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对习作的推动作用

作者

颜雪

安岳县护龙小学 642350

摘要:本文围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展开,重点阐述情境创设对习作的推动作用。分析情境的对习作的推动作用,探讨其在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实用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创设;习作教学;推动作用

一、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是重点也是难点。它不仅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考验,更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细致的观察力和真挚的情感。然而,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有限、认知能力尚在发展,往往对习作感到困惑和畏惧。情境创设作为一种极具活力的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着独特的价值。它能将抽象的写作要求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为提高习作质量奠定基础。这对于改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对习作的推动作用

情境创设为学生的习作打开了一扇趣味之门。例如,在写关于节日的作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在教室里布置与节日相关的装饰,播放节日的音乐,营造出欢快的氛围。这种氛围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节日的回忆和情感。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会更积极地参与到对节日的描述中,写作兴趣得到极大提升。

情境创设还能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特定情境。比如,在描写自然风景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教材中关于四季景色的描写,想象自己置身于春天的花海、夏天的荷塘、秋天的枫林、冬天的雪地。这些想象中的情境让学生有了更多可写的内容,不再局限于千篇一律的描述,使作文更加生动鲜活。

此外,情境创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在写关于友情的作文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朋友之间相互帮助的情境,如讲述两个小伙伴在雨中分享雨伞的故事。这种情境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友情的温暖,从而在写作中更细腻地表达情感,使文章富有感染力,让读者产生共鸣。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在习作的应用策略

(一)基于教材内容创设情境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境元素,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元素,将其转化为生动的教学情境。例如,在讲解古诗词时,可以通过介绍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等,为学生创设一个理解诗词意境的情境。如学习李白的《静夜思》,教师可以讲述李白在异乡漂泊,思念家乡的故事,让学生感受诗人当时孤独寂寞的心境,从而更好地理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所表达的深切思乡之情。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教材内容,为习作积累情感素材。

(二)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1、利用生活场景创设情境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场景引入课堂,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例如,在教学生写 “一次难忘的经历” 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的难忘经历,如一次旅行、一次比赛、一次帮助他人的经历等。然后,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倾听,观察讲述者的表情、动作和语言,感受其情感变化。这样的情境创设,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感,能够写出真实、生动的习作。

2、创设生活模拟情境

对于一些学生不太熟悉的生活场景,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的方式创设情境。如在教学生写 “购物” 的习作时,教师可以在教室一角布置一个 “小超市”,摆放一些常见的商品,让学生扮演顾客和收银员,进行购物模拟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需要进行商品挑选、询问价格、计算总价、付款找零等一系列操作,体验购物的全过程。通过这种模拟情境,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购物的流程和细节,为习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

多媒体资源能够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信息,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在写景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著名景点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如在教学生写 “美丽的秋天” 时,教师可以播放秋天枫叶变红、金黄的稻田、南飞的大雁等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秋天的美景之中。学生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景象,从而提高写景习作的水平。音频资源也可以为习作教学创设情境。例如,在教学生写 “我的梦想” 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激昂向上的音乐,如《我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等,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梦想和追求。在音乐的感染下,学生们更容易打开心扉,畅谈自己的梦想,并且在写作时能够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四)通过问题引导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生写 “未来的世界” 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未来的交通工具会是什么样的?未来的房子会有哪些功能?未来的人们会如何生活?” 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构建自己心中未来世界的模样,为习作提供丰富的创意和素材。此外,悬念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利用悬念问题创设情境。比如,在教学生写 “神秘的礼物” 时,教师可以先讲述一个故事:“小明在生日那天收到了一个神秘的包裹,包裹里的东西让他又惊又喜。你们猜猜,这个神秘的礼物会是什么呢?” 通过这个悬念,学生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他们会积极思考,想象各种可能的礼物。在学生充分想象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习作,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够使学生的习作充满悬念和趣味性。

综上所述,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课堂习作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它能够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丰富习作素材,提升表达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为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基于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利用多媒体资源和问题引导等多种情境创设策略的应用,教师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习作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写作的乐趣,提高写作能力。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情境创设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和创新情境创设的方法和途径,使情境创设更好地服务于习作教学,帮助学生写出更加优秀的习作作品。

参考文献

[1] 李华.情境创设:点亮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光[J].小学语文教学研究,2023,(05):33 - 36.

[2] 王丽.多媒体情境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22,(07):67 -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