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提升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改革研究

作者

王铁凤 董慧云

滦州市卫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在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卫校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直接关系到学生日后专业知识的应用与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在分析中职数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优化教学模式、强化专业背景结合、提升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等多样化的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数学教学、教学有效性、改革策略、中职

1. 引言

于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里,课堂教学之有效性径直关联着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及掌握程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中专卫校的学生而言,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对其未来从事卫生类职业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医学、护理等专业领域,数学的应用更是广泛且关键,如药物剂量计算、医疗数据分析等,都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

然而,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日益凸显。教师过度依赖传统教学模式,进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致萎靡。这种状况亟待改变,需探索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数学和职业技能结合欠佳,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动力匮乏。基于此,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2.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在河北省的职业教育体系中,数学作为中职学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现状表现出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2.1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目前,中职学校的数学课堂仍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为主,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传统模式的讲解传递知识,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因教学方式枯燥,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互动匮乏,致使难以对数学生趣,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偏低。

2.2 数学与职业背景结合不足

中职学校中,特别是卫生学校内,数学教学和专业知识的融合程度颇为低下。数学课程往往拘泥于纯理论之域,实际应用场景涉足甚少。其内容多为抽象理论,缺乏与现实应用的紧密关联。它未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融合,进而使得知识的实用价值严重受损,实用性大幅降低。对于未来需要从事护理、药物管理等职业的学生来说,数学与他们的职业技能关联不大,学生难以理解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这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中专卫校的数学教学内容大多偏重于传统的数学知识,而忽视了与卫生类专业的结合。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Paul Lengrand)曾提出:“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为学生提供终身发展的能力”(Lengrand, 1965)。故而,数学教学的内容理应与职业需求紧密相连,旨在培育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使之能更好地应对未来职场之需。

2.3 学生数学基础薄弱,教学难度难以平衡

中专卫校的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弱,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进入中专后,面对数学这门学科依旧感到畏惧。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教学内容可能过于简单,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学进度又过快,这导致了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故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高低,极大程度取决于能否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以及协助他们跨越心理障碍。

2.4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

尽管信息技术于教育领域应用甚广,然而在中职学校的数学课堂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仍显不足。一方面,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不够熟练,缺乏将多媒体工具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能力;另一方面,学校的教学资源和设备有限,无法满足信息化教学的需要。这致使数学课堂依旧滞留于传统的板书及讲解范式,学生的学习感受颇为单调,缺乏多元性与创新性。

3. 提升中职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改革路径

为了应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项改革措施,以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3.1 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参与度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需要打破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积极引入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比如,于教学里可运用“问题导向式”教学之法,借设置和实际生活或职业关联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进行思考并展开讨论。以药物剂量计算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探讨不同药物的剂量如何计算、如何控制等实际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此外,合作学习堪称一种卓有成效的教学策略,其优势在教育领域中日益凸显,能极大程度地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能够借助小组讨论与合作来化解难题,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认知。例如,在讲授数学概念时,教师可以设计与卫生行业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这不但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程度,而且使数学学习紧密贴合他们的专业需求,令其学习更具针对性与实用性。

3.2 加强数学与职业背景的结合,增强学习的实际应用性

随着社会对职业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数学教学必须紧跟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不仅要传授基本数学知识,还要为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的紧密结合是提升课堂有效性的必然选择。

例如,在卫校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医疗行业的实际案例,讲解药物剂量计算、医疗数据分析等与职业相关的数学知识。这不但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致,还可助力其更优地领悟数学于职业里的应用价值,从而使学生受益颇丰。通过将数学知识与职业背景结合,学生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

3.3 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凭借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可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予以具象化、直观化,将晦涩逻辑和新概念通过媒体进行直观表达,进而助推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更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提升。例如,通过几何软件演示图形的变化,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几何知识;利用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题库和在线学习工具,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教师能够借助在线学习平台布置作业、发布练习题与随堂考核,借数据分析学生学习状况,从而及时对教学内容及进度予以调整。此手段不但提升了教学效率,还增进了课堂的趣味性,增强了其互动性,使教学效果显著提升,氛围更为活跃。

3.4 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与教学水平

要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教师的专业素养至关重要。中专卫校应加大对数学教师的培训力度,帮助教师掌握更多的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学校可以组织数学教学研讨活动,观摩优秀的课堂案例,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促进中职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交流,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此外,中职教师还需持续研习全新的教学理念及方法,增进自身专业素养,以契合信息化时代的教学需求。

5. 结论

提高中职学校数学课堂的实效性,是推进职业教育变革之关键举措。它对优化教育质量、培养实用人才,具有不可小觑的重要意义。通过优化教学模式、加强职业背景结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等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增强他们的职业技能应用能力。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借助信息化工具,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赵建民.中国校外教育,2019(22)

[2]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宗争.河南教育(职成教),2020(04)

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提升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改革研究》 课题批准号:JZY2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