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元祥平
湖南敦朴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作者简介:元祥平(1979.1)男,汉族,湖南省,博士研究生,从事人力资源工作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较大挑战和机遇。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促进职工和企业共同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意义,然后提出了大数据时代招聘环节管理、大数据时代培训环节管理、大数据时代薪酬环节管理、大数据时代绩效环节管理这几个策略,希望可以提供给相关人员一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引言: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该项工作质量如何会对企业发展造成直接影响。在以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由于过于依赖主观经验,且使用传统管理模式,导致管理效果不够理想。在大数据时代下,身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转变工作思路,明确大数据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灵活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收集、分析、使用大数据,基于职工需求、行为,不断优化招聘环节、培训环节、绩效管理环节等,进而有效提升人力资源水平,促使职工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发展。
1.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意义
1.1有助于提升管理的精准性
在大数据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大量职工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如技能水平、工作表现、培训记录等,进而更加精准的对职工能力、潜力进行评估,这对管理者决策是非常有利的,如招聘、培训、晋升等方面,可以有效提升管理精准性[1]。
1.2有助于人力资源规划优化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历史数据、趋势进行分析,进而更好的对未来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实现人力资源规划的优化[2]。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基于市场需求、业务发展,对未来职工需求进行预测,提前进行招聘计划、培训计划,保证企业在需要时可以拥有更加合适的人才。
1.3有助于提升职工的满意度
在实际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职工需求、期望进行更好的了解,这对于职工体验、满意度的改善是非常有利的[3]。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职工反馈、行为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职工关心的问题、潜在的不满,以此为基础,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而提升职工的满意度。
1.4有助于增强管理决策支持
在大数据支撑下,信息、洞察变得更加丰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领导可以基于信息、洞察,做出更加明智的战略决策[4]。例如,通过分析市场趋势、竞争对手、行业动态,能够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策略,进而促使企业更加的适应市场变化,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1.5有助于企业的个性化发展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职工职业发展路径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该项工作中,利用大数据技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对职工个人数据进行分析,如技能、兴趣、职业目标等,进而提供给职工个性化培训、发展机会,这不仅有助于职工的职业成长,还有助于提升职工的工作效率与贡献度。
2.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2.1大数据时代招聘环节管理
2.1.1树立大数据思维
在实际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打破传统工作思维,树立大数据思维,通过招聘网站、社交网络等途径,对人才信息进行收集,创建满足企业发展的人才数据库、配套的人才筛选系统。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在招聘时,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筛选应聘者投递的简历(图1),可以有效减少重复性工作。第二,在招聘时,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不断收集、整理、录入应聘者信息,形成人才数据库,这对于后期分析决策是非常有利的,且可以提升未来应聘者和企业岗位的匹配度,能够有效控制招聘成本。
2.1.2利用数据分析岗位需求
在实际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基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结合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梳理分析各个岗位,对各个岗位胜任特征进行了解[5]。与此同时,可以在人才数据库中录入职工信息,从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对工作业绩优秀的核心职工、骨干职工进行选拔,利用信息对比分析手段,把这些职工性格特点、职业倾向进行明确。通过分析岗位胜任需求、筛选优秀职工特征(图2),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基于各个岗位,开展人才特征画像,且有针对性的基于多个方面对相关测试问卷、情景模拟题进行设计,在未来招聘时可以匹配更加合适的人才。
2.1.3规范应聘者面试流程
在实际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接受集体培训,培训内容侧重于怎样提升面试技巧。与此同时,需要基于各个岗位胜任需求分析结果,对各个岗位面试题库进行创建,促使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面试,对各个岗位匹配人才进行筛选[6]。与此同时,在面试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灵活利用数据库平台,利用文字、录音、视频记录等形式,留存面试内容,且和应聘者简历档案共同保存到人才信息数据库中,以便于后续分配到各个部门时管理者通过数据共享对应聘者面试表现进行了解,还可以促使人力资源人员不断优化改善招聘工作。
2.2大数据时代培训环节管理
2.2.1分析培训需求,优化培训体系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该项工作中,可以创建数据平台,从多个方面入手,对职工工作情况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如专业技能使用能力、工作完成效率、新技能学习能力等。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通过分析上述数据信息,且和各个部门领导讨论探究,明确职工培训需求,对职工培训预期和企业对职工要求的异同点进行了解,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进而提升培训效率。此外,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创建完善的考核验证机制,其中包括年终考评考核制度、岗前培训考试制度、入职培训考试制度等,利用考核的形式,对培训效果进行验证,进而促使职工积极主动学习;还可以创建培训计划跟踪表,记录培训情况、考核结果,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定期对跟踪表进行整理、归档,且上传到数据库中[7]。
2.2.2培训形式多样化,培训时间个性化
在实际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除了利用传统形式进行培训,如和当地高校、培训机构创建合作关系;和兄弟单位经常性的开展交流、拜访;基于不同岗位职业要求开展比赛活动等;还可以灵活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培训形式。例如,在线培训,基于职工学习历史、岗位需求等数据,把适合的在线培训课程智能推荐给职工。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基于职工在线学习行为数据,可以对职工掌握知识程度进行了解,有针对性的对在线培训内容难度、进度安排进行适当调整。再如,VR和AR培训,基于大数据,结合职工岗位特点、技能需求,对VR和AR培训内容进行定制。如制造行业,基于职工对设备操作熟练度、易错点,使用AR技术,在实际设备上叠加操作提示等培训信息。再如,社交媒体互动学习,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培训,如组建企业内部论坛、学习交流群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基于大数据,对职工的社交媒体上互动数据进行分析,对职工感兴趣话题、知识需求进行了解,适当对培训内容进行调整,提升培训效果。
