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尿中为何总有红细胞?

作者

刘琳

内江市市中区白马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省内江市 641005

尿红细胞检测是对人体肾脏以及泌尿系统疾病进行诊断的重要渠道,通过对病患尿液中的红细胞进行检测,能够体现出病患身体的健康水平,目前尿红细胞的检测手段有很多,主要包含显微镜检测、干化学分析以及流式细胞仪等技术,通过运用合理的尿红细胞检测技术,对病患的病因以及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什么是尿红细胞检测?

尿红细胞检测是指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数量,每高倍镜视野大于3个以上时提示尿红细胞异常,如尿红细胞发生异常时,需要做尿相差检测,通过尿相差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形态,如红细胞为变形红细胞时,常提示红细胞来源于肾脏疾病,如急性肾炎或IgA肾病等。如红细胞为正常形态红细胞时常提示血尿来源于肾后性,来源于泌尿系炎症引起的血尿或泌尿系肿瘤,或泌尿系结石引起的红细胞升高,尿红细胞常常是指尿中红细胞数量。

二、尿液检查所需的准备工作

为确保尿检的精确和可靠,适当准备是关键。保持充足饮水以保证尿量充足,从而提高检测精度。尿检前24小时内避免摄入可能改变尿液颜色或成分的食物或饮料,如色素、咖啡、甜菜。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医生指导下暂停可能影响结果的药物。采集尿样前,用温水彻底清洗外生殖器,以避免污染。收集中段尿液,以获得更准确的检测数据。样本应收集在封闭容器中,并在需要时根据医嘱冷藏保存。及时送检是防止样本变化,确保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一步。遵循这些准备措施能显著提高尿检的准确性,为医生诊断提供关键信息。其中,进行尿液分析是检测身体健康的重要方法,通过分析水、废物和盐分等成分,可发现肾脏功能障碍、糖尿病等问题。适当准备,如保持充足饮水和避免染色食物,对准确结果至关重要。尿检可及早揭示蛋白尿、血尿等异常,指示可能的肾病或感染。作为早期癌症筛查和泌尿系统疾病确诊的关键,尿检如同一份体内健康“报告”,帮助我们及时注意到健康状况。

三、尿液检查在健康评估中的作用

尿检是评定健康水平的关键环节,向医师提供了关于患者健康状态的关键线索。首先,尿检是检查肾功能的核心手段之一,通过测量尿中的蛋白质、肌酐等成分,能够判断肾脏是否有效执行其废物排除及维持体液平衡的职责。此外,尿检亦能助力于早期识别肾病的征兆,帮助于提前介入治疗。接着,尿检对于诊断糖尿病亦具有重要意义。尿中葡萄糖水平的异常上升是判断个体是否面临糖尿病风险的早期信号,这种预警可以激励患者调整生活习惯及及时接受治疗,以避免糖尿病病情恶化。尿检还能够识别感染的迹象。通过测定白血球数量和细菌的检出,可以判断泌尿道是否受到感染。对于感染的早期识别有助于防止感染的蔓延或进一步的健康风险。

四、尿红细胞检测方法有哪些?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目前对于尿红细胞检测来说,已经有多种检测方法应用在临床医学检测中。目前我国使用比较普遍的尿红细胞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1.干化学尿红细胞检测

通过干化学尿红细胞检测,可以依托一滴尿液进行红细胞检测,对尿液中所含有的红细胞或者是游离状态的血红蛋白进行检测,能够发现破碎红细胞,并且简单快速地反映出检测结果,还能够为红细胞镜检提供参考。在进行干化学尿细胞检测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敏感性,控制检测中的假阴性的比重,避免出现漏诊的情况,一般操作过程中将假阳性以及假阴性的比重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再通过使用镜检的方法对干化学尿红细胞的超值的标本进行进一步的检测确定。

在进行尿红细胞检测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干化学尿红细胞检测方法的同时,会受到一些因素影响,例如相关的仪器设备精准度、试剂质量、人工操作水平等,为了能够最大化避免这些因素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美国的临床检验标准针对干化学尿红细胞的检验制定出:如果病人病情需要、尿液中的其中一项或者多项物理化学检测结果指标不符合常规值中的其中一项存在,那么都需要进行镜检来进一步地检测。

