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分析
曹书杰 宋赛阳 王亚妮
1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夹谷山水土保持试验站 江苏连云港 222100 2-3连云港市赣榆区水利工程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站 江苏连云港 2221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程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水利工程在全国各地的农业生产、经济发展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与卓有成效的工程建设相比,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稍显不足,存在着管理方式落后、管理效果不佳等问题,进而影响了水利工程性能的发挥,因此,有关部门必须要采取合理的、针对性强的措施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以提升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效率,实现水资源的科学调配和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自然资源,而水利工程则是开发、利用、调配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对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运行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当前水利工程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1.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措施
1.1提高运行管理意识
在水利工程的运行中,为了确保水利工程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必须强化相关人员在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意识。水利部门内部要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护管理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从而有效地宣传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单位内部要提高相关人员对水利工程中出现的细小问题的处理技术,由于水利工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涉及的基础项目众多,每个项目都会受到各种不合理因素的干扰,若对这些小问题视而不见,这些问题就会逐渐累积,最终会对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运行效率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制定一套完善且准确的管理模式至关重要。为了逐步提升相关人员参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主动性,单位内部需要在增强管理意识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激励机制和责任体系。通过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和奖励机制,可以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水利工程的管理中来[1]。
1.2对运行管理方法进行优化
在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各种不合理因素的干扰,这些因素会对水利工程运行的合理性和管理的综合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水利工程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必须对现行的运行管理办法进行细致的优化。单位内部首先要建立规章制度,要通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建立可行的规章制度,这可以为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提供明确的行为指南和操作标准。通过对这些规章制度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可以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进行系统性的优化,这不仅是对现有管理流程的梳理和改进,更是对管理责任的明确和落实。考虑到水利工程涉及众多公益性基础设施,其运行利润相对薄弱,因此在日常维护方面会存在一些不足,而这种不足会导致工程运行中出现各种问题,从而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而通过优化运行管理办法,单位可以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合理的分配资源,确保关键部位的维护工作得到充分保障,从而减少因维护不当导致的问题[2]。
1.3对资金进行合理安排
在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中,资金的充足会影响到工程功能的发挥和效益的实现。因此,要确保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得到稳定的资金支持。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涉及范围广泛,包括日常维护、设备更新、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水务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以确保资金的充足和稳定。在充分利用公共财政渠道的基础上,水务部门应当积极探索新的资金来源,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如,与金融机构合作,争取贷款或发行债券,以筹集水利工程建设和运维的资金;也可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通过公私合作的模式,鼓励私营企业参与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维中来。除了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水务部门还需严控资金使用流程,水利部门要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体系,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够合理、高效地使用,具体的措施有:(1)制定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和预算,确保资金的使用符合工程实际需求;(2)建立严格的资金审批制度,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层层审核,防止资金的浪费和滥用;(3)强化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审计,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合规性;(4)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将资金使用效果与责任人业绩挂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这些步骤,水务部门可以确保资金的有效调控,保障水利工程的稳定、持续运行,这不仅能够提高水利工程的服务能力,还能够提升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益。
2.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策略分析
2.1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水资源的利用率一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导致了水资源的不可持续使用,这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节约使用,需要根据不同产业的需求对水资源的使用实施限额管理。对于部分用水技术落后、用水不符合行业标准的单位,水利部门要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这不仅是对违规行为的惩戒,更是促使企业自我反省,提高用水效率的动力。通过法律手段可以推动企业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更加节水的设备和技术,从而在源头上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对于我国的农业领域的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显得尤为重要。农业节水改造,特别是大中小灌区的节水改造是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的重点,可以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等,这些技术能够显著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2.2运用水利工程调节生态需水量
随着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和投入运营,江水的自然流淌状态被转变为有序控制的模式。水利枢纽工程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使得干流及支流的水量能够根据需要进行科学分配,从而保障了流域内生态环境的稳定。在当下,由于生态与环境的保护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在水利工程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的用水需求,确保水利工程在发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具体而言,水资源配置和开发利用的策略要优先考虑满足河道内的最小生态流量需求,在制定水资源管理计划时必须确保河道内有足够的水量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基本运行,这种做法有助于维护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保持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进而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3]。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环节。通过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策略进行分析,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益,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忠林.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农业灾害研究,2023,13(03):151-153.
[2]隋建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分析[J].中华建设,2022(05):39-40.
[3]崔金山.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1(08):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