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艾滋病病毒暴露前后的预防

作者

陈香

德阳市中心血站(四川德阳618000)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24年7月22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全球约有399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接近四分之一,即930万人未能获得拯救生命的治疗,导致每1分钟就有1人因艾滋病相关原因死亡。我国2023年有11万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现存活HIV/AIDS 129万例,报告死亡45万例。其中每年通过性接触传播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占总感染人数的95%左右,随着LGBT等词汇的出现,我国同性恋人数已经达到7000万,其中男同性恋者约4500万,女同性恋者约2500万,占总人口的至少5%。而艾滋病的高发人群就是MSM(男男性行为者),在我国MSM保守估计数量性活跃者约为820万(620万-1030万),具有HIV感染风险的MSM为有250万(180万-330万)其中30%(20-40%)MSM有感染HIV的高危风险,MSM中的HIV感染者约有25万(18万-31万)。因此,PrEP(暴露前预防)和PEP(暴露后预防)在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中显得尤为重要。

PrEP主要是通过提前使用抗HIV药物,使人体内形成一道“药物屏障”。对于那些经常暴露于HIV感染高风险环境下的人群,如多性伴人群(包括MSM和部分异性恋者)、性工作者及其性伴侣等,PrEP就像是身体提前穿上“防护衣”。这些抗HIV药物可以在病毒进入人体后,迅速抑制HIV的逆转录过程。简单来说,HIV病毒进入人体后,需要把自己的遗传物质(RNA)逆转录成DNA,才能整合到人体细胞的基因组中进行复制。而PrEP药物能够干扰这个过程,使病毒难以完成复制,从而显著降低感染HIV的风险。研究显示,正确使用PrEP能将经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降低90%以上。

Pep则是指尚未感染HIV的人群,在暴露于高感染风险后,如与HIV感染者或者感染状态不明者发生明确的体液交换行为,尽早(不超过72h)服用特定的抗HIV药物,降低HIV感染风险的生物学方法。其应用范围除了危险性行为者,还包含职业暴露后的预防。有数据表明,及时且规范的 Pep可使艾滋病病毒感染风险降低约80%。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艾滋病防控的难点也在逐渐加大,例如人口流动度大,性意识逐渐开放等,因此艾滋病暴露前后的有效预防在艾滋病防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PrEP和Pep都不能代替其他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如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高危性行为和安全使用针具等。PrEP(暴露前预防)和PEP(暴露后预防)只是对艾滋病病毒传播多了一层防护,在艾滋病防治的综合策略中占据重要位置,为人们抵御艾滋病威胁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保障。

【作者简介】陈香(1986.10-),女,四川德阳市人,本科学历,四川省德阳市中心血站在职员工,主要研究方向:采供血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