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论安置房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作者

余艳

摘要:在城市化浪潮下,安置房建设举足轻重。本论文聚焦其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领域,开篇明晰工程管理定义、内容,剖析施工管理针对安置房的特性与要求,凸显建设特殊性。详述从前期筹备、施工进程至竣工交付全流程要点,着力构建质量控制体系,涵盖体系搭建、流程规划与物料管控。旨在为从业者呈上实操指南,保障安置房优质落成,促社会安稳和谐,推动城市有序发展。

关键词:安置房建设;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当今,城市化进程高歌猛进,安置房建设成为保障民生、维系社会稳定的关键支撑。大量拆迁居民亟待妥善安置,对安置房的需求如箭在弦。然而,其建设面临工期、资金、质量等多重挑战,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深入探究安置房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的内涵、流程,精心雕琢质量控制体系,力求为解决建设难题提供良方,助力打造让居民安心、暖心的安置家园,开启城市发展新篇章。

一、安置房建设工程施工管理概述

1.1 工程管理的定义与内容

工程管理是运用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工程项目从策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及运维全生命周期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综合性活动。其涵盖内容广泛,在策划阶段,需精准调研需求、评估可行性,为项目定方向;设计时协调各专业,保障设计质量;施工过程中,组织资源调配、把控质量安全、管理施工进度;竣工验收环节严格审核,确保工程达标;运维阶段关注设施运行、持续优化。

1.2 施工管理的特点与要求

施工管理具有复杂性,涉及多工种协同、多专业交叉,需统筹安排施工顺序、协调资源分配,避免工序冲突。动态性显著,施工条件多变,如天气、地质,要求实时调整管理策略。对质量安全要求严苛,关乎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建立严密质量保障与安全防护体系,从原材料检验到成品保护,从安全培训到现场防护,层层设防。还需兼顾成本控制,在保证质量前提下,优化施工方案、精细采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3 安置房建设的特殊性

安置房建设民生属性突出,承载着安置居民、稳定社会的重任,是政府兑现民生承诺的直接体现。建设规模通常较大且集中,多为成片开发,建筑群密集,这对施工组织协调能力是巨大考验,需合理规划场地、统筹物料运输等。资金来源多依赖政府财政,预算相对紧张,既要保证工程质量不低于普通商品房,又要严控成本,追求性价比最优。工期要求紧,居民盼早日入住,需在有限时间内高效完成建设任务,还得妥善处理居民诉求,保障建设过程平稳有序。

二、安置房建设工程施工流程

2.1 工程前期准备阶段

此阶段是安置房建设的奠基环节,意义重大。首先要开展详尽的场地勘查,全面掌握地质状况、地下管线分布等信息,为后续基础工程设计与施工规避风险,通过地质钻探精准确定持力层位置,预防基础沉降隐患。精准的项目规划设计紧随其后,一方面深入调研安置居民需求,结合家庭结构、生活习惯,设计出实用合理的户型,规划完善的配套设施,像设置社区活动中心、无障碍通道以满足不同群体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依据勘察结果与规划要点,协同各专业设计团队完成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等设计方案,利用 BIM 技术进行多专业碰撞检查,提前化解设计冲突。招投标工作同样关键,严格审查投标单位资质、业绩与信誉,挑选实力过硬、经验丰富的施工、监理单位,同时在合同中明晰各方权责、质量标准、工期要求以及奖惩细则,为项目有序推进筑牢契约根基。

2.2 施工过程阶段

施工过程是安置房从蓝图走向实体的核心阶段。基础工程施工时,依据地质条件选择适配的基础形式,如灌注桩、预制桩,严格把控桩身质量、混凝土强度等关键指标,确保基础稳固。主体结构施工按照既定施工方案,有序组织各工种协作,对钢筋加工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等工序严格质量管控,运用先进测量仪器实时监测垂直度、平整度,保障结构安全可靠。同步推进的还有安装工程,水电暖管线敷设遵循设计与规范要求,做好管道试压、线路绝缘测试;装饰装修工程注重材料选用、工艺细节,从墙面地面处理到门窗安装,打造美观舒适居住空间。

2.3 竣工验收与交付使用阶段

竣工验收是工程质量的终极把关。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联合验收,依据国家及地方标准,对建筑实体各项指标,如结构强度、防水性能、空间尺寸,配套设施完备性,竣工资料完整性进行细致查验。发现问题即刻责令整改,整改完成复查通过后,方可交付居民使用。交付时,做好物业交接,向物业人员交底建筑设施运维要点,同时搭建居民反馈渠道,及时响应处理入住后问题,确保安置房圆满交付,居民安心入住。

三、安置房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体系

3.1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安置房质量保障的基石。要成立以建设单位为首,涵盖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制定详细质量管理制度与目标,将质量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与人员,形成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管控网络。引入先进质量管理理念与方法,如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要素管理,鼓励一线施工人员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反馈。采用 PDCA 循环,持续改进施工工艺与管理流程,在每一次循环中优化质量管控环节,提升工程整体质量。建立质量监督与考核机制,定期对各参建单位质量工作开展检查评估,依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对质量问题突出的单位责令限期整改,对表现优异者给予奖励,激发各方保障质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2 质量控制流程设计

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流程是质量管控的关键路径。项目伊始,依据安置房建设标准与规范,制定详细质量控制计划,明确各施工阶段、各工序质量控制点与检验标准,如基础工程中的桩基础承载力、主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关键指标。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施工单位自检、互检、专检,每一道工序完成后,先由施工班组自检,合格后不同班组互检,最后由专业质检员检验,只有通过专检的工序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监理单位全程旁站或平行检验,对关键工序、隐蔽工程重点监控,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竣工阶段,按照验收规范,对建筑实体、安装工程、装饰装修等进行全面质量查验,从外观质量到内在性能,从功能性设施到安全性指标,逐一核对,发现质量瑕疵立即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交付,保障安置房以高质量状态交付居民手中。

3.3 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

材料与设备作为安置房建设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直接关乎工程品质。在材料采购环节,建立严格供应商准入制度,考察供应商资质、信誉、生产能力,筛选优质供应商,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采购时,优先选用节能环保、质量可靠的产品,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合格证明、检测报告等资料。材料进场时,严格执行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对钢筋、水泥、防水材料等关键材料,在监理见证下取样送专业检测机构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不合格材料,坚决退场处理,杜绝流入施工现场。

结语

安置房建设关乎民生福祉与社会稳定。本文详述施工管理各环节,从其概述、流程至质量控制体系,明晰工程管理要义、施工各阶段要点,构建严谨质量管控网。望从业者依循此径,强化管理、严控质量,让安置房经得起时间考验,切实满足居民需求,为城市发展筑牢民生根基。

参考文献

[1]王德毅.论安置房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26):41-43.

[2]刘琦.安置房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29):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