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作者

陈新然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扶绥县柳桥镇西长小学 532106

摘要: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能力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本文从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入手,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法,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兴趣;培养方法

引言: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在我国,语文教育一直被视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主渠道。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发现,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不浓厚,甚至存在厌读现象。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将从分析现状入手,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方法。

一、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理论基础

(一)心理学角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推动个体主动探索和认识世界的内在动力,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正处于快速成长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心理学原理,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通过运用激励机制、反馈机制等手段,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乐趣,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二)教育学角度

教育学理论认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及批判性思维。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阅读需求,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的环境,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社会学角度

社会学视角下,阅读兴趣的培养不仅与个体心理、教育因素相关,还受到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他们的阅读兴趣很容易受到同伴、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社会背景,挖掘具有时代特点的阅读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家校合作,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共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兴趣培养的脱节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许多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过于注重文学性和教育性,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对阅读材料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起阅读的兴趣。为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将学生喜爱的元素融入阅读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与学生需求的不符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需求。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满足他们对阅读的期待。为改善这一现状,教师应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三)教师素质与阅读教学的局限

教师素质对阅读教学的影响不可忽视。然而,目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育人理念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使得他们在阅读教学中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限制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为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关注学生的阅读需求,以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三、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策略

(一)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

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需要精心挑选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材料。首先,选择的材料应贴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产生共鸣,提升阅读的兴趣。例如,可以选择一些讲述小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经历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其次,阅读材料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过于深奥或简单的读物,以免让学生感到枯燥或难以理解。此外,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材料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可以挑选一些寓意深刻、幽默风趣的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和感悟。

(二)创设生动活泼的阅读氛围

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阅读角、悬挂阅读海报等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同时,创设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阅读后进行分享、讨论,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此外,利用多媒体手段,如播放与阅读材料相关的音频、视频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阅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三)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首先,朗读法可以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培养语感。其次,讨论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此外,角色扮演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故事情节,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创意写作法则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兴趣和热情。

四、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

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至关重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应选择难度适中、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阅读材料。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图画书、注音读物等,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基本阅读能力;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可以推荐一些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文学作品,帮助他们拓展视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教师应注重材料的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传授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举办多样化的阅读活动

举办多样化的阅读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定期举办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既能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增强他们的阅读成就感。开展阅读竞赛活动,如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等,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在阅读中不断提高自己。

(三)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两大支柱。首先,家长应积极参与到孩子的阅读活动中,陪伴孩子阅读,共同探讨书中的问题,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此外,家长还可以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其次,教师与家长应共同关注学生的阅读成长,定期沟通,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通过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从现状出发,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情境创设,拓宽阅读资源,关注个体差异,开展阅读评价,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唐其婷.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J].  2023(10):116-118.DOI:10.3969/j.issn.1009-0703.2023.10.039.

[2] 刘象吉.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天津教育, 2024(12):119-121.

[3] 唐其婷.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J].启迪, 2022(27):20-22.

[4] 郎孝忠.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 202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