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培育的花朵更红
张晓婷
安徽省临泉县第四中学
摘要:担任班主任多年来,我越来越觉的,由于多种原因,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特别严重,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让我们的工作陷入被动局面。基于此,我们应该在平时工作中多观察、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多项联动,多措并举,多方教育,用真爱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 真爱 培育 心理健康
也不知从何时起,学生的心理素质怎么变得那么脆弱,经不起挫折,冒不起风雨,一点困难就可以把他们打倒。担任班主任多年来,转变过多个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静下心来想想,我也找到了开启他们心灵的钥匙——爱之培育,花则更红。
一、产生原因
事出必然有因。
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心理健康重视不够。“应试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流,追求成绩,“五育”不能并举,学生初中生活变得单调、单一,再加上面临升学竞争压力,学生心理负担加重。
在家庭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盲点。部分家长对待学生的学习、成长,要么走极端、严厉要求,要么放任不管、过度溺爱,这是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基础。
在社会环境教育中,出现的良莠不齐的信息冲击着学生,他们的是非观念还不成熟,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判断能力不足,因此导致思想和认识方面的模糊,一旦遇到二难境地,心理上就会出现矛盾取舍。
二、表现形式
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部分初中学生心理问题一旦产生,往往在言语、情绪、行为等方面,有异常的表现。
1、消极的言语信号
心理出现问题或表现异常的学生,在言语的表达上,往往会有“不想活”、“生活没意思”、“学习没兴趣”、“我讨厌”、“别烦我”等消极的话语。这些话语是严重心理问题的外化,表明这些学生已经暂时失去生活和学习的信心,言语中没有积极的要义。在与别人交流中,把内心的想法会不自觉地表达出来,以缓解心理压力。
2、异常的情绪信号
学生正常的情绪,一般会有正常的表现,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是,如果学生有心理问题,他们的情绪表现就会出现异常,应该引起班主任的注意。
例如,平时喜欢表达的学生,突然之间,变得沉默寡言,即使与最要好的同学也不再沟通,课堂上不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家里也不再多说一句话,回应家长的问题也只是“嗯”、“不知道”等简单的话语,同时面无表情,动作迟缓。这样反常的表现,如果没有引起老师和家长的注意,不能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正向引导,往往就会出现不可控的局面。
3、“善意”的行为信号
善意,是一个人善良心理的表现,是社会所提倡的公德。但是,如果有学生在平时做事很认真,与同学交往有原则,说话有分寸,突然之间会把自己最好的物品分散给同学,并向同学说一些告别的话,或者向与自己曾经有过分歧、争吵过的同学无故道歉,或者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安排给信得过的同学,这些“善意”行为的表现,就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这是“安排后事”的表现,思想压力重,可能想不开,要走极端。
三、实施对策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增长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能手。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其实是需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他们需要的不单是物质层面的东西,更需要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关怀和呵护。
1、沟通倾听,了解心理;
教育心理学认为,沟通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传递信息并使之理解的过程。在沟通中,更要学会倾听,一句话说,我们有两只耳朵一张嘴,是因为倾听要比说话重要;柯维博士也说,我们大多数人不是为了理解而倾听,而是为了回应而倾听。因此,作为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要静心倾听,真心倾听,为沟通营造真诚氛围。
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内心积压的消极因素太多,需要释放,释放的形式就是倾诉。倾诉无障碍,才能一吐为快。所以,班主任在学生倾诉之前,要做好积极的铺垫和引导,找出他们急于表达的话题,让他们存于内心的消极能量全部释放出来。
2、指导生活,战胜不顺;
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拥有健康的人生;拥有健康的人生,才能
拥有健康的生活。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知道,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唤醒心理问题的学生,就要指导他们正确对待生活中的荣誉、成绩和喜悦,更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失败、痛苦和不顺。
面对现在的学生只认成功、不认失败的心理和态度,班主任在倾听完学生的诉说后,根据实际需要,要么举出本班或身边的同学在生活遇挫后,愈发努力取得佳绩的例子;要么现身说法,把自己曾经失败后的难受心理、不服输的想法和奋斗的做法说给学生听;要么举出失败后的名人通过努力最后成功的案例。让学生能从中认识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有成功的机会,不能因为一时失败丧失信心。
3、树立目标,激励提升;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这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人生目标。
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淡化或缺失生活、学习目标,思想处于“一根筋”或僵化状态,很难扭转。基于这种情况,在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说心理需求。班主任可以顺势而为,巧妙地让学生为自己设立一个小目标,如果在期限内完成小目标,班主任就要极力夸赞,以激起学生成功自豪感,并为设立下一个目标做好思想和心理铺垫。
4、真心关注,建立档案。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特别是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意义更大。关注他们,不只是关心、注意,更是一种尊重,是一种呵护。我们一定要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在保障学生文化素养得到提升的同时,更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建设,用自己的真爱之“火”引燃学生心中的成长之“火”,相信,这样培育的花朵才会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