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我懂你的心

作者

王红蕾

青岛市崂山区石老人小学 山东 青岛 266061

假期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专著《给教师的建议》中:“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脑海里顿时闪出一个学生的影子——小辛。是的,学习成绩差、上课习惯差、家庭教养差……一个让人头疼的差生。接这个班之前,我就对小辛有所耳闻:父母离异、父母关系特别僵,父亲基本无法沟通,孩子跟爷爷奶奶生活。好在母亲对孩子的学习和教育比较关心。这学期开学后,刚回来上课的几天,小辛还比较乖巧,学习也跟得上。可没过多久,“旧病复发”:上课不听讲,小动作频繁、打扰同学、不写作业、家长给孩子随意请假不上课等等问题接踵而至。

即使这样,期末检测时,监考老师还是诧异地找到我问:“这是小辛?变化太大了,比一年级时候好太多……”我只想说,其实,在小辛身上,我动用了所有能想到的方法。

一、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每节课,我都会站在班级后门,通过门玻璃观察班级里孩子们上课的状况。而几乎每次,最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小辛:桌面凌乱、书包扔在地上,坐着的时候往后仰,让椅子背靠到墙上,来回晃,自得其乐,或者手里把玩着学习用具,或者专心的粘贴着后面黑板上的磁吸……就是不见一次他在听课。如果偶尔与我目光对视,便会碍于班主任情面,象征性的将目光转向讲课老师。

为此,课间我会不厌其烦地找他谈话。有时候会让孩子自己讲一下课上老师讲了什么内容,有时候会问一下上课自己玩的时候的感受。当然,最后都会归结到说教。小辛总是小声含混“嗯……嗯,知道了……”眼神躲闪着敷衍我。下节课,我会看到一个小动作稍微少一些的小辛,心里稍感欣慰。

二、与任课教师达成共识。

我班里的任课教师虽然年轻,但是教学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而且很有爱心。我们之间经常交流学生的问题,谈到小辛的时候,老师们都会禁不住眉头紧锁。我与任课老师达成共识:我在上课的时候到后门监督,老师在课堂上及时纠正孩子的习惯问题,课后及时与我反馈,我再找小辛谈话。这样,在老师们的努力下,小辛的个人习惯悄悄地发生改变。

三、家校携手,助力成长

1.录播视频,及时反馈。

我通过录视频的形式在家长群内反馈每天课堂、课间孩子们的学习、活动情况。家长都很关注自己的孩子,每次发视频,都会收到家长反馈,最及时的就是小辛的妈妈。小辛妈妈对于他在课堂上的表现十分着急,经常通过微信、电话等联系方式与我沟通。通过与家长和小辛的交流,我了解到小辛比较在意妈妈的看法。有门!我和小辛妈妈约好,让她每周与孩子保持至少两次的视频通话。通过家长的督促和教育,我希望孩子能在行为上有所收敛。应该说,妈妈对小辛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每次视频通话,妈妈都会叮嘱小辛上课纪律、认真完成作业等等,小辛也都会有所改观。小辛通话的语气中会带有表示决心的“我会改;好;我知道了……”,虽然有时候表现较好的时间只有短短一两天,但我相信,坚持,就会有效果,哪怕只进步一点点,我们这么做也是值得的。

2.家访跟进,打破僵局。

针对小辛特殊的家庭,我和任课老师及时进行了家访。家访中,我了解到,孩子的母亲和父亲家人关系特别僵。而且,双方都给孩子报了辅导学习的补习班,但都指责对方不负责任,不教育孩子,才导致孩子现在的问题。言语中充满了恨意。我们将小辛妈妈的辛苦付出详细地与小辛爸爸、爷爷、奶奶进行了沟通,取得了孩子家人的体谅,有效化解了家庭矛盾。并且,针对爸爸不让小辛跟妈妈接触这一点,我们还提出,让孩子多与妈妈接触,增进母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双方的爱,性格上就不会太叛逆等问题,家长欣然接受。我又与小辛妈妈进行了沟通,说了孩子家庭的现状,希望大家互相理解、体谅,起码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也要父母协商来帮助孩子、关心和爱护孩子。让孩子在本来破碎的家庭中体会到来自父母双方的呵护,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妈妈深感家庭离异对孩子的影响,表示会尽最大的努力缓和家庭矛盾。我长舒了一口气。

