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启智,绘就职业教育画卷
张琳玉 海淑婧
平凉职业技术学院 744000
一、引言
美育对于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是关乎其全面发展以及未来职业成长的要素。它能够滋养学生的心灵,提升他们的审美层次,激发创新灵感,助力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更好地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职业环境。探究美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对于推动职业教育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之路,培育兼具精湛技艺与高雅审美、创新活力的高素质职业人才,有着不容小觑的现实意义。
二、美育内涵:职业教育的人文底色
美育,从狭义来讲,侧重于艺术教育,借助绘画、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形式,培养学生欣赏美、鉴别美的眼光。引导学生赏析经典画作时,他们能从梵高《星月夜》那独特的笔触、浓烈的色彩中,感悟到作者内心的澎湃激情;聆听贝多芬的交响曲,激昂的旋律能震撼心灵,让学生体会到音乐跨越时空的力量。广义的美育,则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生活、学习、职业的各个角落,它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滋养。
在职业教育体系里,美育绝非仅仅是几堂艺术鉴赏课或是绘画手工训练,其核心要义在于全方位塑造学生的品格与素养。一方面,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知力,让他们能够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环境中,迅速捕捉到美的元素,无论是机械制造专业学生眼中一台精密仪器的构造之美,还是烹饪专业学生对一道摆盘精致菜品的色彩搭配之美;另一方面,着重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促使他们能够依据自身所学专业,将美的理念融入实践操作,设计出独具匠心的作品,像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设计出既时尚舒适又富有创意的服装,建筑专业学生绘制出兼顾实用与美观的建筑蓝图等,这才是职业美育深层次的追求。
三、美育赋能职业素养培育
美育能够为学生塑造正确且坚定的职业价值观,这是他们踏入职场、开启职业生涯的重要基石。一方面,借助艺术作品赏析,让学生汲取职业精神养分。例如,赏析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绘画、雕塑作品,像展现传统木雕艺人精雕细琢的木雕作品,学生们可以从那细腻的纹理、栩栩如生的造型中,真切感受到工匠们对技艺的执着追求,对完美的不懈探寻;或是观看讲述大国工匠故事的纪录片,片中钳工顾秋亮能将零件的装配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这种极致的精准令人震撼,让学生深刻领悟敬业、专注、创新等职业价值内涵。
另一方面,参与企业文化审美活动,使学生深度契合职业价值理念。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知名企业,参观企业的产品展示馆、荣誉室,感受企业独特的文化氛围,理解其追求卓越、诚信至上的价值追求;鼓励学生参与企业的品牌设计、宣传海报制作等项目,在实践中融入企业倡导的创新、协作价值观,实现从校园思维到职场思维的初步转变,为未来顺利融入职场、坚守正确职业价值观筑牢根基。
四、美育助力专业技能精进
(一)激发创新思维火花
在设计类专业,美育宛如一座蕴藏无尽创意的宝库,源源不断地为学生输送灵感。以室内设计专业为例,教师在课程中引入世界知名建筑大师的作品赏析,如安藤忠雄的 “光之教堂”,那独特的清水混凝土墙面、巧妙引入的自然光线,在质朴与神圣间达成完美平衡,让学生深刻领略到空间、材质与光影交织所绽放的美学魅力;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意工作坊,像废旧物品再设计工坊,将废弃的木材、金属、织物等重新构思组合,制作成兼具实用与观赏价值的家居饰品,激发学生突破常规的思维定式,大胆探索材料的多元可能性。
在科技研发领域,美育同样能为创新赋能。某高校电子信息专业开设了 “科技美学与创新” 课程,引导学生从美学视角审视电子产品的外观设计、人机交互界面的友好度等,借鉴苹果公司简洁、流畅的产品设计风格,让学生意识到科技产品不仅要有强大的功能内核,更需具备吸引人的美学外观;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意大赛,在参赛过程中,学生们努力将艺术美感融入技术方案,如设计智能穿戴设备时,兼顾设备的舒适性、时尚感与功能性,使产品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以美育驱动科技创新突破。
(二)增强实践操作审美
对于机械制造专业而言,美育可以是实实在在能提升产品品质的关键因素。在机械加工实训课程中,教师除了传授精密的加工工艺,还着重培养学生对机械部件造型美感的塑造能力。例如,在设计一款发动机外壳时,不仅要求学生确保其结构强度、散热性能达标,还引导他们从线条流畅性、比例协调性等美学角度优化设计,使外壳既符合力学原理,又展现出简洁有力的工业美感;通过展示经典机械产品案例,如瑞士高端手表内部精密复杂却又规整有序的机械结构,让学生明白精湛工艺与美学追求的完美融合能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
五、职业教育中美育实施路径探索
(一)优化课程设置
构建系统且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是职业教育中落实美育的根基。一方面,需确保基础美育课程的扎实落地,像艺术鉴赏、美学原理等课程应列为必修课,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美学基础知识,掌握艺术赏析的方法,通过赏析古今中外的经典画作、音乐篇章、文学名著,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知力;另一方面,结合不同职业院校的专业特色,开发具有针对性的美育选修课程,如针对机械制造专业开设 “工业设计美学” 课程,引导学生探究机械产品外观造型、结构比例的美学设计原则,使学生能将美学理念融入专业实践;对于酒店管理专业,设置 “酒店环境与服务美学” 课程,涵盖酒店空间布局、装饰风格、服务礼仪等美育内容,提升学生对酒店行业整体美学氛围营造的能力,使美育课程与专业学习紧密相连,为学生提供多元且实用的美育滋养。
(二)营造校园美育氛围
校园环境是美育的隐性课堂,对学生审美素养的熏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在校园景观规划上精心雕琢,打造蕴含美学元素的文化景观,如在校园广场设置具有艺术感的雕塑,或是沿着校园步道布置展示学生艺术创作、行业工匠风采的文化长廊;其次,定期举办职业美育节,设置技能与艺术融合的竞赛项目,像 “最美汽修工装设计大赛”,既考量汽修工装的功能性,又注重其色彩搭配、款式新颖度等美学设计,同时开展各类艺术展览、文艺汇演,为学生提供展现美育成果的舞台;再者,积极扶持各类艺术社团,如绘画社、摄影协会、话剧社等,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提供固定的活动场地与经费支持,鼓励学生依据兴趣自主选择参与,在社团活动中提升审美实践能力,全方位营造浓厚的校园美育氛围。
六、结语
美育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职业教育前行的道路。它深度融入职业素养培育,为学生勾勒出正确且清晰的职业价值观与高尚的职业道德轮廓;有力助推专业技能精进,激发创新灵感火花,雕琢实践操作中的审美质感;用心构建良好职业心态,舒缓压力焦虑的阴霾,培育团队协作的和谐乐章;通过优化课程设置、营造校园美育氛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多元路径,让美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展望未来,职业教育中的美育工作仍需砥砺奋进。各职业院校应持续深化对美育重要性的认知,加大资源投入,创新实践模式,让美育贯穿职业教育的全过程,融入每一个专业、每一堂课程、每一项实践活动。如此,方能为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成长铺就坚实基石,赋予他们在未来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软实力,引领他们迈向幸福美满、富有成就的人生新征程,书写职业教育与美育协同发展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