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
罗志三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滨江小学343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概念,它强调学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关乎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在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本文旨在探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通过分析当前教学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一、引言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点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核心素养框架下,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知识点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探索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当前教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仅限于表面现象,更涉及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深层次不足。一方面,教学内容的单一性表现得尤为突出,部分教师过分聚焦于知识点的机械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缺乏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学方法的传统性依然显著,填鸭式教学作为一种低效的教学模式,仍被广泛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抑制了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精神的激发,还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此外,评价体系的单一性也是制约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过分依赖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全面评价,导致教育评价功能的片面化。更为严重的是,数学教学缺乏对数学文化的深度渗透,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课本知识的灌输,忽视了数学文化、历史背景的丰富介绍,这不仅削弱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也限制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需精心设计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问题情境,以此作为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切入点。这种情境教学法不仅要求情境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高度相关,还需具备足够的挑战性和趣味性,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激发其探索未知的数学世界的欲望。例如,通过模拟“购物预算”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真实购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不仅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技能,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数学的应用意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提炼数学规律,形成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使学习兴趣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动力。
(二)实施探究式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索数学知识,构建个人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资源提供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究工具和信息资源,同时鼓励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以促进知识的共享与深化。探究式学习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建构知识的转变,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具有层次性和挑战性的探究任务,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结果,从而在实践中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三)强化数学思维训练,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思维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逻辑推理、归纳演绎、模式识别等多种思维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融入这些思维方法,通过解决开放性问题、设计挑战性任务,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通过设置一系列相关联的数学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索,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不断挑战思维的极限。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尝试多种解题方法,培养灵活多变的思维习惯。这种强化数学思维训练的过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双重发展。
(四)融合数学文化,拓宽学习视野
数学不仅是科学的语言,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合数学文化,将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数学的人文情怀。通过讲述数学家的探索历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探索的艰辛与乐趣,理解数学背后的文化价值和精神追求。同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建筑设计、数据分析等,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和普遍性,从而更加珍视数学学习,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五)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全面发展
评价体系是衡量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工具。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采用作业、项目、口头报告、同伴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这种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评价。作业和项目评价能够反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口头报告和同伴评价则能够促进学生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观察,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培养自我评估的能力。通过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实施,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四、结语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实施探究式学习、强化数学思维训练、融合数学文化以及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持续更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夏燕妮.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J]. 读写算, 2024, (36): 97-99.
[2]范晓青.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活力课堂”的构建与探索 [J]. 家长, 2024, (34): 71-73.
[3]张旺祥. 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 [J]. 华夏教师, 2024, (32): 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