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情境教学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研究

作者

刘超莉

西咸新区沣东上林学校

摘要:本研究分析了情境教学在提高小学高段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方面的有效性及策略。通过文献综述、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构建了情境教学的应用框架,并验证了其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效果。研究使用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收集了不同年级、不同阅读水平学生的数据。结果表明,情境教学显著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特别是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和现实生活体验等策略下,学生的阅读兴趣、理解深度和批判性思维均有所提高。为语文教师提供了情境教学的具体应用建议,以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情境教学;语文阅读理解;阅读能力提升;教学策略;实证研究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情境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或创造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和运用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近年来,情境教学在多个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的研究仍相对不足。

一、文献综述

1. 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实践活动在特定情境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习内容应置于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以增强学习的有效性。该方法具有真实性、实践性和目标导向性三个特点。

情境教学法与认知心理学和社会文化理论紧密相关。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情境教学法通过提供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促进认知发展。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在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特定社会文化情境加深知识理解。

2. 情境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情境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研究增多。国内学者关注其在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应用策略和效果评估,国外研究则注重其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文化素养方面的作用。这些研究为情境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实证研究显示,情境教学能显著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模拟真实情境的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信息和情感,提高阅读兴趣和参与度。情境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阅读中主动思考、分析和评价文章内容。这些研究为情境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证据支持。

二、情境教学在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中的应用

1. 情境教学的设计原则

真实性原则:情境教学核心是模拟或创造贴近现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真实感受和体验。语文阅读教学中,所选情境应与学生日常生活、文化或时代背景紧密相关,使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运用语言,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针对性原则:情境教学设计应围绕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针对不同阅读材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和学生阅读水平(初级、中级、高级),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情境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文本关键信息和深层含义。

互动性原则:情境教学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间互动。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讨论交流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情境活动,发表观点和看法,促进思维碰撞和相互启发,提高阅读理解深度和广度。

2. 情境教学的具体策略

使用多媒体资源如声音、视频、图像等,可以创造生动的情境,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帮助他们更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角色扮演是情境教学的有效方法,通过让学生扮演文本角色进行表演或对话,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将阅读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助学生理解文本。例如,教授社会现象说明文时,组织实地考察或生活实践,了解社会现象背景和现状,深入理解文本。

3. 情境教学的实施步骤

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情境教学前,需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依据学生需求和文本特点,为情境设计和活动安排提供依据。

设计情境与活动:依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针对性强、趣味性高的情境和活动。情境应贴近生活,活动形式需多样化,以提高学生兴趣和参与度。同时,考虑活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实施教学与互动: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活动,鼓励发表观点。同时,关注学生反馈,适时调整教学,确保情境教学效果。

评估与反馈:情境教学后,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包括提问、测试、讨论等。反馈时,给予鼓励和建议,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实证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300名不同年级(如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和阅读水平(如基础、中等、优秀)的学生,以确保结果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评估情境教学对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效果。

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收集数据。问卷调查用于了解学生对情境教学的感受和评价;访谈用于探究学生看法和建议;课堂观察记录学生表现和反应,客观评估教学效果。

2. 研究过程与数据分析

研究过程:依据情境教学原则,设计了针对不同年级和阅读水平学生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多媒体教学和实地考察,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问卷、访谈和课堂观察,收集学生对情境教学的反馈和学习成果数据。使用统计软件整理和分析数据,包括计算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平均值、标准差等,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评估情境教学效果。数据分析显示,情境教学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普遍提高,基础学生提升最多,中等次之,优秀学生提升较小但显著。

多数学生对情境教学满意,认为它能激发兴趣、提高理解力,并助于知识应用。部分学生建议增加情境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研究表明,情境教学显著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学生通过真实情境体验,更好地理解文本和把握文章主旨。情境教学对不同年级和阅读水平学生适用性不同。基础水平学生提升显著,中等水平学生提升较小,优秀水平学生提升有限但仍有积极影响。这与学生基础、学习态度和教学方法等因素相关。

优势与局限探讨:

优势: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真实体验助理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局限:需大量时间精力设计准备;须根据学生差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教师应权衡情境教学优劣,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最大化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情境教学在提升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发现,情境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尤其对基础水平较低的学生效果更佳。同时,情境教学在不同年级和阅读水平的学生中适用性存在差异,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尽管情境教学具有诸多优势,如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批判性思维,但其实施需投入较多时间和精力。因此,教师应权衡其优势与局限,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爱敏.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育与创新融合》研讨会论文集(三).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兴园学校;,2023:5.

[2]陈淑琼.情境教学让阅读理解更加立体化[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5):182-183.

[3]杨明豪.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2教育教学与管理重庆论坛论文集.昆山市陆家镇菉溪小学;,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