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融合与学生动力培养
肖长芳
陕西安康汉滨区江南小学 725000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融合是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深入探讨两种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分析其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培养作用。研究发现,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参与度,进而促进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本文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实践指导,以优化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引言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挑战。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作为两种重要的学习模式,其在课堂中的有效融合被认为是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而合作学习则侧重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本文旨在探讨这两种学习模式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有效融合,并分析其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培养作用。
一、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践
(一)自主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自主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任务的自主选择: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数学学习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这种选择性学习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学习进度的自我调控: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自主调整学习进度。这种自我调控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自我驱动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自主性。
3.学习资源的自主探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自主探索数学知识。这种自主探索的过程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生能够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2.分工合作完成项目:在数学项目学习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分工合作,每个学生负责不同的任务。这种分工合作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责任感。
3.互评互学促进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互评互学的方式,相互提供反馈和建议。这种互评互学的过程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能够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三)两种学习模式的融合策略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融合策略主要包括:
1.任务设计:教师在设计数学学习任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任务既要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欲望,又要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2.学习环境的创设:教师应创设一个支持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环境。这个环境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同时也要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和条件。
3.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进行创新,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例如,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模式,促进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融合。
4.评价机制的建立:教师应建立一个合理的评价机制,既要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要评价学生的合作学习表现。这种评价机制应该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教师可以有效地促进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融合,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数学素养。
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
(一)学习动力的理论分析
学习动力是指驱使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并持续进行学习的心理因素。它通常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个方面。内在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外在动机则是指学习活动之外的奖励或惩罚。学习动力的理论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
1.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理论认为,个体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倾向会影响其学习动力。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追求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可以成为其学习动力的重要来源。
2.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了自主性、能力感和关联性三个基本心理需求对学习动力的影响。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主性、能力感和与他人的良好关联时,其学习动力会得到增强。
3.期望价值理论:期望价值理论认为,个体对成功的期望和成功带来的价值评估会影响其学习动力。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对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期望和对数学知识价值的认识,是影响其学习动力的关键因素。
(二)自主学习对学习动力的影响
自主学习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
1.增强内在动机: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从而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内在动机。
2.提升自我效能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和解决问题,能够体验到成功和自我控制感,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学习动力。
3.促进自我调节: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过程,自我调节学习策略,这种自我调节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动力。
(三)合作学习对学习动力的影响
合作学习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
1.增强社会动机:合作学习通过小组互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动机。学生在小组中获得同伴的认可和支持,能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促进互惠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互教互学,不仅能够获得新知识,还能够体验到帮助他人的满足感,这种互惠学习的过程有助于提升学习动力。
3.增强团队归属感:合作学习中的团队合作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归属感。当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团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其学习动力会得到显著提升。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融合,通过满足学生的内在动机、社会动机以及增强自我效能感和团队归属感,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考虑这两种学习模式的优势,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以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
结论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有效融合能够显著提升小学数学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促进其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教育工作者应重视这两种学习模式的结合,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钟齐美.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初探[A]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专题二)[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2:3.
[2]曾晓婷.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研究[J].新课程,2022,(12):64.
[3]冯德军.运用自主合作学习,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当代教研论丛,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