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基础技能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讨论
陈宁
阳江技师学院 广东阳江 529500
摘 要: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崛起,教育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其中,混合式的教学方法已逐步是当代职业教育的主要方向之一。中职院校的会计基础技能课程作为培育专业会计人员的核心环节,其教学成果会直接决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求职水平,因此研究与实践的融合教学方式的实践十分重要。
关键词:中职;会计基础技能课;混合式教学
随着社会对会计专业人士的期望持续升高,学生们除了应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之外,也需要有高度的实地操作技巧和专业修养。通过整合线上与线下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混合式教学可以更为高效地满足教学的特定目标。
一、中职会计基础技能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前提
(一)技术支持与基础设施
随着互联网迅速崛起,教育教学平台、学习管理方案和多媒体应用工具已逐步成为教育界的必备组成部分,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增强了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质,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满意度。为了保持其良好的硬件设施,学校必须包括计算机教室、多媒体仪器以及稳定的互联网环境。这些建设完善的设施不仅确保教育活动可以无障碍地进行,同时还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源与机遇。另外,中职院校应该积极采纳和应用如虚拟现实及人工智能的创新教育手段,进而进一步增强教学品质[1]。
(二)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
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析结果能够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和选择的教学材料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育的设计应该深入地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并灵活运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在线教育能够运用微课、MOOC等多种资源来辅助学生实现自我驱动的学习目标;线下教学环境能通过采用案例解析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确保线上学习的流畅过渡,教师必须对教育流程和考核方法进行合理规划,一个科学的教育设计不只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还能显著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果。
(三)教师培训与素质
教师需要掌握必要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并熟悉各种教学工具与工具,这也就意味着学校要定时为其提供相关的培训,进而增强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是混合式教育中知识的传递者,因此他们应该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教学水平,掌握不同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二、中职会计基础技能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路径
(一)线上课前自主预习
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能够获取教学资源、视频讲解及习题,这有助于他们对新学习内容有个基础的认识。采用这种自主的学习方式不仅极大地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为他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石,进而为课堂上更加深入地对话和参与建立了坚实的前提。在设计课前的预习内容时,应当基于课堂目标以及学生真实的需求来进行适当的规划,例如采用案例研究、讨论问题和课堂测验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此外,教师应当给出清晰的学习方向和预习目标,以便确保学生能在课后顺利并有效地进行预习[2]。
(二)课堂教学的互动与实践
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互动活动,例如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可以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能够通过引述真实的实例案例,促使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从而使学生在模仿的真实场景中能够学习会计技巧。这种策略不仅可以增强课堂的参与度,还能助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学到的知识。在会计基础课程里,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活动,如账簿记录和财务报表编制将理论知识真正应用于实践中,教师可以创建模拟企业的财务管理任务,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帮助他们逐渐积累实际应用经验,而且能够增强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技能,使他们更加熟练掌握会计的工作内容。
(三)在线课后巩固与拓展
通过使用学习管理工具或者在线教育系统,教师能够为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后任务,并能依据学生进度进行即时地反馈意见。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有助于学生重新掌握和回顾课堂上所学内容,同时也能深化他们对于课堂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在线测试能够实时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助力他们识别自身知识掌握上的不足。在线讨论平台为学生创建了一个互动平台,他们在这里能够探讨课程的难题、问题等,相互分享知识和经验以进一步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巩固与发展方面,教师应当构思一系列高阶的思维活动,例如案例研究和项目任务等活动,鼓励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运用已经掌握的会计技术来解决问题。采用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扩展学生们的知识领域,还有助于培养他们处理实际难题的技能。
(四)实践案例模拟和考核
通过设计符合实际工作情境的案例,学生能够在模拟环境中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能够增进学生的操作技巧,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满足他们未来职场的需求[3]。
在模拟实践案例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进度以及课程主题,细致制定案例情境。实践案例包括如:真实的公司财务报告、账务的处理手法和财务分析的相关职责。借助这些案例,学生能够在模拟环境中操作会计操作,从而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并提升他们的综合技能。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模拟操作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评估其操作的精准度和效率,这将帮助他们更加全面地理解并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
(五)实时监测与反馈机制
通过实施实时监测机制,教师能够快速搜集学生最新的学习情况,例如学生的学习节奏、任务完成状况以及在线的交互记录等,这样教师便可以迅速识别学生在学习路上遇到的各种挑战和问题,进而及时介入并作出教学方案的调整,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反馈机制是实时监测的自然延伸,为了满足各种不同学生的期望教师们需要构建多种反馈机制,例如自动化的批改系统、电子课堂讨论区以及一对一的辅导等,教师提供反馈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调控性,进而有效提高学习成果。
结语
混合式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现代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在在线教学的环节,学生可以选择自行学习、多次复习,进一步巩固他们的基础技能;在传统的线下授课模式下,教师会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为他们提供专门的指导和实践训练,以增强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全方位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乔世霞.中职会计基础技能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4,(26):14-16.
[2]高志鑫.基于EST理念的中职《成本会计》课程混合式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4,(15):7-9.
[3]刘浩,魏尚玲.中职会计基础技能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J].会计师,2022,(10):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