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医学护理中的心理健康:护士如何应对精神压力和情绪困扰?

作者

张路雪

徐州市中医院 护理 221000

摘要:在医疗体系中,护士作为与患者接触最频繁、最直接的专业群体,承担着繁重的护理任务与情感支持责任;然而高强度的工作负荷、复杂的人际关系、生死攸关的决策等因素,使得护士群体常常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情绪困扰;本文旨在探讨医学护理中护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提出一系列应对精神压力和情绪困扰的策略,以期为护士群体提供心理支持与健康指导。

关键词:医学护理;心理健康;护士;精神压力;情绪困扰

引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护理工作已从传统的疾病护理扩展到生理、心理、社会等多维度的综合照护,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其心理健康状态不仅关乎个人福祉,更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因此关注并改善护士的心理健康,对于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认知调整与自我接纳

(一)树立坚定信念

在医学护理工作中,护士常常面对生死,见证病人的痛苦与挣扎;在这样的环境下,护士需要树立坚定的信念,认识到医学并非万能,医护人员并非救世主;他们需要接受工作中的不完美和失败,学会接纳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表现,避免过度苛责自己;例如当遇到病人病情恶化或去世时,护士应理解这是自然规律,而非自身能力的不足,专注于做好眼前的每一个医疗动作,如正确执行医嘱、细心观察病情变化等,保持心态平和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中的挑战。

(二)客观认知压力

护士所从事的职业本身具有一定压力,认识到压力是职业生涯中的常态,不过分关注负面报道,不轻信谣言、传言;通过积极的自我对话,调整对压力的认知,将其视为成长的机会而非负担;在面对工作压力时,护士可以运用认知行为疗法(CBT)等技巧,识别和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1],如将“我无法应对这个病人”转变为“这个病人的情况很复杂,但我会尽我所能去帮助他”;通过客观认知压力,护士能够更好地应对职业生活中的挑战,保持心理健康。

二、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

(一)限制工作时间

在医学护理工作中,护士常常需要长时间工作甚至加班加点;然而长时间的工作容易导致身心疲惫,影响工作效率和心理健康;因此合理安排工作,避免超负荷运转至关重要,医院和科室可以实施轮班制度、弹性工作制等方式,确保护士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定期转换工作岗位,由高应激岗位转换到低应激岗位,以缓解长期高压状态;例如,在高强度工作的ICU病房工作一段时间后,护士可以轮换到门诊或其他相对轻松的科室进行工作,以恢复精力和减轻压力。

(二)保证充足睡眠与营养

良好的睡眠和饮食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基础;护士应确保每天7-8小时的优质睡眠,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水分平衡;在保证充足睡眠的同时,护士还应注意睡眠质量,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2],避免临睡前使用电子设备;适当运用助眠药物调整睡眠节律,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在饮食方面,护士应注重营养搭配,避免过度依赖咖啡、能量饮料等刺激性饮品来提神;通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护士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

三、情绪管理与宣泄

(一)接纳应激情绪

在医学护理工作中,护士常常面临各种应激情绪,如悲伤、恐惧、焦虑等;看见并接纳自己的情绪反应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护士应理解这些情绪是正常且自然的反应,不必过分压抑或逃避;例如,在面对病人的痛苦或死亡时,护士可能会感到悲伤和无助,此时他们需要接纳自己的情绪反应,而不是将其视为软弱或不专业的表现;通过接纳情绪,护士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为进一步的情绪管理打下基础。

(二)合理宣泄情绪

选择适合自己的宣泄方式是情绪管理的重要环节,护士可以通过倾诉、运动、听音乐、哭泣等方式来宣泄情绪;与同事、家人或朋友分享感受可以获得情感支持,减轻心理压力;例如,护士可以在下班后与同事一起参加瑜伽课程或进行户外运动,通过运动促进多巴胺分泌,提高自信心和积极情绪[3],护士还可以通过写日记、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以释放内心的压力和焦虑。

四、寻求社会支持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一)同事间相互支持

在医学护理工作中,同事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理解对于应对工作压力至关重要;护士可以与同事分享经验和感受,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通过团队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减轻个人压力;例如,在处理复杂病例时,护士可以与同事共同讨论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共同面对挑战,护士还可以通过参与团队建设活动和培训课程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形成更加紧密的团队关系。

(二)保持与外界交流

保持与家人、朋友的联系对于护士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定期与家人、朋友交流感受可以获得心理支持,缓解孤独感;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护士可以通过微信视频、电话等方式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的点滴;例如,在节假日或休息日时,护士可以安排与家人和朋友聚会或旅行,放松身心,增进感情。

(三)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与患者及家属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关系是护士工作的重要一环;通过有效的沟通和理解,护患可以减少误解和冲突,建立和谐的关系;例如,在与患者沟通时,护士可以采用倾听、同理心等技巧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担忧,给予适当的安慰和支持,护士还可以通过提供专业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和康复过程;通过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不仅有助于患者康复还能提升护士的职业成就感和满足感。

五、专业心理帮助与自我调节技巧

(一)寻求专业心理援助

当护士感到压力无法自行缓解时,应主动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心理咨询师能够帮助护士找到情感支持并掌握应对压力的技巧恢复心理平衡,例如在医院内部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或者定期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来院进行讲座和咨询活动为护士提供心理支持服务;护士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预约心理咨询师进行远程咨询获得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二)自我调节技巧

在应对工作压力和情绪困扰时护士可以运用着陆技术、深呼吸放松、正念冥想等自我调节技巧来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着陆技术是一种将注意力转移到当下的方法,通过检查自己的触感和环境如触摸墙壁感受温度和质地来稳定情绪;深呼吸放松是通过腹式呼吸法降低身体的紧张感如慢慢吸气数到四然后慢慢呼气数到六重复数次;正念冥想则是强调关注当下的一切而不做判断如静坐观察自己的呼吸感受身体的感觉让心灵得到平静;通过运用这些自我调节技巧护士可以在面对压力时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保持心理健康。

总之,医学护理中的心理健康是护士职业生涯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面对精神压力和情绪困扰的挑战,护士需要通过认知调整、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情绪管理与宣泄、寻求社会支持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专业心理帮助与自我调节技巧等多方面的努力来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同时医疗机构也应积极发挥作用,为护士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以及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健康、和谐、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

参考文献:

[1] 杨波,谢小兵,吴清培,等.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重庆市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现状调查[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3, 20(6):812-815.

[2] 王春丽,曹迎春,张颖,等.基于岗位管理模式的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现状与相关因素分析[J].东方药膳 2020年23期, 288-289页, 2021.

[3] 王兵,丁舒.基于职业倦怠视角的肿瘤专业护士心理健康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 2023, 49(6):79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