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材到学材:高职《内科护理--工作活页式教材》优化实践研究
陆舒婷 潘虹 管娟娟
1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淮安 223023 2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淮安 223299
摘 要:本文探讨了高职《内科护理》工作活页式教材的优化实践,提出“教材到学材”的转型思路,并详细阐述了工作活页式教材的设计思路及特点;同时,构建了优化评价标准,以确保教材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本研究为高职护理专业教材建设提供了参考,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
关键词:教材到学材;工作活页式教材;内科护理
一、 工作活页式教材的设计思路及特点
(一)教材建设是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关键要素
“三教”改革浪潮的推动,为教师、教材与教法革新赋予了新使命与新挑战,引领职业教育课程教材建设迈向新高度[1]。教育部在2019年颁布的《关于组织开展“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工作的通知》[2]中提出,要紧跟产业升级,捕捉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材。因此,要重视和完善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现状,以推进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目标的实现。
(二) 教材向学材的转型是高职教材革新之圭臬
教材作为教育资源的核心,旨在服务于教师有效施教与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双重需求。未来教材改革应以学生为中心,从“教”转“学”,确保内容贴近学生需求,推动高职教材向学材转型,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升教材实用性与适应性[8]。
二、 《内科护理》高职教材现存问题剖析
为了解高职《内科护理》教材的使用现状,笔者调研了江苏省护理专业在校学生及专业教师,发现目前高职《内科护理》教材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材知识落后,部分案例与现实脱节
在深入访谈中,教师们普遍反映了一个共性问题:即当前高职护理专业的教材内容相较于快速发展的临床实践而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学生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在踏入工作岗位后,往往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二) 知识点应融护考入大纲方方面面
教材内容紧密贴合护士资格证考试大纲,但偶有知识点与大纲不完全吻合,需教师灵活增补内容以弥补差距。护士资格证考试不仅是对内科、外科、妇产科及、儿科及基础护理知识的简单考核,而是要求考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实现跨学科的融会贯通与灵活应用。因此,教学过程中需注重知识的整合与衔接,确保学生全面掌握并灵活运用所需知识。
(三)教材内容跨学科衔接不足,急救知识融入欠缺
内科护理教材中,关于急救与意外伤害处理的内容显得较为薄弱,难以满足护士资格证考试中对内科护理的高要求,更难以全面支撑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需求。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主动增补相关知识,通过详尽的讲解与实例说明,来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掌握足够的急救与意外伤害护理技能,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四)教材部分内容逻辑不清,部分知识重复
教师在访谈时,着重指出了教材编排上的逻辑与重复问题。例如,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中提及肺炎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心肌炎、心力衰竭等,而这些并发症的详细护理知识却安排在后续的循环系统疾病章节。这种安排导致教学上出现了前后衔接不畅的困境:前期讲解显得空洞无物,后期则重复累赘,难以契合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习惯,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高职《内科护理》“教材到学材转变”的优化策略
针对当前高职《内科护理》教材面临的挑战,我们需紧密结合高职学生的学情基础与学习特性,并汲取职业教育教材革新的前沿理论,来重塑教材的优化理念。本研究旨在打造一套既能适应互联网+教育趋势,融合线上教学平台与线下课堂互动的混合式教学需求,又能显著增强行业实践性、内容趣味性、技能实操性及学习辅助的教材体系。
(一)“基于岗位,能力导向”:调整教材内容
职业教育教材应紧密衔接职业岗位的现实需求,其核心在于根据各岗位的具体职责与技能要求,整合理论知识点与实践操作技巧,以契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因此,在内容甄选上,应立足于岗位实践,聚焦于典型工作任务及其执行流程中的关键环节,精准提炼所需的知识体系与技能要素,以彰显教材内容的实践导向与行业深度。
(二)“项目导向,任务为核”:重塑教材新范式
教材内容需灵活依工作情境及行业标准编排,围绕工作逻辑组织,融入典型任务与工作情境,强化实操能力。设计形态上,应创新采用新形态教材,融合理论与实践,做学结合,提升学习兴趣与效率,满足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三)“图文并茂,创意激趣”:趣化教材内容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其可读性直接关乎学生的学习动力。纯文字堆砌、缺乏视觉吸引力的教材,易使学生丧失阅读兴趣,滋生厌学心理。因此,提升教材的可视化效果与趣味性,成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
四、结语
《内科护理》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旨在促使学生实现理论知识与护理技能的深度融合,但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倾向于采取应试导向的学习策略,忽略了课程背后对于个人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深度培养的价值。这种偏差不仅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也限制了他们在内科护理领域全面成长的潜力,亟需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引导,激发学生对课程本身的热爱与探索欲,从而真正实现从“为考而学”到“为成长而学”的转变[3]。而要想有效提升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课程的教学效果,除了改变教学方法之外,对护理教材的选用也十分关键。本研究针对现行高职《内科护理》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进而探索优化路径与方法,旨在提升教材质量,确保其紧密贴合高职内科护理课程的教学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是有效改善教学现状、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举措。
参考文献:
[1]何世松, 贾颖莲. 职教高地背景下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意蕴、路径与评价[J].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22,13(02):16-21.
[2]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关于组织开展“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工作的通知[EB/OL]. [2019-10-09]. http://www.moe.gov.cn/s78/A07/A07_sjhj/201910/t20191011_402650.html.
[3]赵静, 高辉, 杨海玲.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医学类高职创客教育[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17(06):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