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温天气淡水水产养殖管理与鱼病防治技术要点
张永明
天津市宝坻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天津市 301800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持续的高温天气已成为常态,这对淡水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温可能导致水质恶化,鱼类生理机能紊乱,鱼病频发,严重影响养殖效益和生态安全。因此,科学有效地进行养殖管理,预防和控制鱼病,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在持续高温天气下,淡水水产养殖的管理策略和技术要点,以期为养殖者提供实用的指导。
关键词:持续高温天气;淡水水产养殖;鱼病防治技术;有效应用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持续高温天气已成为常态,这对淡水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温可能导致水质恶化,溶解氧下降,鱼类生理机能紊乱,从而增加鱼病的发生率,影响养殖效益。因此,科学有效地进行高温期养殖管理,防范和治疗鱼病,对于保障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 持续高温天气条件下淡水水产养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漫长而炽热的夏季高温期,淡水水产养殖的管理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首先,高温天气可能导致原本清新透明的水体变得浑浊不堪,其中有害化学物质如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浓度会急剧增加,形成一个对养殖鱼类生存构成严重威胁的环境。其次,鱼类可能会表现出食欲不振的迹象,生长曲线明显放缓,同时,由于水温的持续升高,它们的呼吸活动加剧,耗氧量大幅度增加,这将使鱼类处于一种极度紧张和应激的状态,影响其健康。再者,高温环境犹如一个病原体的温床,鱼类患病的风险显著提高,如鱼类常见的瘟疫、鳃部疾病等,一旦疾病爆发,将对养殖业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此外,如果养殖池塘的深度不足,或者没有适当的遮阳措施,阳光的直射会导致水温飙升,破坏水体的微妙生态平衡,影响到浮游生物的生存,进而影响到鱼类的食物链,对养殖生态造成破坏。因此,养殖者需要采取更为细致入微和科学的管理措施,如增加池塘的深度以提供更稳定的水温环境,设置遮阳网以减少阳光直射,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并适时进行更换,根据鱼类的生理状态调整饲料的配方和投喂频率,以应对高温带来的各种复杂问题,确保水产养殖的稳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2 淡水水产养殖中常见的鱼病
在淡水水产养殖的过程中,鱼类可能会遭受各种类型的疾病侵袭,这些疾病不仅影响鱼类的健康,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养殖池塘的损失。例如,烂鳃病是一种常见的鱼类疾病,病鱼的鳃部会遭受严重的侵蚀,颜色变得异常苍白,由于呼吸功能受损,病鱼会表现出呼吸困难的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会显著提高。
肠炎病则是由细菌或寄生虫引发的消化系统疾病,病鱼的腹部会肿胀,其排泄物会变得粘稠且呈现异常颜色,这将严重影响鱼的消化吸收能力,导致其生长受阻。病毒性鱼病,如鲤浮皮病和草鱼出血病,这些疾病由特定的病毒引发,病鱼的体表会出现异常症状,如皮肤肿胀、出血等,且由于病毒的快速传播,疾病可能导致大量鱼死亡,对养殖业造成巨大打击。
白点病,又称为小瓜虫病,是由小瓜虫等寄生虫寄生在鱼体表和鱼鳍上引起的,病鱼的体表会出现大量白色的小斑点,这些斑点会引发严重的皮肤刺激,导致鱼的游动能力下降,食欲减退。
打印病,也被称为环斑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病鱼的体表会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褪色斑块,这些斑块的形状和颜色类似于打印的印记,因此得名。这种疾病会影响鱼的皮肤保护层,使鱼变得更容易受到其他病原体的攻击。
车轮虫病是由车轮虫等寄生虫引起的,病鱼的体表、鱼鳍上会出现大量白色的小斑点,这些斑点就像车轮的轮辐一样,因此得名车轮虫病。病鱼会因为寄生虫的大量寄生而变得虚弱,生长速度会显著减缓。
缺氧症是由于养殖水体中的氧气含量过低导致的,病鱼会出现极度的呼吸困难,频繁地浮到水面呼吸,这种症状在夜间或天气闷热时尤为明显,如果不迅速改善水体的氧气状况,鱼可能会因窒息而死亡。
寄生虫病,如绦虫病、吸虫病等,是由各种寄生虫寄生于鱼的体内引起的,病鱼会表现出消瘦、食欲减退等症状,寄生虫的大量寄生会严重消耗鱼的体力,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预防和治疗这些鱼病是淡水水产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定期进行水体消毒,合理控制投喂量以避免食物残渣导致水质恶化,同时,要定期观察鱼的活动和体表状况,一旦发现有鱼出现异常症状,应立即隔离并及时诊断治疗。在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的水产兽医,或者根据疾病类型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以保护鱼的健康,确保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3 持续高温天气淡水水产养殖管理与鱼病防治技术要点
在漫长而炎热的夏季,淡水水产养殖的管理与鱼病防治工作需要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对于水质管理,要特别关注其微妙的变化,因为高温会加速水体中溶解氧的流失,形成一个氧气匮乏的环境,同时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浓度可能急剧攀升,这对鱼类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建议每日至少两次进行水质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适时投放生物改良剂,如活性益生菌,以促进水体的自然平衡,保持水环境的清洁和适宜鱼类生长的条件。
在饲料管理上,应适度减少投喂的频率和量,避免饲料在水中过度积累和腐败,这不仅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还会产生大量的氨氮,对鱼类的健康造成影响。选择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优质饲料,以满足鱼类在高温下的营养需求,同时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防暑降温措施应灵活多样,如增加池塘的水深,提供一个更深层的避暑环境,或者在池塘上方搭建遮阳网,以阻挡阳光的直射,降低水温。此外,种植适量的水生植物,如水花生、水葫芦等,它们不仅能够吸收部分有害物质,还能为鱼类提供遮蔽,帮助鱼类缓解因高温引起的应激反应,同时增加水体的生物多样性。
在疾病防控方面,要提高巡塘的频率和观察的细致度,对鱼类的活动、摄食、体色、游动状态等进行详细记录,一旦发现任何异常迹象,如鱼类活动量显著减少、食欲减退、体表出现异常的红斑或溃疡等,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定期进行池塘消毒是必要的,但要谨慎使用,避免过度使用消毒剂对鱼类产生毒性影响,同时要定期监测消毒剂的残留情况。
为了增强鱼类的抵抗力,可以在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C、多糖等免疫增强剂,这些添加剂能够提高鱼类的免疫力,使它们在高温环境下更具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概率,从而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同时,应建立并严格执行夜间和清晨增氧计划,确保在氧气含量最低的时段,鱼类能够获得充足的氧气供应,防止因缺氧导致的鱼类窒息和死亡事件,这对于保持鱼类的健康和养殖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最后,为了应对可能的紧急情况,如大规模鱼病爆发或大量鱼类死亡,应制定详尽的应急处理预案,包括快速而准确的疾病诊断技术、安全有效的药物选择、规范的治疗流程等,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处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经济损失,保护养殖者的利益,同时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面对持续高温天气,淡水水产养殖者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既要注重改善养殖环境,维持良好的水质,又要强化鱼病的预防和早期发现,以降低病害风险。同时,我们也应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以提高养殖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中,确保淡水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养殖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邓涛. 持续高温天气淡水养殖管理与鱼病防治技术要点 [J]. 江西水产科技, 2019, (05): 27-28.
[2]王永. 持续高温天气淡水水产养殖管理与鱼病防治技术要点 [J]. 南方农业, 2019, 13 (27): 157-158.
[3]刘奇. 持续高温天气淡水水产养殖管理与鱼病防治技术要点 [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 29 (16): 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