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审美困境与突围
谢雲伊
重庆市永川区萱花中学校 重庆永川 402160
摘要:为了解决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教育缺失、学生审美情趣以及能力低下的问题,本文主要以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为例,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困境以及突破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首先分析了散文阅读审美培养的困境,然后提出了转化教育观念,合理设置审美培养的目标;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开展评价活动,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等有效策略,以为今后有关研究予以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审美;困境;突破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散文中蕴含着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意境。在开展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时,教师有效强化审美教育,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更好的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分析当前散文审美鉴赏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审美水平,设置精准的审美教学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以及学科素养。
一、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审美的现实困境分析
在核心素养大背景下,审美教育虽然得到了推广,但是仍存在诸多现实困境,严重影响了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具体主要表现在如下:第一,教师对审美教育缺乏重视。在开展散文阅读教学时,大多数教师只是注重散文语言特点、写作方式的传输,不善于组织审美鉴赏活动,导致学生难以体会到散文学习的魅力,从而导致散文阅读教学的效果不佳[1]。第二,学生的审美情趣不足,审美能力低下。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大多数高中生逐渐对细腻的、深沉的文学作品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抵触的学习心理,难以真正的投入到散文学习之中,难以发现散文中蕴含的美,从而影响了散文阅读审美教学的高效推进[2]。
二、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审美困境突破的有效策略
(一)转化教育观念,合理设计审美培养的方案
教师的教育理念影响着审美教育的推进。高中语文教师只有强化对审美教育的认识,并结合散文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审美现状,设置精准的、针对性的审美培养教学目标,才可以有效引领学生发现和感知美,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趣。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地拓展散文阅读教学活动,以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合理设置审美教育目标,有效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素养[3]。
以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这一散文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对《故都的秋》这一散文进行全面的梳理,寻找审美教育的突破口,收集相关的视频和文字教学资源。然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析。高一年级学生虽然在初中学习中接触过散文,对散文的写作手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审美意识、赏析能力较低。最后,教师可以结合散文内容和学生审美现状的分析,设置以下审美培养目标:引导学生提炼出文章的一些重点字词,分析情与景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品味文本的语言之美,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和鉴赏力;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散文中的意境,有效激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升华学生的情感,有效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凸显学生的学习地位,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
学生是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审美思维、审美意识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散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开展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设置散文阅读教学的方案,有效提高学生鉴赏美、感知美的兴趣,促使学生在鉴赏和感知的过程中丰富阅读经验、提高审美能力[4]。
以《荷塘月色》这一散文教学为例,在教学的开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月下荷塘的美景,并播放相关的背景音乐,营造一个优美、动人的学习情境,激活学生阅读和赏析的兴趣。在课题导入之后,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介绍《荷塘月色》这一散文的创作背景,了解作者朱自清的事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提炼出重点描写荷塘和月色的句子,并体会这些句子的特点,感知散文语言的精妙之处。再然后,在学生句子赏析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播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渲染下再次阅读文本,感知荷塘月色之美,分析和总结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最后,教师可以开展仿写活动,让学生借鉴本散文的修辞手法,展开句子的仿写,以此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经验,并发展审美创造力。
(三)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是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突破审美教育的困境,有效提高散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身散文鉴赏的不足,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仍以《荷塘月色》这一文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结合散文阅读教学的目标,设置散文阅读评价表。在进行评价表设置时,教师要将审美能力纳入到评价内容之中,并设置合适的评价等级。在学生完成仿写任务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示仿写成果,并发放给学生评价表,促使学生自评和互评,自主发现语言美感、情感表达以及修辞运用的不足之处。在学生自评和互评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自评和互评量表,立足于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对学生整个散文阅读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散文学习的方向,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素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散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高效落实对于学生情感的升华、心灵的净化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还存在诸多急需突破的困境,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审美鉴赏力、创造力的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提高对审美教育的重视度,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审美教学活动,有效强化学生的审美感知和体验,促使学生在感知和体验中提高审美情趣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江礼平.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析[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7,(9).10-11.
[2]朱玲.浅谈高中语文审美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策略[J].课外语文(上).2017,(10).
[3]杜利平.品味语言·感受情感·体会意境--试述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之“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4):121-122.
[4]李华富.异中求同 同中见异--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比照阅读的一点体会[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9).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