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CLIL理念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研究

作者

李营

广州工商学院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内容与语言整合学习(CLIL)理念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并对其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价。通过文献综述、教学实践和学生反馈,本文分析了CLIL理念如何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并构建了一套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评价体系。本研究旨在为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CLIL理念;大学英语;应用

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其听说能力的重要性愈发显著。大学英语教学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语言技能培养,而是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这一背景下,内容与语言整合学习(CLIL)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深入探讨CLIL理念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并通过实证研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CLIL理念概述

CLIL,即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是一种将学科内容的学习与第二语言的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其核心在于通过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同时实现语言技能的提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关注语言学习本身,更强调将英语作为学习其他学科内容的工具,以实现学科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双重目标。

CLIL的起源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欧洲各国为了提升国际竞争力,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寻求合作与发展。1993年欧盟正式建立后,跨国界的交流合作更加频繁,语言差异成为制约交流的一大障碍。因此,社会各界对改善外语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各种外语教学方法的探索也层出不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CLIL理念于1994年由芬兰的大学教授David Marsh正式提出,并迅速在欧洲各国得到推广和应用。

CLIL的理论基础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社会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认知学术语言能力和基本人际沟通技巧等。它强调内容的学习是一种互动过程,这种互动可以发生在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还可以是学习者与其他资源之间的互动,如与文本的互动。此外,CLIL倡导有效教学,并解答了如何通过内容学习达到有效教学的问题。它认为内容学习要融合一系列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这与布鲁姆认知过程分类理论相吻合,既强调低阶思维过程,也注重高阶思维过程的培养。

CLIL的教学原则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层面:内容(Content)、交际(Communication)、认知(Cognition)、文化(Culture)。这四个C充分体现了CLIL教学法以内容、文化为导向,以英语语言为媒介,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它强调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中整合语言学习,以实现学科内容与语言技能的双重目标。

CLIL的教学目标具有多元化特点。它不仅包括语言技能的提升,还包括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通过CLIL教学,学生能够在学习学科内容的同时习得英语语言,使英语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还是学习的工具。这样,学生就能在实际语境中使用英语,提升对英语语言、专业学科内容以及多元文化的认知和交流能力。同时,CLIL还强调语言技能的“即学即用”,要求学生在交流中探求学科知识的同时将所学的外语“即学即用”。

二、CLIL理念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CLIL教学模式的设计强调内容与语言的整合。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这意味着外语不仅是学习的目标,更是学习的工具。这种整合有助于学生将所学语言立即运用于应对和解决各类问题,在交流中探求科目知识。

(一)CLIL教学模式的设计要素

科目内容是CLIL教学模式设计的核心。语言与认知的整合表明,语言学习的过程伴随着认知的发展。在CLIL实施过程中,语言能力和认知水平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认知学术语言能力理论冰山模型”来概括。该模型认为,语言能力只是冰山一角,而隐藏在冰山之下的则是更为复杂的认知能力。因此,在CLIL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以促进其语言能力的提升。

CLIL所倡导的高质量学习体验可以用“4C’s教学参考框架”来概括,包括科目内容(Content)、交际(Communication)、认知(Cognition)、文化(Culture)。这一框架强调了CLIL教学在内容、交际、认知和文化四个方面的整合与提升。基于“4C框架”和“语言三联模型”,CLIL课程实施的“金字塔模型”包括选择主题、选取媒介、创设丰富的语言交互机会并强制性输出语言、培养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高阶思维能力以及内化所学知识等步骤。这些步骤共同构成了CLIL教学模式的设计体系,为其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内容与语言技能的整合

在CLIL教学中,教学内容与语言技能的整合是关键。这种整合体现在特定领域内容与语言的整合、语言三联模型的应用以及知识概念和语言学习的一体化结合等方面。通过这些整合措施,学生能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同时提升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首先,特定领域内容与语言的整合强调不同科目内容对应的语言变体是不同的。例如,在科学领域,学生需要掌握科学术语和表达方式;在文学领域,则需要理解并运用文学语言和修辞手法。这种整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

其次,语言三联模型针对语言在CLIL不同学习阶段中扮演的角色,提出了三个关键词:学习的语言、为学习服务的语言和通过学习掌握的语言。这三个关键词反映了语言在CLIL教学中的不同阶段和作用。在学习的初期阶段,语言是学习的工具;在中期阶段,语言成为为学习服务的媒介;在后期阶段,学生则通过学习掌握语言。这种分阶段的学习有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最后,CLIL一直致力于实现将知识概念和语言学习一体化结合。它强调“基本人际沟通技巧”和“认知学术语言能力”的重要性。通过CLIL教学,学生能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同时提升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种整合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还能促进其学科知识的深化和拓展。

