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地铁设备设施质量安全管理实践与挑战

作者

程豆豆

乌鲁木齐城市轨道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11

摘要:在地铁设备设施的检修管理中,提高检修质量、保障设备运行安全是关键目标。有效的质量安全管理实践包括完善的质量安全制度、科学的作业流程以及定期的培训与考核。然而,面对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作业环境复杂以及突发事件应对不足等挑战,质量安全管理的实施仍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加强质量安全文化建设、引入智能化管理手段和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提升检修作业的质量,确保地铁运营的稳定与安全。

关键词:地铁设备设施、检修质量安全、智能化管理、质量安全文化

引言:

地铁设备设施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出行体验与城市运行效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铁设备设施的检修质量安全管理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如何确保设备设施高效安全运转已成为业内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探索有效的质量管理策略与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提升检修效率,更能为地铁运营的安全保驾护航。

一、地铁设备设施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地铁设备设施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是确保地铁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构建一个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系统设计和实施,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地铁运行环境和检修需求。

建立健全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是基础。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风险评估、作业控制、故障分析和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内容。定期对制度进行审查和更新,以确保其适应新技术和新情况的变化。同时,明确各岗位的质量安全职责,使每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都能自觉遵守质量安全规定,增强质量安全意识。

标准作业流程的制定至关重要。标准作业流程能够为检修人员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导,降低人为错误的发生率。通过建立详细的检修流程,包括检修前的准备工作、设备检修的具体步骤和检修后的验收标准,确保每一环节都能落实到位。此外,在流程中融入关键控制点的设置,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并加以控制,能够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培训与考核机制同样不可忽视。定期对检修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内容应涵盖新设备、新技术的使用方法、应急处理措施以及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等。同时,开展实操演练,提升员工在设备故障情况下应急反应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考核机制应与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相结合,通过定期评估和反馈,促使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的质量安全意识和技术能力。

运用智能化手段卡控作业质量安全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引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对检修作业的实时监控与数据分析,可以有效提高质量安全管理的精准性和响应速度。例如,利用通信、信号、AFC、供电等终端监测系统,实时反馈数据,能够提前预警潜在故障风险,从而及时采取措施。此外,通过开发地铁设备设施大数据分析系统,识别出事故发生的规律和趋势,为质量安全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地铁设备设施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制度、流程、培训和技术等多个方面综合施策。只有通过全面的质量安全管理,才能确保地铁设备设施安全运行,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与出行便利。

二、面临的主要挑战与风险分析

随着地铁系统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升级,设备设施质量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也日益增多,影响着质量安全和效率。

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是一个重要挑战。目前国内大部分地铁设备设施的检修人员偏年轻,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存在不足。一些员工尤其在处理设备偶发性故障时缺乏足够的技能,导致处置不当或不及时影响正常行车。此外,在检修过程中,又存在部分员工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流程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日常检修过程中常常发生失修、欠修情况,为设备故障埋下隐患。这种人员素质的差异不仅影响了抢修效率,还增加了正常检修下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检修作业业务技能培训和设备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至关重要。

随着技术的发展,设备的复杂性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给检修工作和应急处置带来了新的挑战。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虽然提升了整体效率,但也要求检修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缺乏足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可能导致员工在操作新设备时无法熟练掌握,增加了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的风险。

三、智能化技术在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展望

智能化技术的引入为地铁设备设施的检修、应急管理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解决方案,极大地提高了检修应急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通过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地铁设备设施的质量管理工作正朝着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

物联网5G技术在地铁的应用实现对重要设备通信信号、供电、车辆等实时运行状态和工作环境的监控、预警,提示检修人员进行检查和维护,从而有效防止设备故障造成的安全事故。此外,物联网还能够通过远程监控实现技术人员对现场作业人员故障处理的实时指导,提高处置效率,同时实现以战代训培训员工业务技能。在日常设备检修过程中,通过物联网随时检查复核,提升管理的便捷性和有效性。

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大量历史检修数据的分析,人工智能可以识别出设备故障的规律和趋势,从而为检修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借助力人工智能分析软件,形成各专业设备故障及问题趋势表,并提前针对性制定检修计划或专项整治方案,以减少意外故障造成的影响。这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决策方式,使得设备设施检修工作更加高效和精准,降低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大数据技术同样为质量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视角。通过物联网整理、人工收集等渠道对检修、设备故障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发掘影响质量安全管理的关键所在。例如,分析事故发生的频次、原因和责任部门等信息,可以帮助管理层制定更加合理的质量安全管理指导、督导策略。此外,通过建立事故数据库,能够为今后的安全培训和演练提供重要参考,提高员工对质量安全隐患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展望未来,智能化技术在地铁设备设施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必将更加广泛、深入。随着5G、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推广,数据传输速度和存储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质量安全管理系统将变得更加灵活和高效。同时,智能化设备的逐渐普及,也意味着未来的检修工作将更依赖于自动化和智能化。无人机、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的应用,将能够承担更多的危险和重复性任务,降低人力成本和安全风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设备质量安全管理将更加依赖于智能化手段,为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为地铁车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深刻变革。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先进手段,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等强大功能,保障了检修工作的安全性和效率。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管理将进一步深化,推动地铁系统向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迈进。只有不断适应新技术,强化设备设施质量安全管理,才能确保地铁运营的稳定与乘客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刘亚琼,谢昀琦,任磊,赵晓华.地铁车辆段路基对列车振动响应数值模拟分析[J].都市快轨交通,2024,37(05):55-60.

[2]何志平,李春阳,戴源廷,陈佟越,朱彬.地铁车辆段小号码道岔区域车辆脱轨仿真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4,27(10):87-90.DOI:10.16037/j. 1007-869x.2024.10.014.

[1][3]刘锦春.地铁车辆段35/0.4 kV变电所设置方案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24(10):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