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铁路线路轨道工务标准维修养护技术分析

作者

姚清新

北京铁路天津工务段,天津 300000

摘要: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与效率,轨道维修与养护不可忽视。本研究首先回顾了当前轨道工务的维护养护的实际需求和标准,并使用文献调研及现场数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现行标准不足之处。研究发现,现有的标准化维修体系虽然覆盖了基础的轨道养护需求,但在应对极端天气条件和预防性维护策略方面存在不足。本研究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了改进的技术和策略,如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增强材料的耐久性以及采纳先进的检修技术。此外,还探讨了科技创新如何在标准维护养护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利用无人机进行轨道检查和使用大数据分析预测维护时间点。研究结果可为铁路轨道工务标准维护养护技术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增强轨道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轨道维护养护;铁路运输安全;标准化维修;极端天气;科技创新

引言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我国铁路轨道维修和养护的情况,还有现在用的标准有哪些不够的地方。文章分析了许多书本和实际工作的数据,找出了在特别热或冷的天气里,和在防止问题出现之前,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它提出了更好的管理方法,使用更耐用的材料,和一些新的修理技术。文章还说到用无人机检查铁路和用电脑分析大量信息,在维修铁路时会有帮助。最终,这些研究可以使我们的铁路系统维护得更好,确保乘火车既安全又快。

1、铁路轨道工务标准维修养护的现状与需求

1.1 轨道维修养护的重要性与目前实践

铁路轨道工务标准的维修养护对于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1]。当前的实践中,轨道维修养护工作是确保铁路线路安全畅通运行的重要保障。轨道维修养护不仅仅是简单的维护工作,更是保障列车行驶安全、提高行车速度和运输效率的关键环节。

目前的轨道维修养护实践主要集中在基础性的轨道检修和养护工作,如轨道的钢轨更换、道岔维修等基本工作[2]。虽然这些工作能够维持铁路线路的正常运营,但在应对极端天气条件和预防性维护策略方面存在不足。例如,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传统的维修方法可能显得力不从心,导致轨道设施的损坏和事故风险的增加。另外,在预防性维护方面,现有的实践也未能达到充分覆盖,缺乏对轨道设施未来潜在故障的有效预防。

现行的轨道维修养护实践虽然维持了铁路的基本运营,但在面对极端情况和未来风险的预防方面显得有所不足。为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有效性,有必要对轨道维修养护的重要性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并对现有实践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和改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运输环境和未来的发展需求。

1.2 现行标准维修养护技术的不足

当前的轨道工务标准维修养护技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现有的标准化维修体系虽然覆盖了基础的轨道养护需求,但在应对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应急维修和预防性维护策略方面存在不足[3]。在暴雨、大雪等极端天气条件下,轨道易受损,需要快速有效的维修,现行标准下的维修策略缺乏针对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具体操作指导,影响了应急维修的效率和及时性。现有标准维修养护技术在材料的耐久性方面亦存不足。轨道材料的质量和寿命直接关系着轨道的使用寿命和维护频率,现行标准中对于材料的耐久性检测和评估缺乏系统性和深度,导致维修材料的更换过早或过晚,影响了轨道系统的正常运行。在检修技术方面,现有标准未能充分采纳先进的检修技术,导致了轨道检修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不足。例如,未充分利用无人机等技术进行轨道检查,以及未采用大数据分析进行维修时间点的预测,这些新技术可以提高维修养护的效率和精准度,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现行标准维修养护技术的不足影响了铁路轨道工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进一步的技术创新和改进策略,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铁路运输环境[4]。

2、铁路轨道工务标准维修养护的技术创新与改进策略

2.1 先进技术与方法在轨道维护中的应用

针对现行标准维修养护技术存在的不足,需要引入先进技术和方法来提升轨道维护的效率与可靠性。可以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方法,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与传感技术,实现对轨道状况的实时监测与数据采集,从而提高故障预警与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可以增强材料的耐久性,引入新型轨道材料和防护涂层,以提高轨道的抗磨损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5]。再者,可以采纳先进的检修技术,例如引入无人机进行轨道检查,可实现对轨道的全面监测和快速评估,极大提高了检修效率和准确性。

综合来看,通过引入先进技术与方法,以及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可以全面提升铁路轨道工务标准维修养护的效率与可靠性,为铁路运输安全与效率的持续改善提供重要支持。

2.2 科技创新在提升标准化维修效率中的角色

科技创新在提升铁路轨道工务标准维修养护效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利用先进的检修技术,如轨道无损检测技术和振动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对轨道病害和结构缺陷的精准识别,有助于提前发现隐患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维护措施,从而降低维修成本和减少运输风险。

大数据分析在预测维护时间点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历史维修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建立轨道设施的健康状况模型,实现对轨道设施寿命和维护周期的准确预测,有效规划维护计划,提高维修养护的精准性和针对性。

科技创新对于提升铁路轨道工务标准维修养护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其在轨道病害识别、维护时间点预测和巡检效率方面的应用,为提高维修养护的精准性和效率性提供了有效手段,对于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3 结束语

我们研究了怎么修理和保养铁路轨道,特别是在天气非常冷或者热的时候。看了很多书和例子后,我们找到了一些新方法。我们建议更细心地看护铁路,用耐用的材料,并且用一些先进的工具来检查轨道是否完好。比如用能在天上飞的无人机来看轨道有没有问题,或者用电脑分析数据,提前发现哪里可能要坏了需要修。虽然这些新方法听起来不错,但是我们还要测试它们用在不同地方是否可行,成本是否合理。我们希望以后修理铁路可以更智能,不用太多人工就可以确保铁路安全高效。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要让中国的火车跑得更平稳、更安全。

参考文献

[1]孙大凯.铁路线路轨道工务维修养护技术[J].装备维修技术,2021,(23):0274-0274.

[2]孙志强.浅谈铁路线路轨道工务维修养护技术[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1,(07):0110-0110.

[3]刘伟.铁路线路轨道工务维修养护技术试论[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2020,(09).

[4]晋霞,窦杨阳,雷娟娟.铁路线路轨道工务标准维修养护技术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2,(19):31-33.

[5]李玉亭.试论铁路线路轨道工务维修养护技术[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2021,(07):0051-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