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下幼儿园劳动教育主题性活动的实践探索
杨志
重庆市合川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401520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日益深植人心。劳动教育作为全面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也随之获得了更广泛的重视。在教育体系中,幼儿园承担着教育的基石角色,其教育内容不但要涵盖基础教学活动,更应提高劳动教育的地位并有效地落实之,以促进幼儿全面素养的成长。据此,本文将以幼小衔接教育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实践途径,以期提供借鉴。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园;劳动教育;教学策略
引言:随着全面发展教学理念的不断推进,我国对于教育领域日益加深了对幼儿全面素养培育的重视。现在要求在幼儿教育中强调劳动的教学,妥善实施此类教育,以助推幼儿在多方面得到提升,完成从个体向社会成员的角色转换。因此,幼儿教师应当主动将劳动教育的元素融合到教学过程之中,确保这种教育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培养孩子自发劳动的意识,并进一步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鉴于此,本文旨在探究如何在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中融入劳动教育,
一、劳动教育的价值分析
(一)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格
在幼儿教育阶段,加强实践性的劳动教学对于促进幼儿认知与社交技能的成长尤其关键。尤其是在这个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年代,幼儿园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的背景下,应当优化孩子的日常生活安排,以此来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激发孩子参与劳动的热情,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这样不但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也有利于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升[1]。
(二)有利于使幼儿养成良好劳动习惯
培育幼儿的劳作习惯是教养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师需依据小孩子心理与生理发展的特性、独立生活能力等因素,精心设计劳动教育的启蒙课程,通过动手参与的方式让孩子逐渐形成对劳动的认知,构建劳动思维,并渐进式地发展成为一个习惯。此外,教师通过家校共育机制,有计划地实施劳动实践的教学,这样可以为幼儿全方位、综合性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新的课程改革教育目标的引导下,积极促进幼儿的劳动技能提升,增强他们对劳动的认识,为孩子们未来在学习和劳动方面发展创新能力搭建平台,鼓励他们开展富有探索性的劳动学习活动,为幼儿多元化成长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游戏这一环节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教师们在引导孩子们进行游玩时,能够考虑到他们的生理心理特性与成长的需求,巧妙地将劳作教育融入游戏之中,使得孩子们在沉浸于游戏的欢快气氛时,同时真切地体验到工作的快乐,由此更深地爱上劳动,并且变得勤劳。例如,幼儿教师们可以经常性地策划以“小小模仿达人”为核心的游玩项目,以期幼儿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培养对工作的初步感受。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可以将表演机会让给孩子们,让他们轮流变身成为食堂里的“迎宾员”、校园巴士的“驾驶员”、超市里的“结账员”。未及多时,一系列“小迎宾员”和“消费者”的面孔浮现在眼前。伴随“消费者”的到来,“小迎宾员”们迅速迎上,向他们推荐本店的特色佳肴;用餐时,“小迎宾员”们忙碌着给“消费者”端上食物;“消费者”们用餐完毕后,他们又开始忙着清理餐桌……在这个阶段,小孩子能够体验到扮演不同角色并进行表演活动,他们通过工作帮助别人,提供便捷,从而感受到自我实现的满足,在充满和睦与民主情趣的环境下,感受到参与劳动的乐趣。
(二)在课程目标中渗透劳动教育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需要将工作教育融入教学大纲里,以此促进课程培养功能的极致发展,从而有效促进幼儿全面素养的提高。幼儿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多样化的课程元素以传授劳动教育,使得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幼儿对劳动的积极态度,并实现劳动教育的初衷。例如,教师可提前为幼儿规划分组,鼓励他们组团进行诸如“烹饪角”、“花艺坊”等多种实操活动,亲身体验烹饪美食和花卉制作的过程。通过亲身的实际操作体验,幼儿真切感受到了劳动所带来的快乐,由此建立起积极的劳动观念,并且学会了对自己与他人的劳动成就持以尊敬,培养出恰当的劳动行为模式[2]。
(三)在生活实际中渗透劳动教育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日常生活对于培养他们的劳动觉悟起着关键性的影响。鉴于此,幼儿教师需积极探索日常生活与劳动教学之间的结合点。他们要运用实效性的策略,推动两者的整合,引领幼儿学会自我服务、团队服务乃至社会服务的多种实践方式,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劳动意识,并为他们劳动价值观的塑造贡献力量。教师应考虑到自我服务意识的觉悟。针对幼儿不同发展阶段的独特表现,教师可以策划相应的服务活动。以“日常生活秩序”为例,这是一个颇为适宜的选择,教师可依据幼儿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需求差异性定制个体化的劳动规划,如此方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劳动教学的效益,并切实提高孩子们的自理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幼儿教师需深刻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实际有效措施确保教学落实,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们在吸纳知识和技巧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从而有助于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林丽情.种下劳动的种子——幼儿园劳动教育策略分析[J].名师在线,2024,(28):17-19.
[2]田静.幼儿园融合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24,(09):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