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小学音乐教育的基点作用、现状调研与实践发展
林珊
旌阳区德新小学校 四川 德阳 618000
摘要 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投入的增加和社会对素质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基础教育在国家整体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尤其是在教育强省的建设过程中,基础教育被视为教育发展的基石。其中,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且在推动教育强省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乡镇小学音乐教育在教育强省建设中的基点作用,并分析其现状和发展建议。
关键字:基点作用;乡镇音乐教育;现状调研;发展方向
引言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乡镇小学生而言,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还能培养其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但目前,乡镇小学音乐教育的开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一、小学音乐教育在教育强省建设中的基点作用
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通过加强音乐教育,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更高阶段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音乐教育能够帮助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使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在乡镇地区,音乐教育可以弥补其他教育资源的不足,促进教育公平;音乐教育的创新实践可以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借鉴和启示,推动教育模式的创新。通过音乐教育,可以探索更多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育的整体水平;音乐教育的发展可以为地方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服务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同时,音乐教育还可以促进社区文化的繁荣,提升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
二、乡镇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许多乡镇小学由于资金有限,无法及时更新音乐教学所需的设备。老旧的乐器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受制于校园面积限制和建设资金短缺,部分乡镇小学缺乏专门的音乐教室。这导致音乐课程往往只能在普通教室或室外进行,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乡镇的小学生普遍来自较为偏远的地区,家庭教育背景差异较大,加之家长对孩子音乐教育重视程度不高,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器材陈旧或缺乏:许多乡镇小学由于资金有限,无法及时更新或购置新的音乐器材。(2)音乐教室不足:音乐教育需要专门的教室来支持教学活动,但很多乡镇小学因为校舍条件限制,无法提供足够的音乐教室。(3)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乡镇地区往往难以吸引和留住专业的音乐教师,现有的教师可能缺乏系统的音乐教育背景,这直接影响了音乐教学质量。(4)学生管理难度大:乡镇小学的学生背景多样,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家庭条件等原因,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不高,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和维持课堂秩序方面面临较大挑战。
这些挑战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乡镇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障碍。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通过增加投入、改善设施、加强师资培训等多种措施,逐步改善乡镇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三、音乐教育发展的制约条件
首先是经济条件制约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是导致乡镇小学音乐教育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之一。财政拨款有限,学校难以承担高昂的教学设施购置费用。其次是师资力量薄弱,专业音乐教师短缺,现有教师队伍中音乐专业背景的人才比例不高,影响了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最后是社会认知偏差,在一些地区,音乐教育被视为非必需科目,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四、对策与建议
政府应加大对乡镇小学音乐教育的资金支持,确保学校能够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改善教学环境;通过培训、引进等方式增强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同时提高其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镇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加强宣传力度,改变公众对音乐教育的传统观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乡镇小学音乐教育的良好氛围;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乡镇小学音乐教育的投入,改善教学设施,丰富教学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音乐课程体系,确保音乐教育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音乐教育的效果;通过多种渠道宣传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家长和社会对音乐教育的认知和支持。具体例如:
(一)实行家校合作,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家长意识:通过家校合作,可以提高家长对音乐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促使他们更加支持和关注孩子的音乐学习,形成良好的家庭音乐学习氛围。
2. 个性化辅导: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在家中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音乐辅导,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3. 情感支持:家长的情感支持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可以通过鼓励、表扬等方式增强孩子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和乐趣。
4. 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渠道,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双方共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通过这些方面的合作,家校双方可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乡镇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音乐学习体验。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强省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点作用。
(二)教师发展
1.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比如通过游戏、唱歌等形式引入音乐知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例如,某校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清晨》这首歌曲后,被鼓励改编歌词,创作出反映自己生活和梦想的新版本。这种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还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利用多媒体技术:借助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料辅助教学,让抽象的音乐概念变得直观易懂,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例如,在学习世界音乐单元时,学生不仅要学习不同文化的音乐风格,还会被要求绘制与所学音乐相关的艺术作品或编写故事,以此来深化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3.丰富教学内容:除了传统的音乐理论和乐器学习外,还可以加入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音乐元素,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4.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各类音乐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他们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豪感。
5.培养音乐兴趣小组:成立音乐兴趣小组,定期邀请专业音乐人士来校指导,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6.改善教学设施:尽可能改善学校的音乐教学设施,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提升乡镇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进而促进音乐教育质量的提高。
五、结论
尽管乡镇小学音乐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领域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加强音乐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还能提升学校的文化氛围,促进教育公平和创新发展。因此,应高度重视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建设教育强省做出更大贡献。未来,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音乐教育,让音乐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美好伴侣。
参考文献:
[1]付红.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探索[J].华夏教师,2023:(17).
[2]陈璞.让心灵伴着歌声成长22位音乐名师的教育智慧[J].江苏教育出版2014.10:(28).
[3]屈学文.基于《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策略[J].音乐教育与创作,2022(20).
[4]吴月欣.新课程背景下的农村音乐教育[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2).
[5]杜婷婷.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农村音乐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J].新校园(中询刊)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