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形势下农业水利工程管理路径探析

作者

林茂辉 师云超 刘明春

石河子大学 新疆 石河子 832003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质量对农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强化农业水利工程的管理,注重其日常的建设和维护,可以使水利工程保水、抗洪水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进而提高粮食产量,保证人们的食物安全。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农业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新形势下农业水利工程管理的重大意义进行了论述,探索了新形势下农业水利工程管理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新形势;农业水利工程;管理策略

引言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水利工程建设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逐步把目光转向了农村,并以“为农民谋幸福”为目标的乡村振兴战略。在这样的情况下,探索农业水利工程管理路径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管理人员有效地规避管理风险。为此,管理人员应确立科学的管理观念,坚持“建”和“管”并重的原则,科学地规划,促进农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1.新形势下农业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1.1.确保农业用水总量,实现农业稳定发展

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而水资源是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和维持粮食产量的关键因素。然而,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偏低,农业用水面临挑战。进入21世纪,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工业与生活用水的需求急剧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农业用水的紧张局面。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差异,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东南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而西北内陆地区则相对匮乏,这一现状亟须人为干预。通过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实施南水北调等工程,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均衡分布和合理分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有效缓解农业用水的紧张局面。

1.2.减少洪涝灾害频次,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追求更高经济利益,忽视了环境保护。这种失衡导致全球变暖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尤其是洪涝与干旱,对我国农业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这不仅减少了粮食总产量,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还增加了人员伤亡的风险,危及农民的生命安全。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举措。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有效储存雨季的水源,避免河流水位异常上涨,从而减轻对堤岸的冲击。同时,这些储存的水资源在旱季能够为农田提供灌溉,确保农业用水的稳定供应,真正实现惠农利民的目标。

2.新形势下农业水利工程管理的优化路径

2.1.转变认识,做好日常管理

正确的农业水利工程管理观念能够为后续管理工作提供方向上的指引,给当地农业生产与农民收入带来深远影响。同时,需要多方参与,及时转变传统农业水利工程管理观念。第一,有关部门应积极掌握农业水利工程管理知识,深刻认识到水利工程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工程主管部门要与项目实施方紧密对接,在实际管理中严格遵循政策规定。若发现政策条款与现有工程发展背景不符,应及时上报并申请修改。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要详细记录,结合实际管理情况,逐步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丰富体系内容,并加强对行为的引导。第二,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干部应当成为人民群众的引路人,树立榜样,积极为群众提供思想指导。同时,他们还需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组织学习会、观看相关视频等方式,深入了解农业水利工程的管理流程,以及应对突发情况和排除安全隐患的有效方法。此外,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关于农业水利工程管理的文章,分享日常管理的小技巧,以便及时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2.拟订方案,明确管理内容

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耗时较长,涉及的因素也极为复杂,因此,在管理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细节繁多,容易被忽视。因此,科学地制定管理方案、理顺管理流程并提前安排相关内容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深入贯彻产学研一体化的思想,加强多方交流。工程团队应积极与当地科研院所沟通,针对农业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复杂问题,借鉴科学手段寻找解决方案。例如,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水资源分布,合理选择工程建设地点,选用性价比高且环保的材料,制定全面、具体的日常管理方案,确保各项责任落到实处。同时,要实施全过程监督和全环节管理,针对常见的疑难问题撰写解决方案,积极规避风险。其次,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借鉴发达国家在农业水利工程方面的新技术,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科研,进行针对性分析。例如,为了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和缓解紧张局面,可以考虑采用渗灌和喷灌技术等高效灌溉方法。最后,强化工程管理与监督。应从多角度审视问题,既关注工程的整体质量,又注重细节,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端正各环节人员的工作态度。

2.3.建管并重,构建完善体系

针对“重工程建设,轻日常管理”现象,农业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应摒弃传统的管理思维,积极学习并应用最新的农业水利工程管理理念与方法,以确保管理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第一,在现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补充细则。可以将现有制度与最新的市场动态和农业水利工程技术相结合。为概括性条文增加细化的规定,明确不同因素下可能产生的结果和相应的规避措施,从而使管理人员能够灵活调整工作方式,深入理解自己的岗位职能。此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重点关注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旱涝灾害的有效控制,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以增强整体管理的有效性。第二,拓宽资金来源。针对资金来源单一、总量不足的问题,可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入手进行优化。在开源方面,呼吁企业和公众积极参与,共同为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贡献力量。

2.4.优化设施,重视人才培养

农业水利工程管理的成功离不开大量专业人才的参与,这不仅能为工程注入新鲜血液,还为经费申请提供有力支持。首先,建立与高校的合作关系。农田水利部门应积极与当地高校进行交流,开展专业讲座,向学生详细介绍农田水利工程的工作流程,并解答他们在专业学习中的疑问。此外,为大四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鼓励毕业生投身于农业水利工程管理,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个人价值。可以与高校共同开展定向培养项目,在学生学习期间派遣技术人员担任讲师,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其次,强化对现有管理人员的培训。应定期组织全体管理人员参加再培训,丰富他们的理论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同时,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以积累工作经验。再次,建立奖惩制度。定期考核管理人员的培训情况,对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和荣誉表彰,以树立榜样;针对考核不佳的管理人员,则应提出批评,并要求他们参加补充培训,以促进其成长。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我国农业水利工程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到农业水利工程对维护农业生产稳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意义。本文从转变观念,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等方面入手,以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整体生活品质。实行优质管理,充分调动农业生产的活力,切实落实“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欣.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研究[J].内江科技,2022,43(11):5-6+25.

[2]郑红艳.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08):63-65.

[3]陈晓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22,16(06):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