2.尿红细胞镜检

随着医学的发展,国外已经推出了很多商品化的镜检设备,尤其是随着我国的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的显微镜计算机技术已经在尿红细胞的镜检检测中得以使用,该仪器不仅能够放大尿检中的红细胞状态,还能够辨别出沉渣的成分,将结果与电脑相联系,让数据更好地体现出来,但是尿红细胞的镜检只能够实现筛选功能,还不能够完全地替代医生人工镜检工作。

3.尿流式细胞仪红细胞检查

尿流式细胞仪指的是针对尿沉渣来进行检测的仪器,不同于镜检的红细胞检测,这种尿流式的细胞仪能够对尿液的成分进行自动化的检测,对于尿液中的红细胞的数量进行科学的统计,并且具有统计准确、快速的优势,还能够在统计结束后制作成形态曲线,为人类提供血尿的直观鉴别,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判断,能够直接分析出尿红细胞的血尿性来源,例如非肾小球性血尿、肾小球性血尿、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等。但是这种检测方法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尿流式分析仪的造价比较高昂,其次是在分析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结果并不能够完全准确,在结果出现错误的时候,仪器就会有报警提示,这样的话,患者就需要进行镜检复查。

五、尿液异常分析

尿检是监测健康的关键工具,异常结果可能指示多样的健康问题。例如,尿中高蛋白可能关联肾功能障碍,如肾炎或糖尿病肾病;血尿可能表明泌尿系统的感染或肿瘤;增多的白血球暗示泌尿道感染;酮体和亚硝酸盐的出现分别可能指向糖尿病和感染。肌酐水平升高通常表示肾功能衰退。饮食、药物及生活习惯亦可影响结果,如某些食物和药物可能导致尿液颜色改变或假阳性。虽然异常结果并非总意味着严重问题,有时反映临时生理变化,确诊需进一步检查,如尿培养、血检或影像学评估,以便医生提供准确诊断。

(一)血尿

血尿(hematuria)指尿中含有过多的红细胞。离心尿液每高倍视野(×400)中红细胞计数≥3时称为镜下血尿;而每1000ml尿中含有1ml以上血液时可呈肉眼血尿。血尿程度与潜在的后果无相关性,但是血尿程度越重时,发现病变的几率就越大。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几乎都存在泌尿系统病变,其中40%的肉眼血尿来源于膀胱;而镜下血尿依靠目前的检查手段能明确病因的机会并不高。内科血尿一般为肾小球性血尿,由肾前性疾病或肾小球疾病引起,应用相差显微镜可观察尿中有变形红细胞及管型,尿蛋白定性≥++。外科血尿为非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形态正常,无管型,尿蛋白定性≤+。服用某些药物或食物时尿液可呈红色,如利福平、氨基比林、卟啉、胡萝卜等,尿液镜检无红细胞可以与血尿区别。血尿还应与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相区别,后者常见于溶血反应、大面积烧伤、肢体挤压伤等,尿液镜检无红细胞,但隐血试验阳性。如图1尿红细胞。

(二)血红蛋白尿

血红蛋白尿(hemoglobinuria)指尿中含有游离血红蛋白而无红细胞,或仅有少许红细胞而含有大量游离血红蛋白的现象。反映了血管内有超出正常的溶血。由于尿中血红蛋白含量不等,尿色可以呈红色、浓茶色,严重时呈酱油色。患者因病因不同可表现为不同症状,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的血红蛋白尿容易清晨第一次尿出现。蚕豆病有进食蚕豆史或在蚕豆开花季节发生。溶血严重时常伴贫血、黄疸,肝、脾大。

总之,尿里有红细胞说明存在血尿,发生的原因是很多的。有些是与肾小球肾炎有关系,肾小球基底膜断裂,血液中的红细胞通过断裂的基底膜进入尿液中;有些是与泌尿系统感染有关系,比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细菌感染导致泌尿道粘膜充血,容易导致血尿的发生;有些是与泌尿系统结石有关系,结石移动的过程中会导致尿道粘膜小血管的损伤;当然,其他疾病,比如肾血管性疾病、泌尿系肿瘤性的疾病等都可以导致尿中红细胞增多。不同的原因治疗的方法是不同的,有些血尿会消失,有些血尿可以长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