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中学语文活动探究

作者

葛丽君

六安市裕安区凤凰河学校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选编了四篇演讲稿。读着文字走进他们的演讲现场,感受他们不一样的语言风格。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语言慷慨激昂,情感爱憎分明,富有号召力和感染力;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语言严谨有条理,充满了理性;王选《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语言亲切自然,幽默风趣;顾拜旦《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语言庄重典雅,格局宏大。这四篇演讲词风格鲜明,可以带着学生结合文本去品鉴,有助于学生深度还原演说现场,去感受讲演者的思想和听众的状态。

《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悼词也是一篇即兴演讲。作者事前没有任何准备。好友李公仆被害,特务分子公然在悼念大会上捣乱。面对这样的情景,闻一多拍案而起,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骨气、民主战士的气概、爱国人士的无畏。每一句都掷地有声,饱含深情。这些情感是通过语言表达技巧来呈现的。

首先文章有43处感叹句,9处问句,一个个感叹号就像一发发子弹、一个个问号就像一个个手榴弹,对敌人一阵枪炮夹击。这既是演讲者情绪的宣泄,也是对敌人的愤怒。我们透过这些标点符号仿佛能感受到讲演者当时的情绪状态:他大声疾呼、他痛声训斥、他拍案而起、他怒目圆瞪、他慷慨激昂等等;看到听众的状态,或安静肃穆,或激动发声,或点头称是,或随声附和,或热烈响应等。通过这些标点符号,还原了讲演的现场,感受到了文字的力度。除此之外,在语言上,本文通过变换人称来抒发情感。“你们”、“你”、“他们”、“我们”,使用了多种人称代词。和不同的对象说话,用不同的人称目的是为了形成了对比,爱憎分明的情绪一看便知。对敌人划清界限,愤怒轻蔑,对民众亲切团结,友好同行。最后本文无论是语言色彩鲜明。文章一开始便开门见山表达对敌人的不满。到最后号召全体民众斗争到底。带有鲜明的情感倾向,其语言的感情也色彩也是如此。对李公仆人不乏赞扬之词,对反动派全是的贬低之词,词性和性情相符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之前是被编入议论文单元,如今编入演讲单元,体裁变了,教学的目标自然也是要调整的。作者丁肇中是一名科学家,逻辑思维严密。但是为了能够让听者理解自己的意思,他没有过多的说教。演讲过程中注重结合自己的真实体验,语言朴实,举一些比较生动的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在语言表达上以第一人称叙述,多用一些敬辞和谦辞。演讲语气显得温和有礼;在遣词上用了一些古典经典语、典雅的用词,增加了演讲的深度,引人深思。文章多使用判断句,“.......是......”,并列复句“......不是......而是 ”来阐述现象,使得演讲充满了学术氛围。当然,本文的演讲思路清楚,层层递进,充满了理性。在语言运用上也比较严谨。对于不确定的事情,不妄加判断,多使用一些限制副词加以表达。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语言风格很突出,文风幽默,文章多处充满了自我的调侃。而这些调侃是来自一位60多岁的院士,更加具有幽默效果,给读者的现场感就是听院士的讲演充满乐趣,轻松有所收获。文章多处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等修辞。文章一开始便谦虚的说自己属于创作高峰期过去的科学工作者。并用各个时间段的太阳和各种人生阶段进行类比,调侃自己是“快要落山的太阳”。作为一名功成名就的院士,能够如此谦虚洒脱,尽显智慧之余,也活跃了演讲现场的氛围。他谦虚的称自己是一位过时的科学家,到61岁了还出来“卖狗皮膏药”,并且说“有人老是在电视上露面,说明这个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涯基本上快结束了”、“院士者,就是他一生辛勤奋斗,作出了贡献,晚年给一个肯定。这就是院士,所以千万不要把院士看作是当前的学术权威。”讲到名人与凡人的差别时,更加精彩。对比之下,令人捧腹。“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喝酒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老了就只能够叫老王。”这样可敬可亲又有那么一点可爱的科学家,怎么不受年轻人喜欢,他在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年轻人的爱和扶植。当然他的演讲也是最受欢迎 ,演讲期间也赢得了十多次的掌声和笑声让听者心领神会有所启迪。

顾拜旦《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演讲风格大气庄重,充满满满的仪式感。无论是演讲背景、场地、听众这一篇和前三篇悬殊很大。他的格局决定了他的语言典雅。李雷老师在《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的语言风格》一文中将他的语言风格概括为:凝练的美、绮丽的美、豪放的美、灵秀的美、坚定执着、谦虚果断六个特点。我们可以对号入座,在本文中寻找并印证。

演讲是一门口语表达艺术。虽然演讲的语言风格各不相同,但是演讲语言也有一些基本要求。比如准确性,准确的表达演讲者的思想;简洁性,演讲不拖泥带水,直入中心;通俗性,演讲主要是面对面的沟通观众听得懂是第一要素。在此基础之上形成自己的个人特色。或幽默或严谨,或理性或激昂,上升到文学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