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作者

张慧霞

甘肃省酒泉市西大街小学 735000

摘 要:在“双减”政策推动下,小学数学教学正面临转型升级的重要时刻,本文紧扣这一时代背景,深入探究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通过引入多媒体课件、互动白板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我们致力于革新传统教学方式,为低年级数学课堂注入更多趣味与活力,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此外,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小学数学教学在“双减”背景下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双减”背景;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融合

引言

“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全新发展机遇,信息技术作为教育创新的强大动力,其在数学领域的应用日益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信息技术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有趣的形式呈现出来,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为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在“双减”背景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必要性

(一)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数学常常因其抽象性而成为难以攻克的学习堡垒,当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时,这一难题便迎刃而解,信息技术通过运用生动的图像、动画等多媒体手段,能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直观形式,极大增强课堂趣味性。这种转变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中。

(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传统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数学教学得以打破这一局限,设计出更多富有探究性与开放性的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勇于尝试不同解题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技术所具备的交互性特点也为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践机会。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学生能在实践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升主动探究能力。融合了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1]。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措施

(一)合理运用几何画板,加深学生数学认识

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几何画板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工具,以其直观性和动态性为学生提供了独特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体验,精心利用几何画板,教师不仅能够革新传统教学方法,更能显著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助力学生深入理解以及掌握数学知识,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教授“认识线段”一课时,教师可巧妙运用几何画板,绘制出丰富多样的线段实例,通过展示不同长度、方向的线段,并清晰标注出起点与终点,学生能更直观地观察到线段本质特征,深刻理解线段的定义与性质。几何画板动态功能还使教师能生动演示线段的延长、缩短等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直观把握线段的灵活多变特性。在“认识角”教学中,几何画板也展现出其无可比拟的优势,教师可利用几何画板轻松绘制出各种大小、方向的角,通过动画效果精彩呈现角的形成和变化过程,如射线的旋转与相交。生动有趣的演示方式,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降低学习难度,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2]。

(二)运用电子白板功能,提高互动交流有效性

电子白板作为现代教学技术中的佼佼者,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为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其交互性强的特点极大促进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教学效果更为显著。特别是在“比较数的大小”这类需要直观展示的教学环节中,电子白板的作用尤为显著,教师可借助其直观的书写与展示功能,迅速在白板上列出待比较的数值,之后鼓励学生上台,亲手使用电子笔进行排序操作,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投入,还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数的比较方法的理解。

电子白板还能轻松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如图片、动画等,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设计一幅生动的果园图,里面包含不同数量的水果,当这幅图通过电子白板展示在学生面前时,他们能立刻被吸引,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数的比较中来。结合视觉与操作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感知能力,还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更易于被学生掌握。

(三)合理利用微课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教学代表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之间的一种深度融合,凭借独特的形式与明显的优势,在点燃学生学习热情方面表现出强大的潜力,微课“短小精悍”设计原则,让其迅速抓住学生眼球,提升学生的学习专注度和效果。教授“年、月、日”这一章节时,微课视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巧妙结合动画、图表等多媒体元素,可将这些时间单位之间原本复杂的关系,以更加直观、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通过展示一个家庭庆祝生日的场景,或者一个节日的倒计时,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日”的含义,以及它与“年”和“月”之间的紧密关联,这种教学方式既增添了课堂趣味性,也帮助学生轻松掌握了知识。

同时,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作为一个集成丰富教育资源、先进教学技术以及互动学习功能的综合平台,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平台上的微课视频进行课后自主学习与复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观看时间与进度,利用暂停、回放等功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推动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深度融合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特别是针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创造出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信息技术为课堂注入了丰富资源和交互性工具,使教学目标更易实现,教学效果显著提升,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积极顺应这一趋势,深入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点,力求让教学更直观、更高效。通过构建富有互动性的数学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引领他们走向更加广阔的数学世界。

参考文献:

[1]王长春."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2.0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合策略[J].新教师,2022(9):84-85.

[2]史军锋."双减"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策略探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3(10):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