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本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马艳荣

咸阳市秦都区双照消渡幼儿园 陕西 咸阳市 712000

【摘要】《纲要》明确指出:“充分挖掘并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因此,我们有效的利用农村本土资源为切入口,丰富幼儿园活动内容。双照消渡幼儿园积极响应,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幼儿生活、学习的活教材,给孩子们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机会与平台。

【关键词】本土资源;活动课程;

咸阳,这个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城,更是秦朝的都城,承载着无数辉煌与沧桑。双照消渡幼儿园是咸阳市一所农村幼儿园,周围有着丰富的农村资源,如农作物、水果、树木、泥巴、石头……这些资源随处可见,而且幼儿非常熟悉。

一、理论依据

(一)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为农村幼儿园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强调教育应基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充分利用周围自然环境,结合我园实际状况,我们从幼儿兴趣及需求出发,挖掘幼儿身边可利用的资源,巧妙利用选择适宜的活动开展,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意识。

(二)陈鹤琴理论

1.“活教育”课程论

陈鹤琴先生则以其独到的见解,提出了:“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反对传统教育中脱离实际的课本知识传授,倡导孩子们从自然和社会中汲取学习资源。

2.“活教育”方法论

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重视孩子的直接经验,强调以“做”为中心,凡是儿童能够自己做的,就应当让他自己做。

二、研究目标

(一)深入发掘适合我园周边适用于各类活动的农村本土自然资源。

(二)展开活动研究,丰富我园活动内容,构建与我园幼儿开展相适应的活动课程,精心策划并实施多元化的教育活动。

(三)探究农村资源在活动中运用的目标、内容,实施的方法和途径。

(四)总结经验,为同类幼儿园提供可操作性的借鉴。

(五)提升我园教师业务水平,改变我园教育现状,提高办园质量。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收集国内外关于本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的相关文献,并围绕关键词“本土资源”、“活动课程”,进行文献查阅,寻找的理论支持。

(二)行动研究法:在目标指引下,结合本园实际情况,运用行动研究法,不断进行反思和实践,初步梳理出关于本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的课程资源库。

四、研究内容

(一)我们开发以下内容实施研讨,筛选适合我园幼儿开展活动的内容。

1、自然资源

农作物资源:大蒜、鸡毛菜、玉米、菠菜、小麦……开展系列活动,这些不仅是孩子们观察学习的绝佳对象,更是教学的实物教材,能够体验农村的种植文化,激发孩子的兴趣。

地域名称资源:消渡、骏马、龙泉、西城、坡底、东城……;有的根据地理特点命名,有的包含着生动有趣的传说故事,我们可挖掘这一资源进行有趣的语言活动。

其他自然资源:利用泥巴、石头、树叶、树枝、木头片、玉米芯等,让幼儿在玩泥巴、石头涂色装饰、五谷拼图、树叶标本、贴画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创造性。

2、人文资源

家长资源:农村的家长朴实、勤劳。多数家长掌握种植、民间工艺等技术;特别是一些年纪大的家长,掌握一定的本地民间传说、故事、歌谣、风情习俗。

五、研究的具体措施

(一)以幼儿园现实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的需求为出发点,加强理论知学习识。

1、坚持每周进行一次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陈鹤琴理论等。不断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2、邀请专家或者组织教师外出培训等方式,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

(二)开拓幼儿学习的渠道,创设具有农村气息的教育环境,引导幼儿与环境互动。

进行研讨分析挖掘可利用的农村本土资源。首先明确概念,理解农村本土资源的含义,其次,结合家乡特色,围绕身边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

1、根据我园周围的特点,让幼儿融入自然,(如农作物、河边、田野……)幼儿在观察中发现。

2、开发种植园,幼儿在操作中探究。

3、利用农村本土材料(如树叶、石头、农作物、种子……)幼儿发挥想象、创造。

4、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家乡民俗、特产、工艺等活动。

5、根据季节的变化,积极利用本土资源(各种材料)进行幼儿园环境布置,活动区域布置等,引导幼儿与环境互动。

(三)组织教师教玩具制作,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等活动,积极利用家长资源,提供活动材料等。

(四)积极开发、收集、整理、交流主题活动中生成、创建和积累的活动课程资源,研究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提高幼儿园课程实施水平。

六、研究创新点

(一)从内容、形式方面挖掘创新:农村有草地、小河、果园、田地等,这些都是天然的活动场所。我们有计划地带领幼儿草地上春游,在田地里摘,在小河边练习投掷。我们还可以利用农作物编织手工作品等。

(二) 从材料准备方面挖掘创新:提供农作物的种子,草莓苗、玉米粒、菠菜种子、蒜瓣等;水果:苹果、柿子、猕猴桃等。

(三)从价值方面挖掘创新:利用乡村资源,就地取材,可以体验乡村的种植文化,激发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亲近自然,回归自然,锻炼动手能力同时也让幼儿的无限创造力得到发挥,只要善于挖掘和创新,一切皆有可能,一草一木、一花一虫都可成为幼儿游戏的辅助材料。

本园周边的自然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宝藏,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我们成功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教育活动,不仅使幼儿园的课程体系更丰富,还激发了孩子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探索欲同时也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模式创新发展。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探索,为同类机构提供更加丰富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中国政府网.2001(7).

[2] 陈秀云.陈鹤琴幼儿教育文集上卷[M].北京出版社出版.1983(12).

[3] 陈秀云.陈鹤琴幼儿教育文集上卷[M].北京出版社出版.1985(12).

[4]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M].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