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德育教学的新思考研究
胡雪霞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实验中学, 广东 肇庆 526000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在“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德育教学如何应对新时代挑战,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文章首先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德育教学的现状,然后阐述了互联网技术在德育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构建新型德育教育模式。最后,文章提出了初中德育教学在未来发展中的策略和建议。本文内容新颖,逻辑清晰,为初中德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德育;教学改革;新型教育模式
0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初中德育教学也不例外。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创新初中德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1“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德育教学现状分析
1.1互联网技术在德育教学中的应用
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在初中德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德育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相关的德育案例、视频、图片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便捷的交流平台,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微信群、QQ群等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在线讨论、主题班会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1.2德育教育模式的局限性
首先,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影响了德育教学的效果。其次,目前的德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单一,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德育教学内容主要以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为主,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讲授、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为主。这些教学内容和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最后,目前的德育教学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和完善。德育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日常表现等为主,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这种评价体系容易导致学生只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自身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互联网技术与德育教学的创新
2.1构建新型德育教育模式
一是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教学活动。二是创新教学方法。教师要结合互联网技术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在线教学、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等,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加强实践体验。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的力量,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四是建立评价体系。教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自我评价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品德表现。
2.2利用互联网优化德育课程设计
一是丰富课程内容。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德育课程提供丰富的素材,如德育案例、视频、图片等,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二是创新课程形式。教师可以结合互联网技术的特点,创新课程形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在线教学、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等,使课程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富有创新性。三是加强课程互动。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便捷的交流平台,加强课程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在线讨论、主题班会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四是拓展课程资源。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展课程资源,引入社会各界的优质德育资源,如专家讲座、在线课程、德育活动等,丰富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
2.3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在“互联网+”背景下,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德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教师要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养,掌握在线教学、微课制作、翻转课堂等教学技能,为德育教学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交流。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指导,分享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学校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德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对在德育教学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初中德育教学发展策略与建议
3.1加强德育教育资源建设
学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各种德育教育资源,为德育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和便捷的平台。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设德育教育资源库。学校要组织教师收集和整理各种德育教育资源,如德育案例、视频、图片等,建立德育教育资源库,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支持。二是开发在线德育课程。学校要组织教师开发在线德育课程,利用网络课程平台,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的学习机会,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三是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学校要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如在线讨论、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3.2完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
学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品德表现。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过程性评价机制。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建立过程性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表现等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教学活动。二是采用表现性评价方式。学校要采用表现性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品德表现进行评价,如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品德行为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品德表现。三是引入自我评价和互评机制。学校要引入自我评价和互评机制,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品德表现进行评价,同时也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
4结论
在“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德育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对“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德育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技术在德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目前的德育教育模式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构建新型德育教育模式,利用互联网优化德育课程设计,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加强德育教育资源建设,完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文涛.“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德育教学的新思考[J].科技风,2024,(17):100-102.
[2]周六会.“互联网+”背景下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学德育创新实践[J].安徽教育科研,2023,(33):88-90.
[3]祁芳丽.“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教学创新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26(15):23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