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鲍春一乐
吉林工程职业学院 吉林省四平市 136000
摘要:在国家大力宣传和应用BIM的同时,BIM技术的工程也越来越多,建筑业迈入了BIM时代,对BIM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当前国内高职院土建类专业课程的BIM教学尚处于摸索之中,其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对目前国际上的BIM教学状况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对国内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课程实施BIM教育存在的一些普遍的误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同时,还对BIM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
关键词:BIM;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教学改革
引言
BIM技术的出现,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将BIM技术应用到工程教学中,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本文将BIM技术引入到土建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从而形成具有从2 D到3 D可视化特点的建筑工程项目化教学模式。它能够适应新时代下的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需要,同时也能为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课程的BIM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概述
对高职院校土建专业的实训教学方式进行了剖析,首先要明确、全面地认识土建专业及其相关的课程体系,明确其定位。从教育部发布的专业类别来看,土建类专业通常是属于工学的,它涵盖的专业范围很广,其中土木工程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工程建设以及矿业开发等都是建筑类专业;而土建类专业课程则是以房屋建筑工程、城市规划设计、环境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园林景观设计、水利工程、路桥工程、给排水工程、建筑电子自动化技术与智能技术等。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城市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要想开展实践教学的改革,就需要根据目前建筑工程领域的新问题、新特点和新技术,对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从而体现出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时代与实用性。
2BIM及其概念的延伸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即建筑物信息模型。BIM是建筑行业信息化的一种应用,它是通过建立和使用信息模型来管理和优化建筑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的整个过程。
3BIM技术融入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土建类专业课程是一门以技能训练为重点的专业,高职院校的宗旨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操作型人才,在教学中要以能用为度,以实用为本,把教科书上的理论知识同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但是现在许多高职院校的土建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仍是以传统的课本知识为基础,而教材中的许多理论知识与实际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因此,必须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出一批素质高、技术含量高的人才,与时俱进,主动学习建筑行业的最新技术,并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教育,让他们与工作岗位相适应。BIM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信息模型,顺应了当今建设工程内容的复杂性和精细化管理的发展需要,将BIM技术应用到土建类的教学中,对其进行仿真模拟,可以让学生对土建类的各方面的学习都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出更多的独立学习与合作的能力,从而让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得到提升,更好的满足了今后建设行业的发展需要,让人才的培养更加贴近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因此,在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中加入了BIM技术。
4传统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现状分析
随著科技的进步、建材与构造的进步,许多新的建造方法相继出现。为了保证土工程的质量与功能,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加快施工进度,改善劳动条件,大幅度地提升劳动生产率,让建筑行业早日步入质量效益型的发展之路,就必须要有一个建筑产业化。工程建设项目规模大,工期长,施工过程复杂,管理工作量多,项目与人员及项目协作等复杂,使得培训内容难以实现综合性和实效性。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扩招,传统的实习方式资源消耗巨大,企业难以接受,安全风险也很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再训练的时间却越来越短,这使得管理培训无法满足企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土建类专业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前,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形象思维的运用比抽象思维的运用更为重要,单纯地学习理论知识会让学生感到乏味,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不感兴趣,这将会对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出现了忽视技能和理论知识,忽视了综合素养和计划成绩的问题。
5将BIM技术融入土建类专业课程改革建议
5.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基于BIM技术的土建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各个高职院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通过举办BIM学术研讨会、讲座和应用技术培训、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让教师掌握BIM技术,提高他们的BIM技术应用能力,并能根据教学需要,自主地进行BIM教学工作。为解决目前高职院校BIM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有关学院还可从企业中直接聘请具备BIM技术的专业人员到高职院校任职,既能对高职院校的BIM教学进行补充,又能为具备较强理论素养的高职土建类专业教师与具备工程建设与管理经验的企业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提供帮助。要确保有一批精通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熟知企业生产实际、具备一定动手能力的、稳定的骨干教师,这是BIM技术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前提。
5.2开展校企深度合作。
在BIM技术普及的背景下,目前市场对BIM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职业学校应把握这个契机,与国内外著名BIM技术企业进行合作与交流。双方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建立BIM综合实训室、认证培训中心、师资联盟等,在教师交流培训和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协作,这对于将来培养未来的BIM教学和专业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3利用BIM技术辅助实践教学
BIM是一种更加直观、更加接近于现实的设计思考方式,它的虚拟施工场景,基于3D设计思想,通过对现实中的建筑部件进行3D构建,让人们所想、所建和所看到的都是一样的,由计算机来代替大脑来实现从3到2的思维转换,这是一种回归到了设计建造的本源。BIM与VR、3D打印等技术的融合,让虚拟现实的体验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工程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技术水平。另外,将BIM技术融入到传统的课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BIM技术,增强他们对BIM技术的学习热情,并能有效地弥补现有的课程体系中BIM教学的缺陷。
5.4突出BIM技术应用实效
BIM的知识体系以“应用能力”为核心,在实际教学中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在职业教育中进行BIM实训教学,要逐步从单一技能向综合能力发展。在低年级的理论课教学中,增加了BIM应用技能的训练,并对部分关键的个人技能进行了重点的训练,而在高年级的时候,可以进行BIM综合技能训练,以项目案例为中心,让学生们能够将BIM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通过以案例为主线,任务驱动,团队实战来提炼BIM在教学中的价值。具备条件的高职院校也可与各院系、各专业合作,开设BIM一体化培训课程,在工程案例全过程中引入BIM技术,提高学生的协同设计、建造技术、计量计价、施工组织设计等能力。
6结束语
BIM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虚拟的教学模式,让他们能够在真实的施工流程中,通过对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到运营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演示,把BIM技术与土建类专业的教学系统结合起来,形成一套适合自己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特点的BIM教学改革方案,这既可以满足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力,同时也可以加强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它在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对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土建专业的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崔启兵.高职院校土建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No.40022:118-119.
[2]王文鑫.高职土建类教学改革中的创新教育实践[J].江西建材,2016,No.19417:291.
本文为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重点课题“数字赋能· 四维联动 高职院校BIM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效性研究”(ZJHZW202401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