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分析
辛莉
辽宁大学 110036
摘要:当前,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国家对高校体育教学制度的不断完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以原有的、古老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已不满足新时代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的进行自我创新和自我改革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观念,也逐渐地被各个教学领域所重视,并被广泛引用。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全面育人的目的。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能够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增进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实践研究
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新时代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当下,我们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等专业课教学方面,还应该逐渐的适应社会发展。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发挥课程的作用,全面培养人才,达到育人的目的。
1.课程思政的概念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三全育人格局,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通过这种教育理念用以实现“教”与“育”的和谐统一,以思想政治育人理念为目标,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中得以实现。
2.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的意义
我们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体育教学活动为主线,侧线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全面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身心健康水平均衡发展。在学习当中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营造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加强学生的自我价值观充分体现,激励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健康意识的养成。通过体育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分享意识和敢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品质。在体育锻炼中,能够对运动的过程进行分析、评价和监控,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首先,体育教学能够使学生身心放松。在学习中,能够通过游戏、比赛使学生获得成功、胜利,这些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其他学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思政教学理念的传输,使学生亲自体验其中,在学习和心理上双向获得满足,这样就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参与感,进一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
3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融入思政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
目前,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相对都比较落后,基本上还都停留在“学”与“练”的陈旧教学模式当中,学生虽然学的好、练的佳,掌握技术高超,但是缺乏了精神层面上更高的学习和追求,往往会出现一些低情商,低追求,思想意识偏差的学生,在塑造自己健全人格方面,有一定的欠缺。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学模式的需求,无法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学习总目标。特别是当前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的心理压力,如何释放压力,以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来对待学习和生活,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我们当前需要着手解决的重要问题。
除此之外,教师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课程思政内容的培训,导致在教学过程当中由于能力有限,未能及时的向学生渗透思想政治因素,使学生得不到及时的帮助,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效果不理想。
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秉承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课程思政融入体育教学当中,以教学为根本,课程思政教育为辅助,通过一节课、一场比赛、一个游戏,使学生能够身心愉悦,即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又能使身心得以放松,实现个人技术与个人素养同步提升。
4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有效途径
4.1 加强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内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在整个的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为教学体系的主体,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体育知识以外,还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和定位,这对向学生进行思政元素的渗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必须时刻学习课程思政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教学素养。以羽毛球课教学为例,我们在课上通过正确的动作建立表象,在合作学习和教学比赛中向学生传输思政元素,使学生亲身体验其中,在学习和心理上双向获得满足,这样就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参与感与成就感,增加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坚韧不拔、勇于挑战的优秀品质。
4.2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构建完善的体育教学课程体系
将思政元素充分的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有利于学生提高自我认识,正确看待学习成果,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把课程思政元素贯穿到整个教学内容当中来,确保课程思政内容有够有效地实施,并使学生完全吸收和接受。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也体现了教学理念不断顺应人类发展的需求,“去陈推新”使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更加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
4.3在教学当中营造轻松愉快的课程思政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是整个体育教学当中的关键。传统的、乏味的课程思政教学和体育教学,都只是在教师古板的传授和学生枯燥的学习,不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构建课程思政内容中,只有将学习氛围提高上来,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学生能够能明确的认识到当前学习内容和未来参与社会建设之间的必然联系,这样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起到强烈的激发作用,并能够积极踊跃的投入到课程思政建设当中来,是课程思政和体育教学有效的融合。
4.4多元化融入思政元素提升体育思政教育效果
借用多媒体的发展,通过互联网上收集资料、视频以及图片,在课前和课上以影像资料的方式向学生传输体育存在的价值和体育的光辉历程,使他们领悟体育的精神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他们形成优良的体育意识以及良好的体育精神风貌,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以及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曾倩云.高校体育课堂开展“课程思政”的创新思路[J].当代体育科技,2020,21:43-45
[2]郭秀清.课程思政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融合与渗透[J].2019,9(21):76-77.
辛莉 1982年8月,女,辽宁省建平县,研究生,体育教育训练学
课题名称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分析 课题编号:JG2023KCSZ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