此外,在培训时间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职工工作任务繁忙程度、工作高峰期等数据进行分析,提供给职工个性化培训时间安排[8]。例如,针对业务较为繁忙的职工,可以提供给其碎片化的短时间培训,如利用工作间隙开展10-15分钟微培训;针对工作较为清闲的职工,可以提供给其长时间的集中培训,进而保证职工正常工作,提升培训质量。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控职工学习进度,基于职工吸收知识速度、掌握知识程度等数据,对培训时间长度、节奏进行适当调整。
2.2.3注重数据化管理,提升人力资源前瞻性
在实际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把培训管理和大数据平台进行结合,通过对职工培训情况数据进行整理、统计,使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分析工作,对职工当下工作情况、能力情况进行掌握,进而预测、模拟职工未来工作方向和相关技能培训,对培训计划进行制定,促进职工更好的发展。针对人才保留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对应聘者和岗位匹配度进行评估,对新老职工忠诚度、离职倾向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对保留职工可行性方案进行制定,进而有效降低职工离职率。
2.3大数据时代薪酬环节管理
2.3.1利用大数据思维,提升职工薪酬竞争力
在实际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技术,加强薪酬管理力度,优化薪酬水平。在该过程中,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对人才市场中各个企业岗位的薪酬信息进行收集,对行业领先企业、滞后企业、行业平均薪酬水准进行了解。且依次为基础,和企业目前相同岗位薪酬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基于当下企业实际情况、未来企业发展战略,科学调整各个部门岗位的薪酬水准。在调整薪酬时,可以基于岗位重要性、贡献度、市场中各个岗位的人才供求情况与招聘难度、职工优秀程度、职工专业技能水平等指标情况,不断优化薪酬水准,进而保证企业具有较大吸引力。
2.3.2把战略作为导向,创建个性化薪酬管理体系
在实际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注重薪酬管理体系的构建,把战略作为导向,把企业长期、中期、短期发展战略目标和薪酬管理体系进行深度融合,基于企业发展阶段,制定对应的体系。在该过程中,需要从薪酬政策、制度、体系、结构等层面入手,保证这些内容均要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进而有效激励职工,提升职工工作积极性,指引职工对核心专长、工作技能进行学习,通过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
2.3.3分配机制数据化,保证客观公平
在实际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和职工进行大量沟通,对职工对薪酬结构、薪酬水平的意见进行了解,进而设计更加公正、公平的薪酬分配方案。在该过程中,可以基于职工个人特点、工作表现、职位等级等因素,提供给职工个性化薪酬福利方案,且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激励机制进行设计,其中包括股票期权、绩效奖金、晋升机会等,进而提升职工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可以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定期对薪酬福利方案进行调整,保证薪酬方案始终和企业战略目标、职工需求相符。
2.4大数据时代绩效环节管理
2.4.1使用大数据指导绩效方案设计,保证公平性
在实际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把绩效计划和企业战略目标进行深度融合,精简现行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对关键性考核指标进行重新筛选。在该过程中,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在网络中各个数据平台,进行信息收集工作,基于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工作职责,对个性化绩效考核方案进行设计。并且,可以指引职工参与到筛选、改良、实施绩效考核指标中,提升职工参与度、积极性。针对部门绩效考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灵活利用大数据工具,针对能够经过数据信息反映职工考勤、培训成绩、工作效率等的考核指标,可以适当提升考核比例;针对主观性较大的考核指标,如职工之间互评、领导评价、自我评价等,可以适当降低考核比例,进而保证公平性。
2.4.2科学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绩效辅导效率
在实际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科学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绩效表现不佳的职工、绩效表现优秀的职工两者之间的潜在关联关系进行分析。与此同时,需要及时把考核结果向职工进行反馈,对职工绩效指标落后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针对性设计整改方案与措施,且监督职工整改。例如,利用大数据技术,根据数据反馈,明确职工绩效差距,为职工推荐个性化学习机会、发展机会。
2.4.3反馈途径信息化,提升沟通效率
在实际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灵活利用大数据技术,把绩效信息实时反馈给职工,促使职工意识到自身的情况,进而帮助职工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优化改进。在该过程中,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创建完善的绩效沟通机制、反馈机制,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可视化工具、自然语言处理等,对职工绩效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且做出数据驱动决策,进而提升职工绩效和敬业度。通过这些技术,可以促使绩效管理中的沟通更加透明、高效。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时代下,在企业管理中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不仅能够提升人才招聘和选拔精准性,实现个性化职工培训和发展,还能够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现阶段,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管理理念、管理模式较为滞后,很少利用到大数据技术,导致管理效果不够理想。想要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需要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情,且基于企业实际情况,把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到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中,进而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葛洪雨,尚海燕.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构建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4,(23):148-150.
[2]马晶华.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路径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4,(20):98-100.
[3]王灿.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化现状与建议分析[J].办公自动化,2024,29(20):70-73.
[4]李晓晓,金武杰.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研究,2024,(13):131-133.
[5]王人龙.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24,(18):131-133.
[6]潘怀东.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机遇和挑战——以N公司为例[J].现代企业,2024,(06):40-42.
[7]白永军,尚岸.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策略分析——以M公司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4,(08):123-125.
[8]何永伟,赵益江,蔡永佳.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创新思考[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4,(03):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