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后行BAE术大咯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胡永红 周慧敏 张海珍 钟萍
江西省胸科医院介入血管科 江西南昌 330006
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后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大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01月~2024年0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大咯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在我院ICU进行双腔气管插管后,需要转运到介入血管科进行BAE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开展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管道堵塞/滑脱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咯血量、抢救成功率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呼吸道堵塞、管道滑脱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统计结果分别为2.86%、5.71%和 8.5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00%、22.86%和28.57%(P<0.05);研究组患者咯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大咯血抢救成功率统计结果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86%(P<0.05);经对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加以统计,统计结果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P<0.05)。结论:对双腔支气管插管后行BAE治疗的大咯血患者围术期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呼吸道堵塞、管道滑脱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咯血量,提高大咯血抢救成功率,患者评价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双腔支气管插管;BAE术;大咯血患者
咯血是指因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肿瘤、外伤及炎症等原因所致的喉以下的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并经口咳出,大咯血是指患者单次咯血量>300ml或24h内咯血量>500ml的咯血,是一种危急的肺部疾患,若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患者可在数分钟内因窒息或失血性休克死亡,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1]。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是以紧急止血为目的治疗大咯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大咯血时血液涌出常导致血管气管导管堵塞,而双腔支气管插管能够为大咯血患者的救治中建立有效的通气通道,保证患者救治的安全性,但同时也会引发呼吸道堵塞、非计划性拔管等严重并发症,可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抢救效果,保证患者生命安全[2],但目前国内外对于双腔支气管插管后行BAE治疗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较少。鉴于此,此次研究我院着重对集束化护理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后行BAE治疗的大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展开探究,现将报告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22年01月~2024年0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大咯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在我院ICU进行双腔气管插管后,需要转运到介入血管科进行BAE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入组时患者年龄25~83岁,平均年龄为(63.19±4.64)岁,研究组中男22例,女13例,入组时患者年龄24~85岁,平均年龄为(63.93±4.93)岁,两组患者资料之间具有良好的均衡性(P>0.05)。患者(及家属)对此次试验知情,均自愿参加,并申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获得批准。纳入标准:①患者单次咯血量超过300ml或24小时内咯血量超过500ml。排除标准: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②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③患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的患者。
1.2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术前做好相关解释工作,安抚患者的情绪,完善术前相关辅助检查,备腹股沟及会阴皮肤,术中持续应用镇静剂,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后注意事项,积极预防并发症。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开展集束化护理干预:(一)首先成立一支集束化护理干预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主治医师担任技术顾问,由临床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的护理人员担任责任护士,小组成员共同对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后行BAE治疗的大咯血患者的治疗现状、围术期护理及康复措施进行总结,制定集束化护理流程方案。(2)护士准备:护士长组织全体组员进行集束化护理流程培训,提高全体成员对集束化护理的认知程度。(3)护理实施:①安全转运:转运前要做好患者各项评估工作,评估患者的病情是否允许转运,备好各种必需的急救物品和药品,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共同对患者进行转运,医护人员能够熟悉各种抢救仪器设备的操作和运用,以免途中发生意外;转运前要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说明转运的目的、转运方法、转运途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等,对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进行安抚,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方可转运;神志清醒的患者要做好其心理护理,昏迷的患者佩戴双侧腕带,详细注明的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号,检查气管插管的深度是否适宜,妥善固定气管插管,防止意外脱管;转运前要充分清除患者口鼻腔及气道内分泌物,以确保患者转运途中呼吸道通畅,检查气囊压力是否适宜,理想的气囊压力(既最小的封闭压力)一般维持在14~20mmHg,既能不让导管四周漏气,又能使气道黏膜表面所受压力最小;转运前使用约束带对患者肢体进行约束,并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防止转运途中发生意外拔管,留置引流管的患者,对其各引流管进行妥善的固定,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暂时不用引流的患者可先夹闭引流管,待患者转运至相关科室后再开放引流管;转运前测量并记录患者最后一次生命体征,核实患者的身份,整理携带患者要做的各项检查单和病房护士交接转运记录单;转运途中要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防止患者受凉。