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分析
王绍全 王宇健 伏圣品
山东特检方圆检测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也出现全新形势,必须紧密地联系到建筑工程的特征和需求,准确地掌握各种造价动态管理的方法。文章首先阐述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价值内涵,从强化投资估算,提高估算精确度等角度,提出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分析
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在现代工程项目建设中占据着关键地位,对工程经济要素利用率、减少施工费用的无序浪费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合理的综合利用,以保证施工过程的总体效益。
一、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价值内涵
在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一般都是按照建筑工程的建设目标,将成本投入与消耗目标在整个项目层面上,一旦目标被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所影响,就会对造价管理的具体方法进行动态修改和调整,从而能够及时地对施工要素和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做出反应,从而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基础上,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对建筑工程的运营费用进行明确规划,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都要有动态目标,从而能够精确地实施项目责任管理的方法,通过对项目的实际费用和目标计划的差异进行对比,降低工程费用的支出。近几年来,广大工程单位不断地探讨如何优化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途径,扩大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覆盖面,为工程造价动态管理过程的优化、造价控制报告和报表质量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为建筑工程的造价目标提供多个维度的保障。由于受到很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限制,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还存在很大的提高空间,还需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
二、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的优化策略
(一)强化投资估算,提高估算精确度
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特征,科学地编制项目投资估算,编制项目总体构想和说明报告,把主要控制指标、组织分配计划、方案构思、分项工程划分等都列为投资估算的重点,同时还要对设备购置和安装、其他费用的投资,以及流动资金的使用情况等实行动态管理。就预备费而言,可以分为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两种,通过静态和动态两种投资模式,对潜在的扰动进行控制,使可能产生的投资估计误差不超过有效限度。根据现有规范,对规划阶段、建议书阶段、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和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估算误差率保持在±20%-30%以内。为保证投资估算数据的可信度,对建筑工程所在地的市场供求情况和物价水平进行调研和分析,编制设备购置表,并进行综合计算。
(二)把控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控制
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涉及许多重要环节,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是保证工程造价效益的关键。在项目决策之前,应该收集与项目有关的各种基本信息,例如:地质条件、项目地点、材料价值、水电情况等。对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投资预测和经济分析。同时,要从经济和技术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严谨的可行性研究,从而对项目多方面效益进行科学评价。对投资估算进行全面细致的编制,选取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构建工程造价评价指标,对投资收益、偿债能力等进行精确判定。根据费用评估与经济评估的需要,利用预期年贴现率、显著造价等方法对项目的投资估算进行审核,从而将投资估算、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等各个环节的造价信息有效地联系起来,保证各个阶段费用都在控制之内。
(三)实施设计方案估算,推行标准设计和限额设计
如果工程设计方案估计不足或者有错项、漏项,都会导致工程预算编制不完整,影响各个阶段造价控制的准确度。为此,需要建立一套详尽、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估算方法,为估算数值、概算审查和目标确定等工作提供基础,消除估算中的任意性,从而更好地指导设计方案的选择。在规范设计及限额设计中,对工程初步设计应按已批准的投资估算进行限定,并对其与预期值进行比较、分析。引进设计监理制,在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实行动态监控,及时提出合理的设计索赔,尽量减少因设计变更而造成的损失。科学运用限额设计,对外部条件、材料供应、物价变动等因素对施工图设计的影响进行精确预测,确保各种造价和费用不超过预算限额。
(四)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法评价设计方案
经济分析法是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进行评估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的重要载体,主要有计算造价法、多指标评估法等。这两种方法在适用条件、分析步骤和评估结果上都有很大不同,应该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全面选择。在使用计算费用法时,可以对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内的费用进行静态的计算,这需要使用寿命期内各年费用、寿命期内总费用限值和寿命期等基本数据,并将资本费用的时间价值纳入其中。在多指标评估法的运用中,主要是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赋值,影响贡献值愈大,其赋值也愈高,反映在评估结果上的幅度也愈大,反之也是如此。要全面、重点、经验性地审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防止超支。
(五)基于赢得值原理联合监控的造价动态控制
赢得值又称挣值或盈余值,是以已完成工程量的造价费用和消耗为基础,来预测尚未完成工程量的造价费用和消耗,未完工工程量越小,其预测的精度也就更高,更有利于实现对造价的动态控制。利用信息化软件平台,将各种造价动态控制的技术参数引入到平台中,对比较零散的数据进行集中、统一分析,生成赢得值曲线,通过对工程进度与费用造价的相关性和偏离程度进行比较,从而得到项目的资金需求。在应用赢得值法时,需要将费用偏差、进度偏差、费用绩效指数以及进度业绩指标等分别加以比较,从而找出项目的控制点,生成基准曲线,对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造价差异进行分析与预测。在此基础上,如果造价偏差在容许的范围内,就需要在随后建设过程中进行调整。
结论:总之,要抛弃传统、过时的造价管理方式,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进行科学掌握,并将其与整个过程相结合,构建完整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对所有的工程因素进行合理配置,并进行实时对比和调整,加强在项目各个阶段的造价控制,充分地利用造价的动态管理价值,从而为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益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婉君.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探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1(1):165-165.
[2]危娟.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控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22(10):130-132.
[3]马成龙.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2023(4):76-79.
[4]童辉.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方法探讨[J].魅力中国,2021(12):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