四、打开心门,不吝鼓励

1.量身打造班规

为了帮助小辛提高学习成绩,我想了不少办法,比如:通过孩子们的相互督促来提高集体荣誉感等。首先,我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了班规。这其中就有针对小辛来制定的:每天本组同学作业全优,所得小星星翻倍。这一条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拥护。因为就二年级孩子来说,全优得优难度并不太大。所以,全体同学都对本组同学的作业开始了监督。

“小辛,就差你我们就全优了!”

“认真写字啊,你看,老师画圈这个字太难看了……”

“怎么能抄错数呢?”

……

每天,小辛这组的孩子们都会特别关注他的作业。每次拖后腿搞得小辛很难为情。有了压力就会有动力。终于有一天,小辛的数学和语文都得了A+!组长兴奋地找到我,向我报告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我开心地把这个组长抱起来转了一圈,说:“奖励!全组小星星翻倍!”。同学们得知这个好消息都炸开了锅,对小辛称赞有加。我走到小辛的面前,向他竖起了大拇指“你看,你自己的进步,却让全组同学都感到了快乐,你可真棒啊!”小辛依然痞痞地坐在座位上,用手扶住略低的头,似乎想掩盖发自内心的喜悦,笑容却肆无忌惮地绽放在他稚嫩的脸颊上,那么耀眼。

2.“投其所好”

了解到小辛特别喜欢阅读课外读物后,我心里顿时又有了好办法。与班规相结合,每天由组长记录每个组员的得星情况,达到要求的同学都会在每周一有一次到学校电子书柜借阅的机会。这大大触动了小辛。刚开始,小辛莫名其妙的就记光了每天的小星星,连续两周都没有借书的机会。他为此心急火燎,有时候也会找组长理论,但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制定的班规不是随便就可以改动的。小辛从学校借不到书,就开始炫耀自己从家带的书籍:“你看我的书是《XXX》,想不想看看?”可是同学们都不理会,而且借到书的同学既是在读书,又是在展示通过自己的自律取得借阅的能力。小辛只好败下阵来,老老实实按“班规”办事。我心里暗喜:这个办法行之有效。

3.发掘闪光点

小辛这样的孩子其实在心理上是缺乏安全感、渴望得到老师关注和认同的,只不过自己感觉在行为表现上“过”一点,就会让老师、同学们对他“另眼相看”。所以会不断制造“事件”。我通过在课堂上和课间的观察,发现在其他孩子围在老师身边叽叽喳喳聊天的时候,他的眼神是极为羡慕的,但他的表达方式却很另类:制造噪音、不屑一顾的表情和动作……哎,这可怜的孩子,家庭的不幸已让他遍体鳞伤,在老师这里,怎么能看着他继续举步维艰?我紧紧抓住每一次他不够突出的小优点及时进行表扬,有时候他并不领情,他的反应也会让我感觉被泼了一头冷水。但我坚信,爱会感化一切。于是路队没有站出队伍——表扬;课间接水没有跑跳——表扬;课堂上认真听了几分钟课——表扬;吃饭光盘——表扬;就连上完厕所按要求洗了手都会受到我的表扬……有时候,孩子们也会奇怪,为什么总是在一些大家都认为是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上却对小辛大肆表扬。其实孩子们哪里懂得老师的苦心。这不,对于老师而言,最好的回报来了:期末检测数学直追八十!数学老师开心到跳起来,我们高兴地拥抱在一起,那一刻,只差迸发出泪花!要知道,在这之前,小辛从来没有及格过!为了表扬小辛的努力和进步,我跟任课老师商量,奖励给他“进步小明星”的荣誉。接到奖状时,我看到小辛故意摆出毫不在意的样子,懒散地站着,局促不安地捏着奖状,但眼神里却透着自信的光。

孩子,自信坚强起来。即使没有丰满、美丽的羽翼,相信也定能翱翔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