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职院校辅导员管理工作策略探讨

作者

唐茂杰 胡英芝

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 重庆 402360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管理成为了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学校中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承担着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与指导的责任。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辅导学生,成为了高职院校辅导员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广大高职院校辅导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管理、策略

一、了解学生情况,制定个性化管理计划

要想有效地管理学生,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习情况、生活习惯、性格特点等。通过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辅导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从而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学生管理策略。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辅导员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生管理计划。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制定一些提升学术能力的计划,包括参加学术竞赛、科研项目等;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辅导和心理调适,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重视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流程

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工作流程,可以使得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有的放矢,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率。

1.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

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时,需要结合学校基本情况,不能设置不切实际的工作目标作为制度内容。同时,要考虑辅导员的实际工作,在制定制度之前征询辅导员的意见。此外,要突出重点工作,在推进重点工作时,可以以制度的形式执行,提高工作的执行程度。

2.完善考核考评体系

围绕工作制度制定各层级的考核考评制度,完善学生工作量化考评体系。将学生工作团队和辅导员个人日常工作以量化的形式进行考评,能够让学生工作团队和辅导员个人更直接地检查自身工作开展的情况,以便后期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提高。

3.形成规范的工作流程

规范的工作流程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减少工作过程中的失误,同时还能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在规范工作流程时,须注意工作流程的有序化、工作任务的明确化以及创新工作方式。

三、加强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

在辅导员建设方面,可以实行“教育、指导、交流”的制度,并注重辅导员队伍的合理配备,优化辅导员结构,充分发挥辅导员团结协作的作用,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1.提高职业素养

通过辅导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辅导员的职业修养,增强辅导员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从而促进其管理水平的提高。

2.加强指导培训

加大对辅导员的业务指导,可以促进辅导员的发展,提升辅导员的管理水平。可以通过指导与检查措施、组织技能培训、加强交流学习等方式,提高辅导员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学生情况的掌握程度,促进辅导员工作的落实。

3.合理安排人员

在配备辅导员时,应该遵守辅导员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原则,尽量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在一线辅导员团队的配备中,须注意新老辅导员的搭配及辅导员个人特长的协调,尽量做到经验互补、年龄互补、优势互补。

4.充分利用学生干部

学生干部队伍是辅导员开展工作过程中的得力助手。对学生干部,应该形成“选拔、任命、培养、评测”四位一体的有效机制,并着重于学生干部的培养。

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支持

辅导员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业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咨询辅导、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程、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等方式,对学生给予关心和耐心教导,防御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

五、积极参与学生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

高职院校辅导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通过对学生的职业兴趣、能力特长等方面的了解,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辅导员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就业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就业中的问题和困扰。

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高职院校辅导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通过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和研讨会,辅导员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学生管理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辅导员还要注重自身的心理调适和情绪管理,保持积极乐观的工作状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结语

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辅导员具备丰富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同时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希望本文可以为广大高职院校辅导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共同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熊伟.论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8 (42):29-30

[2]陈昌华,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成效的策略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