(三)CLIL教学方法与活动案例分析

CLIL教学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真实的交流活动、任务型教学法、科技辅助教学以及差异化教学等方法和活动在CLIL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方法和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还能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CLIL教学强调真实的交流活动,如讨论、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等。这些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沟通能力和自信心。例如,在讨论活动中,学生可以围绕某个话题进行自由发言和互动交流,从而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则可以模拟真实场景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和对话,以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任务型教学法是CLIL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学习和使用语言,强调语言在实际情境中的使用。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学科知识相关的任务,要求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探究和汇报。这样,学生就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同时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在线资源和语言学习软件等辅助教学工具在CLIL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工具能够提供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的学习材料,如视频、音频、互动练习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在线资源为学生提供与学科知识相关的英语视频材料,要求学生观看后进行讨论和汇报。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其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CLIL教学还注重差异化教学。它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能力水平和兴趣进行个性化教学。例如,对于语言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和任务;对于语言水平较低的学生,则可以提供更多的语言支持和帮助。这种差异化教学有助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

通过上述方法和活动,CLIL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同时加深对学科内容的理解。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还能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CLIL教学效果的评价

为了全面评估CLIL理念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需要构建一套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

(一)评价体系的构建

CLIL教学效果的评价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这些方法应结合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使用展示项目、撰写论文、组织小组讨论或是口述报告等多种评价方式,以有效地呈现学生在各种学习环境中的表现。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科知识相关的展示项目,要求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展示和汇报;或者组织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围绕某个话题进行自由发言和互动交流;还可以要求学生撰写与学科知识相关的论文或报告等。这些评价方式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构建CLIL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时,需要全面考虑学生的语言技能、知识掌握水平和跨文化互动能力。这包括口语能力、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和写作技能等方面的评估;同时也包括对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思辨能力等方面的考察。这样,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在CLIL教学中的学习效果和进步情况。

评价体系的实施效果需要通过质量标准进行评判。通常使用信度和效度这两个标准来衡量评价体系的质量。信度指同一考生在不同考试中结果的一致性;效度指考试是否衡量了该考试想评价的构想。在构建CLIL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时,需要确保评价工具的信度和效度,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评价指标与工具的选择

在选择评价指标与工具时,应重点关注语言学习效果、学生满意度、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学生的参与度与自我感觉等方面。语言学习效果可以通过标准化的测试工具进行评估;学生满意度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一对一访谈等方式进行收集和分析;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通过比较学生在课程结束时的表现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来进行评估;而学生的参与度和自我感觉的进步则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测试结果等方面的数据来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1)语言学习效果

语言学习效果是评价CLIL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包括口语能力、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和写作技能等方面的评估。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可以选择一些标准化的测试工具进行评估,如雅思、托福等;同时也可以结合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的观察来进行综合评价。

(2)学生满意度

学生满意度是评价CLIL教学效果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学生对课程的看法和态度。为了了解学生对CLIL教学的满意度情况,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一对一访谈等方式进行收集和分析。这些调查结果可以为教师提供有益的反馈和建议,以进一步改进和优化CLIL教学方法和策略。

(3)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是评价CLIL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它反映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为了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比较学生在课程结束时的表现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测试结果等方面的数据来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4)学生的参与度与自我感觉

学生的参与度和自我感觉的进步也是评价CLIL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们反映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程度和对自己学习进步的感知情况。

四、结论

综上所述,CLIL理念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和效果。通过加强段与段之间以及章节之间的衔接,本文系统地阐述了CLIL理念的基本概念、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未来,随着CLIL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和推广,相信它将为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常俊跃,赵永青.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CLI)的提出、内涵及意义——从内容依托教学到内容语言融合教育[J].外语教学,2020,41(5):49-54.

[2]骆巧丽.CLIL教学模式及其对中国公共外语教学的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3):70-72.

[3]吕良环.语言与内容相融合———国外外语教学改革趋势[J].全球教育展望,2001,30(8):52-56.

[4]苏建莹.新文科背景下CLIL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本土化与实践策略[J].河西学院学报,2024,40(1):123-128.

[5]王秀文.CLIL教学模式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可行性探究——以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英语课程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7):123-126.

[6]杨恒雯,徐春寅.浅析CLIL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衔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1):179-18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广州工商学院质量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XGG20231030)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