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风景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优化措施探讨

作者

赵洋

南京市园林经济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风景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及其优化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风景园林绿化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绿化效果和城市形象。文章首先分析了风景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明确了施工前、中、后各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本文提出了多项优化措施,包括提高施工材料与设备的质量、规范施工工艺与加强监督、加强后期养护与管理等。这些措施旨在从源头上解决质量问题,提升绿化工程的整体效果。最后,文章总结了研究成果,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与局限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指导风景园林绿化施工实践、提升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城市绿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优化措施;苗木成活率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风景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风景园林绿化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还能有效改善城市微气候,促进生态平衡。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质量控制不当,往往导致绿化效果不佳,甚至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因此,深入探讨风景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提出有效的优化措施,对于提升绿化施工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风景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在施工前准备阶段,质量控制的首要任务是确保设计图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设计图纸是施工的蓝图,必须详细、准确地反映绿化工程的布局、植物配置、景观效果等关键信息。同时,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细致勘查,了解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此外,还需对施工队伍进行资质审核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在材料准备方面,要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的苗木、草坪、花卉等植物材料,以及优质的土壤、肥料等辅助材料,为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核心是确保施工工艺的规范性和监督的有效性。施工工艺的规范性主要体现在种植技术、土壤处理、灌溉排水等方面。例如,在苗木种植过程中,要遵循先挖穴、后栽植的原则,确保苗木根系完整、栽植深度适宜;在土壤处理方面,要根据土壤类型和植物需求进行改良和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和透气性;在灌溉排水方面,要合理设置灌溉系统和排水设施,确保植物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同时避免积水导致植物死亡。此外,要加强现场监督,对施工工艺进行实时监控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后的养护管理是确保绿化工程长期效果的关键。养护管理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在浇水方面,要根据植物种类、生长阶段和天气情况制定合理的浇水计划,避免过度或不足;在施肥方面,要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植物需求进行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在修剪方面,要根据植物形态和景观效果进行定期修剪,保持植物的美观和健康;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策略,降低病虫害对植物的影响。同时,要加强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绿化工程的长期效果。

2.风景园林绿化施工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苗木成活率低是风景园林绿化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其成因较为复杂,一方面,可能与苗木本身的品质有关,如苗木在采购、运输、储存过程中受到损伤,或者苗木本身存在病虫害等问题,导致其难以适应新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的不当操作也可能导致苗木成活率下降,如栽植深度不适宜、根系处理不当、浇水过多或过少等。此外,环境因素如土壤质量、气候条件等也会对苗木成活率产生影响。

草坪与地被植物生长不良也是风景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常见问题。这主要归因于土壤处理不当、施肥不足或过量、灌溉不合理等因素。土壤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影响草坪与地被植物的生长;施肥不足则无法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而施肥过量则可能导致植物营养过剩,甚至引起烧根等问题;灌溉不合理则可能导致植物水分供应不足或过多,进而影响其正常生长。

景观效果与设计不符也是风景园林绿化施工中的一大问题。这通常是由于施工过程中对设计图纸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偏差,或者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变更而未及时调整设计方案所导致的。此外,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审美能力也会影响景观效果的呈现。如果施工人员对绿化工程的艺术性和美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就很难将设计图纸中的景观效果完美地呈现在现实中。

除了上述问题外,风景园林绿化施工中还可能存在其他质量问题,如植物配置不合理、灌溉排水系统故障等。这些问题的成因同样复杂多样,可能与设计、施工、养护等多个环节有关。例如,植物配置不合理可能是由于设计人员对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景观效果缺乏深入了解所导致的;而灌溉排水系统故障则可能是由于施工过程中对灌溉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存在缺陷所导致的。

3.风景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优化措施

加强施工前期的准备和规划是提升施工质量的基础。在施工前,应详细审查设计图纸,确保其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并根据地形、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培训和资质审核,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在材料准备方面,应选用优质、健康的苗木、草坪和花卉,以及符合规范的土壤、肥料等辅助材料,为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重施工工艺的规范性和精细化。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工艺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都符合设计要求。例如,在苗木种植过程中,应注重根系处理和栽植深度的控制,确保苗木能够迅速适应新的生长环境;在土壤处理方面,应根据土壤类型和植物需求进行改良和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和透气性;在灌溉排水方面,应合理设置灌溉系统和排水设施,确保植物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同时避免积水导致的生长问题。

在施工后期,应注重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景观效果需求,制定合理的养护计划,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加强对养护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养护意识。同时,建立长期的养护管理机制,确保绿化工程能够得到持续的关注和维护。

还可以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提升施工质量。例如,利用智能化灌溉系统实现精准灌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利用无人机进行病虫害监测和防治,提高防治效果和效率。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仅能够提升施工质量,还能够降低施工成本和养护成本。

结论

风景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是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设计图纸和工艺要求,注重施工工艺的规范性和精细化,并加强施工监督和检查。针对常见的质量问题,如苗木成活率低、草坪生长不良等,需深入分析成因并采取优化措施,如加强施工队伍培训、选用优质材料等。此外,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智能化灌溉系统、无人机等,可实现精准灌溉和高效病虫害防治,降低施工和养护成本,提高绿化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平. 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J]. 河北农机, 2021, (10): 111-112.

[2]康文塔. 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J]. 江西建材, 2020, (10): 134-135.

[3]李宁. 风景园林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讨 [J]. 花卉, 2019, (04): 73-74.

[4]林海钦.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J]. 品牌, 2014, (05): 89.

[5]彭志红.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泰安市惠丰园小区园林绿化工程调查分析 [J]. 林业科技, 2018, 43 (04): 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