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农业机械化作业效率提升的制约因素与突破路径
蒋凤雪
云南省烟草公司临沧市公司 云南省临沧市 677000
摘要:烟草作为世界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农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烟农收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烟草农业机械化作业效率的提升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突破路径,以期为烟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烟草;农业机械化;作业效率
引言
烟草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对于整个烟草产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烟草农业机械化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作业效率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提升烟草农业机械化作业效率,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还能增强烟草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烟草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一、烟草农业机械化作业效率提升的制约因素
(一)地形地貌复杂
我国烟草种植区域广泛,部分烟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地、丘陵面积较大。这些地区地势起伏不平,田块狭小且分散,不利于大型农业机械的通行与作业。例如,在山区烟田,普通拖拉机难以进入,一些先进的大型联合播种、采收机械更是无法施展,只能依赖小型、简易的农机具,且作业过程中频繁转向、调整,严重影响了作业效率与质量。
(二)机械设备适应性不足
机械设备方面,种类单一,如烟叶烘烤环节部分烤房自动化低,温湿度控不准;移栽环节一些移栽机伤苗、漏栽。且可靠性与耐久性差,恶劣环境致农机易故障,维修难、零部件供应不及时,破坏作业连续性。
(三)农机农艺融合不畅
农机农艺融合遇阻,烟草种植株距、行距等无统一规范,使农机作业参数难设,影响效果,像不规范行距致播种机、中耕机跨行难、伤苗。研发创新也缺乏协同,科研机构与企业沟通不畅,新农机与农艺改进不同步,相互制约效率提升。
(四)烟农素质与组织化程度偏低
烟农素质与组织化程度低,年龄大、文化水平有限,对新型农机操作技能不足,习惯手工劳作,有畏难情绪,即便有先进农机也难发挥作用,甚至因操作不当损坏设备。经营模式分散,购置使用成本高,难规模化,且缺乏合作协调机制,农机资源配置共享不佳,部分闲置,部分需求难满足,降低整体效率。
(五)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社会化服务体系亦不完善,农机服务组织数量少、能力弱,农忙时设备人员不足致作业延误。市场监管机制不全,价格不透明、质量有别,不良主体降标准,损害烟农利益与生产质量,制约服务健康发展,最终影响机械化作业效率提升。
二、烟草农业机械化作业效率提升的突破路径
(一)开展宜机化改造
(1)针对地形地貌复杂的烟区,实施土地平整和田间道路建设工程。通过修筑梯田、平整土地,扩大田块面积,改善农机通行条件。同时,加强田间道路的规划与修建,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通达性,确保农业机械能够顺利进入田间地头,减少农机转移时间和作业空驶里程,提高作业效率。
(2)优化烟田布局,根据农机作业特点和烟草种植要求,合理规划田块形状、大小和走向。推广标准化种植模式,统一烟田的株距、行距等参数,为农机的规模化、高效化作业创造有利条件。例如,采用适宜机械作业的宽行窄株种植模式,既能提高烟叶的通风透光性,又便于农机在田间进行播种、施肥、中耕、采收等作业。
(二)优化机械设备研发与配置
(1)加大对烟草农业机械设备研发的投入,鼓励农机制造企业与科研院校、烟草企业合作,针对烟草生产的特殊需求,研发多样化、智能化、高性能的农机具。例如,开发适应不同地形和种植规模的小型多功能农机,提高其在山区、丘陵等复杂地形烟区的适用性;研制具有精准控制功能的智能化烘烤设备,提升烟叶烘烤质量和效率。
(2)建立健全烟草农业机械设备选型配套标准体系。根据不同烟区的地理环境、种植规模和生产环节,科学合理地配置农机具,实现农机装备的优化组合。加强对农机设备的质量监管,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确保投入使用的农机产品质量可靠、性能稳定。同时,完善农机售后服务网络,及时提供维修保养、零部件供应等服务,提高农机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作业可靠性。
(三)加强农机农艺协同创新
(1)建立农机农艺融合协调机制。由烟草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农业科研机构、农机制造企业、烟草种植企业和烟农代表等共同参与,制定统一的烟草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规范和标准。加强在烟草品种选育、种植模式、栽培技术、农机具研发等方面的协同合作,确保农艺技术与农机作业相互适应、相互促进。
(2)开展农机农艺融合示范推广。在烟区建立一批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展示和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和模式。通过现场示范、培训指导等方式,让烟农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农机农艺融合的优势和操作要点,提高烟农的接受度和应用水平。同时,及时总结示范基地的成功经验,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推动烟草农业机械化作业效率的整体提升。
(四)提升烟农素质与组织化水平
(1)加强烟农培训教育。针对烟农文化水平和年龄结构特点,制定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计划。通过举办农机操作技能培训班、农业技术讲座、现场观摩会等形式,向烟农传授新型农机具的操作使用方法、维护保养知识以及烟草种植新技术、新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教学、手机APP等,拓宽烟农培训渠道,方便烟农随时随地学习农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烟农的综合素质和科技应用能力。
(2)提高烟农组织化程度。积极培育和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小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合作等方式加入新型经营主体,实现规模化经营。在新型经营主体内部,建立健全农机作业管理机制,统一调配农机资源,实现农机的合理使用和共享,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同时,加强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合作,通过签订服务协议等方式,保障烟农在农机作业方面的需求得到及时、高效的满足。
(五)健全社会化服务网络
(1)加大对烟草农业机械化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政府和烟草行业主管部门应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项目支持等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培育壮大一批设施完备、技术先进、服务规范的农机合作社、服务队等社会化服务主体。支持服务组织购置先进适用的农机具,加强服务人员培训,提高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2)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监管。建立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准入、退出机制,规范服务组织的资质认定和审批程序。制定统一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标准和规范,明确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收费标准等要求,加强对服务过程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服务欺诈、违规作业等行为,维护烟农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建立农机社会化服务信息平台,及时发布服务供求信息,促进服务组织与烟农之间的有效对接,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效率和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烟草农业机械化作业效率的提升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但通过加大机械研发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健全服务体系和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等突破路径,可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不断完善,烟草农业机械化作业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甘朝红,尹翊先.烟草农业机械化推广保障体系构建及其成效[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4(01):0130-0133
[2]李杰.烟草农业机械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4(05):0033-0036
[3]马静.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与农机维修问题研究[J].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2024(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