②管道护理:成功插管定位后,要对插管的深度进行记录并妥善固定,使用蝶形胶布固定于患者的上下唇及两颊,再使用绷带从患者的颈后对气管插管再次进行固定,防止导管脱出或移位。③呼吸道护理:及时充分的吸痰,避免呼吸道分泌物流入气管内或健侧肺,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吸痰前后通过呼吸机给予患者100%纯氧1~2min,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两侧分别使用两根吸痰管,吸引的盐水必须一侧气道一瓶,防止交叉感染,一侧吸痰时另一侧持续通气,两侧互换,避免吸引时间过长、压力过高,导致患者出现缺氧或肺损伤症状,若吸痰过程中患者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则需要立即停止吸痰,或将双腔管退至支气管,并立即给予患者纯氧吸入,直至患者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注意观察患者痰液的颜色及性质,然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症状,生命体征是否平稳。④镇静镇痛药管理:积极预防气道黏膜损伤,由于吸痰及导管的刺激,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不安、挣扎反抗,采用约束带对患者的肢体进行适当的固定,防止患者坠床或导管脱出、移位,擦伤患者气道或造成患者喉头水肿,合理运用镇静、镇痛药,不可强行按压患者的肢体,防止骨折或损伤。⑤穿刺侧肢体活动:术后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密切检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等变化,卧床休息24h,穿刺点覆盖纱布,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h,1.5kg沙袋压迫穿刺点6h,下肢制动10h后指导患者进行足背伸屈等下肢活动,按摩下肢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咳嗽或用力时用手按压住穿刺部位,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或血肿形成,定时监测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观察穿刺侧下肢温度、颜色和肢体感觉,嘱患者多饮水,术后8h尿量达到800~1000ml,促进造影剂排出。嘱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劳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粗纤维的食物,防止便秘,同时坚持进行运动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堵塞、管道滑脱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统计两组患者肺部感染、脊髓损伤、循环衰竭、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
(2)比较两组患者咯血量(经痰吸管吸引出的血液量)及抢救成功率。
(3)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 使用护理质量问卷表对患者及(或)家属满意度进行调查,该问卷总分100分,根据评分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评分范围分别为90~100分、80~89分及80分以下,满意度=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呼吸道堵塞、管道滑脱及并发症发生率统计
研究组患者呼吸道堵塞、管道滑脱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统计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咯血量及抢救成功率统计
研究组患者再咯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大咯血抢救成功率统计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2.3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统计
经对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统计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3:
3.讨论
BAE是临床上抢救大咯血患者的有效手段,但抢救过程中患者会因为气道堵塞而危及生命安全,及时建立有效的人工气道是保障患者抢救安全性的一个有效措施。相关研究表明,双腔支气管插管能够在大咯血患者的救治中建立有效的通气通道,快速清除患者健侧肺的血液及分泌物,解除窒息,为患者提供一条通畅的气道,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3],但同时也会引发诸多并发症,如非计划性拔管、呼吸道堵塞引起窒息等。从护理角度出发,防止双腔支气管插管后行BAE治疗的大咯血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显得至关重要,但目前临床上对于双腔支气管插管后行BAE治疗的大咯血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报道相关研究基本属于空白[4],在此背景下,我院对集束化护理应用于双腔支气管插管后行BAE治疗的大咯血患者围术期所取得的效果展开探究,旨在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依从循证医学理念,将目前已证实有效的一系列护理措施整合在一起,患者在住院期间提供更系统的护理服务,以求获得更好的干预效果[5],我院对双腔支气管插管后行BAE治疗的大咯血患者围手术期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护理内容涉及到安全转运、管道护理、呼吸道护理、镇静镇痛药管理、穿刺侧肢体活动、深静脉血栓预防等措施,有效减少了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了大咯血患者抢救成功率。
综上所述:对双腔支气管插管后行BAE治疗的大咯血患者围术期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呼吸道堵塞、管道滑脱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咯血量,提高大咯血抢救成功率,患者评价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袁莉莉,唐晓军,林霏申.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结核性大咯血的疗效分析[J]. 现代医学,2021,49(9):1070-1075.
[2]管恒星,徐鹏程,黄虎,等.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良性病变大咯血效果及预后[J].临床肺科杂志, 2023, 28(12):1851-1856.
[3]梁培红,张春宁. 双腔气管插管联合支气管动脉栓塞在抢救肺结核大咯血中的应用[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20):171-173.
[4]秦巍. 优质护理干预在大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5):557.
[5]邓纯.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大咯血介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2):120-121.
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31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