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课业压力,促进心理建设
宋捷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运城中学理想分校 044000
摘要: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建设过程中,师生沟通是不可或缺的、至关重要的环节。面对现如今学习压力大、学习负担较重的高中生而言,若教师无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需求与问题,则有可能使学生的心理发展受到阻碍。正因如此,需要班主任能够有意识地采取相关措施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帮助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成长。那么,文章也将针对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师生沟通策略展开讨论。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师生沟通
前言: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相对较重的学习压力、人际交往、思想观念建构等多重挑战,若学生自身心理建设不够科学或过于脆弱,则不利于其接下来的科学成长。而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引导者和辅助者,需要有意识地关注学生情感需求和不同阶段下的心理变化,把握健康且合理的沟通方式,并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帮助学生缓解学习所带来的负担,使其能够建立更加坚定的心理建设,对其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
传统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教师的管理目标和沟通主题都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展开[1]。然而,由于每一位学生自身性格特点及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存在的不同,使得学生之间必然会出现个体差异。作为高中班主任教师,应当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和辅助者,而在进行师生沟通过程中,则需要尊重且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能够更具有针对性地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那么,教师则需要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沟通措施,根据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和需求,使师生沟通能够成为推动学生健康成长的力量,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并使学生心灵可以受到科学引导。
例如,面对自身性格相对迟缓且内向的学生,教师在沟通时则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避免为学生带来紧迫感,导致学生出现畏惧心理,使其今后不愿意或不敢于与教师沟通。而面对高中生所存在的学习压力和负担时,教师也需要切实掌握学生当前阶段的情况。如若学生由于家庭环境而导致心思分散,则需要教师基于家校共育理念与学生家长进行科学沟通,若学生由于自身心理承受能力不强而产生消极情绪时,则需要教师能够为其提供良好且和谐的学习环境,基于一对一的沟通,充分掌握学生的困惑,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抗压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今后面对同样的问题时,能够更加科学地解决。同样的,面对自身对学习没有足够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挖掘其课余爱好如“打篮球”“田径”等优势,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并以此为依托,帮助学生建设心理防线,并逐渐调动其学习热情,减轻其学习负担。
二、注重日常沟通环节,提出建设性解决方案
高中生处于发展关键阶段,其每一天都可能出现一定变化[2]。正因如此,高中班主任教师在进行管理工作建设过程中,则需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发展动向,通过日常沟通缓解,为学生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帮助学生寻找到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而教师若想要使日常沟通环节更加有效,并能够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则需要将位置互换,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了解学生的情绪与想法,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具有实质性的帮助。与此同时,高中生对于教师有着一定抵触情绪,由于学生已经基本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性格与观念,一旦学生发现教师对自己不够了解或不够尊重,则会抵触与教师的沟通。那么,教师则需要抓住与学生沟通的时机和方式,减少对学生的刺激。
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课上学习情况和状态进行观察,当发现学生大量走神或出现厌学情绪时,可以首先以“唠家常”的形式对学生近期发生的事件或影响学生状态的问题进行掌握。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减少皱眉、叹气等肢体语言,避免负面情绪传递给学生,从而导致师生沟通效果达不到预期。而当教师能够以微笑和关心的态度面向学生时,则可以让学生卸下心理防线,愿意并敢于和教师进行交谈。其次,教师可以先以夸奖的形式对学生近期的优秀表现进行鼓励,使学生能够产生自豪感。在这之后则就事论事,与学生沟通其课上的状态和最近发生的问题。最后,教师还需要能够帮助学生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如若学生与家长出现矛盾,在充分了解情况后,可以设置学生与家长沟通的平台。又或者,若学生由于某一科成绩不够理想而抑郁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更加高效的学习方式,并以鼓励的形式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基于此,通过科学有效的日常沟通,引导初中生建构更加坚实的心理防线,推动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开展。
三、合理应用班会时间,掌握学生的成长困惑
对于高中班主任而言,师生沟通是掌握学生学习动向,并给予学生健康引导的重要环节。而若教师想要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则需要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氛围[3]。让高中生敢于进行语言表达,并愿意发表自己的个人看法。那么,高中班主任可以合理应用班会实践,结合学生近期发生的实际情况或相关问题展开交流会议。而教师也需要在沟通过程中与学生保持平等状态,并尽可能地以温和的语气展开谈话。
例如,部分高中生由于出现“早恋”等问题而影响其学习成绩或心理健康发展时,教师便可以以此为主题建构师生交流平台。以平等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针对这一事件自由发表个人见解,而教师则需要在学生表达过后进行总结,并给予健康且正向的引导。又或者,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针对“压力”这一主题展开讨论,让学生谈一谈自己近期出现的压力,如“学习负担”“家庭负担”等等。在这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之间相互给出意见,面对不同问题,谈一谈如何将其进行解决。最后,教师总结学生的困惑并掌握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问题,鼓励学生放松,再结合对学生优点的赞扬,使学生产生足够的自信,并拥有面对接下来学习和成长中困难的勇气,有效缓解学生课业压力和负担,推动高中生抗压能力的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高中班主任是学生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担负着推动学生健康发展等艰巨任务。而若班主任想要通过班级管理工作,推动学生的科学成长与良性循环,则需要重视沟通的艺术性和有效性。切实尊重学生之间个体差异,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优势,有学生能够感受到被尊重并体会成就感。与此同时,借助日常沟通和主题性的沟通活动,了解学生发展动向,并给出更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缓解压力。
参考文献:
[1]王立芳.当前高中班主任与学生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才智,2020(16):90.
[2]魏娜.高中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中国新通信,2018,20(04):203.
[3]方雪.浅谈高中班主任如何做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J].才智,2014(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