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提升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作者

谭巧过

台山市培英职业技术学校 邮编:529200

摘要: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中职教育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升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旨在为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提升;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策略探讨

引言

中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加强中职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当前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因此,探讨提升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理念落后

部分中职班主任仍然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和技能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往往采用单向灌输的方式,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导致德育工作效果不佳。

(二)德育内容单一

目前,中职班主任的德育内容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方面,缺乏对学生心理健康、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德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职业需求脱节,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三)德育方法缺乏创新

许多中职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习惯于采用说教、批评等传统方法,缺乏创新意识和灵活性。这些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我教育。同时,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缺乏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能有效地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四)家校合作不够紧密

中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中职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不够紧密,家长对学生的教育缺乏关注和支持,甚至有些家长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放任自流。这种家校合作的缺失,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整体效果。

2提升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

(一)更新德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中职班主任必须深刻认识到传统德育观念的局限性,积极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这意味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到学生是德育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同时,要敏锐地关注到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和成长背景。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需将关注点真正放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上。深入了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和期望,以此为依据设计和开展德育活动。例如,组织主题班会时,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如校园人际关系、职业规划等,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开展小组讨论活动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经历。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能够自主思考,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通过相互交流,他们可以学习到他人的观点和经验,进而提高自身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逐渐培养起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实现内在的成长和进步。

(二)丰富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和职业需求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面临着学习、生活、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学会应对挫折和压力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强化职业素养教育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班主任要结合专业特点和职业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注重社会责任感教育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让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运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班主任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德育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和实践能力。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为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手段。班主任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资源,制作生动形象的德育课件、视频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如线上主题班会、线上道德讲堂等,提高德育工作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开展情境体验活动

情境体验活动是一种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亲身体验和感受的教育活动。班主任可以创设一些与德育内容相关的情境,如模拟职场面试、社区服务等,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角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

(四)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德育合力

建立健全家校沟通机制

班主任要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微信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和家庭情况,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和策略。

开展家长教育指导活动

部分中职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相对落后,需要学校给予指导和帮助。班主任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能力。

组织家校共育活动

班主任可以组织一些家校共育活动,如亲子活动、家长志愿者活动等,增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促进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结语

提升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班主任不断更新德育理念,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加强家校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职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信息时代下中职班主任工作的管理策略[J]. 李海艳.现代职业教育,2022(04)

[2] 信息时代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困境及应对措施[J]. 王桂林.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2)

[3] 浅谈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祖海燕.新课程(下),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