化学科知识内容,最终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到《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课时,教师在完成基础概念知识的讲解后,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如:“梭梭树是一种能够在沙漠种植的植物,随着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土地荒漠化、沙土化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公益活动中进行梭梭树种植。小明在节假日期间就多次参与了此类活动,他第一次和公益活动队员共同栽种了39棵梭梭树,第二次和公益活动队员共同栽种了28棵梭梭树,请问他两次一共和队员共栽种了多少棵梭梭树?”等,让学生结合所学的数学概念知识和计算方法进行解题,并通过情境带给学生一定的启发,激发学生的公民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能够学会主动的遵守规则以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成长态度,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以此实现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有效性,让“立德树人,德智双全”视域下的数学学科教学任务目标能够顺利的达成。
二、联系生活,构建小学数学“立德树人,德智双全”教学模式
“立德树人,德智双全”视域下的数学学科教学目标不仅在于改变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还在于促进学生的生活和成长方式的改变,让学生能够实现全方位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时,教师应当打破课堂内外的界限束缚,积极的引入大量的生活化元素,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和切换学生所处的视角,让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的角度上更好的理解所学习的数学学科知识,并做到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元素的存在,并让学生养成自立自强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学会应用所学的实现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学科思想的优化,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从中获得成就感,优化学生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受益匪浅。
三、团队合作,构建小学数学“立德树人,德智双全”教学模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强调“立德树人,德智双全”的核心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化成长与发展,而想要实现这一点仅仅依靠传统化的单一教学模式很难实现。所以,教师还需要进行教学方案的改进,调整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加入更多的团队合作类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相对自由的空间内得到良好的锻炼机会,使学生的智力以及德育品质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养成。例如:在学习到《观察物体(一)》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科学且合理的划分成几个小组,而后为学生布置小组探索任务,如:等,并以竞赛的方式开展小组探索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营造出良好的竞争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团队荣誉感的驱使下积极的踊跃的参与其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动态化学习情况,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并且在对学生指导时教师除了要教授给学生数学学科知识学习方面的技巧之外,也还需要指导学生学会彼此有效相处以及形成良好的团队配合关系,以此达成德智双全的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让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的锻炼下养成更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优化和学科学习能力的共同发展,以此实现“立德树人,德智双全”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立德树人,德智双全”的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然之道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知识传授、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打破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模式的束缚,让学生在其中真正的实现全面化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时教师还需对此起到高度的重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的设置,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同时让学生的道德品质都能够得到优化构建,为社会输出更多的可靠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高俊霞,于浩,陈姗姗,陈微薇.新课标下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困顿与消解[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1-6.
[2]雷晓爱.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4,(17):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