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1+X证书制度背景下民政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

作者

汪成华 周逸斐 李飞虎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重庆 401331

摘  要:为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国家推出了1+X证书制度,在此背景下,民政职业教育教育师资队伍教师工作经验欠缺、教师师资培训缺乏、考核激励措施不力等问题日益凸显。文章从增加教师工作经验积累、创新双师教师培育机制、新建教师考核激励体系等方面着手,探寻1+X证书制度背景下民政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优化路径。

关键词:1+X证书制度;民政职业教育;双师教师

一、1+X证书制度背景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新兴行业不断涌现,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和专业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培养更多具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了重要课题。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往往注重学历证书的获取,忽视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1+X证书制度的推行,不仅可以促进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机结合,还可以促进学生掌握多项职业技术技能,能有效提高毕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1+X证书制度还能不断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二、1+X证书制度背景下民政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状

(一)教师工作经验欠缺

在1+X证书制度的大背景下,民政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对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通过调研发现,民政职业教育的部分教师在面对这一变革时,都显露出一定的工作经验欠缺问题。一方面,由于民政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其涉及的领域广泛且复杂,包括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管理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准确把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教师由于长期从事理论教学,缺乏与民政行业一线的紧密联系,导致其在实践教学中难以将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难以满足行业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1+X证书制度的深入推进,民政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不仅需要关注传统的教学领域,还需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了解并熟悉与行业相关的多个领域。然而,从现实情况看,许多教师缺乏与行业的紧密联系和深入交流,导致他们在面对这些变化时显得力不从心,难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二)教师师资培训缺乏

在1+X证书制度的大背景下,民政职业教育教师师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实情况是,此类培训资源相对匮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职业教育需求。首先,民政职业教育教师师资培训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传统的培训模式往往过于理论化,缺乏与1+X证书制度紧密结合的实践内容。这不仅使得教师在培训过程中难以深入理解1+X证书制度的内涵和要求,也导致他们在回到工作岗位后,难以将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效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其次,民政职业教育教师师资培训的形式单一,缺乏创新。传统的培训形式往往以讲座、报告等形式为主,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这不仅使得培训过程变得枯燥乏味,也难以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由于培训形式缺乏创新,也导致教师难以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考核激励措施不力

在1+X证书制度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考核激励措施的不力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1]首先,考核激励措施的不力源于对1+X证书制度理念理解的不深入。在民政职业教育中,许多院校和教师对1+X证书制度的内涵、目标及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其次,考核激励措施的不力还表现在制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不完善。在制度设计上,部分考核标准与民政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脱节,难以准确反映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同时,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评估机制,导致部分院校和教师存在敷衍塞责、应付差事的现象。[2]再者,考核激励措施的不力也与资源投入不足有关。在民政职业教育中,由于资金、师资等资源的限制,导致部分院校在1+X证书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面临困难。

三、1+X证书制度背景下民政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优化路径

1+X证书制度在职业教育领域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面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积极探索优化民政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以不断完善1+X制度,从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增加教师工作经验积累

在1+X证书制度的大环境下,民政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优化不仅仅是理论知识上的深化和拓展,更需要强调教师工作经验的积累。一方面,鼓励教师走出课堂,深入民政工作的实际环境中去。无论是社会福利机构、慈善组织,还是民政服务窗口,都是教师积累工作经验的宝贵场所。通过与这些机构或组织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学习,甚至是参与实际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实践项目来增强教师的工作经验。这些项目可以是与民政工作相关的课题研究、社会服务活动,也可以是与企业合作的实际项目。通过参与这些项目,教师不仅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还能在项目中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二)创新双师教师培育机制

在1+X证书制度的大背景下,民政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优化不仅仅需要关注数量的增长,更要在质量上实现突破,这需要积极推动民政职业教育双师教师培育机制的创新。

1.明确民政双师教师角色定位与职责

在1+X证书制度下,民政双师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民政行业前沿动态的了解。因此,需要明确民政双师教师的角色定位,即他们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技能的训练者,更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引导者。同时,也要明确民政双师教师的职责,包括制定并实施教学计划、组织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参与民政行业企业合作等。

参考文献:

[1]蔡霞.“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经济师,2023,(10):139.

[2]齐蕾,高军.1+X证书制度实施效果评估:价值解析、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J].机械职业教育,2024,(1):36.

[3]黄白瑜.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现存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23,(28):25.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民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困境及改进策略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MZHZWKT-2023034。

作者简介:汪成华(1978-),男,四川渠县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博士,副高,研究方向为基层社会治理、养老保障和职业教育管理。周逸斐(1988-),男,江苏南通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社会治理、社区社会工作。李飞虎(1979-),男,湖南永州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老年社会工作、基层政府治理和职业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