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关键能力”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讨

作者

阳洋

四川省营山中学校 637700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中关键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从理解化学概念到实验操作、逻辑思维构建等多方面,关键能力涵盖多个维度。通过多样化教学策略,如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计、改进评价体系等,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关键能力,为其化学学习及综合素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关键能力”;培养;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引言:在高中化学教学领域,关键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教育的核心关注点。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单纯的知识传授已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高中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学科,其包含的关键能力,如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应用、创新能力等,对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意义非凡。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培养这些关键能力,是当前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的重要挑战。

1.高中化学关键能力的内涵

1.1知识理解能力

高中化学关键能力的内涵涵盖了多个方面,其中知识理解能力是基础且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一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化学概念、原理和知识点,把握其内涵和外延,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化学知识,通过举例、类比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同时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1.2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操作能力是高中化学关键能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要求学生具备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包括仪器的使用、试剂的配制、数据的记录与处理等。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实验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实验技能。

1.3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高中化学关键能力中的核心要素。它要求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分析化学问题,推理出合理的结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化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同时,教师还应教授学生一些常用的逻辑推理方法,如归纳、演绎、类比等,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1.4知识迁移能力

知识迁移能力是指学生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通过设计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或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关键能力的目标

2.1提升学生化学学习效果

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关键能力的目标之一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加强知识理解、实验操作、逻辑思维和知识迁移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优化教学方法、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和答疑解惑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

2.2为高等化学教育奠定基础

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关键能力的另一个目标是为高等化学教育奠定基础。在高中阶段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对于学生未来在大学及研究生阶段的深入学习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同时加强实验教学和科研训练力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3增强学生科学素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关键能力的最终目标是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不仅包括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应用能力还包括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的素质。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传授科学知识、训练科学方法和培养科学态度等多方面的工作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3.基于关键能力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3.1创新教学方法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兴趣的关键。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化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合作学习法则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2优化课程设计

优化课程设计是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关键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和难度梯度,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地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和拓展,将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梳理和归纳,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3.3改进评价体系

改进评价体系是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关键能力的必要保障。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评价。因此,教师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多方面的表现纳入评价范围。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

3.4加强教师培训

加强教师培训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和培养关键能力的重要措施。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因此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开展定期的教学研讨会、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活动等方式为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同时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等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关键能力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4.1教学资源不足及对策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学资源的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包括教材内容陈旧、实验设备落后、网络资源匮乏等方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和教师应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增加教学资源的投入。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创新性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活动,如自制教具、开展低成本实验等。

4.2学生个体差异及对策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如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辅导方案。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4.3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及对策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教师仍然坚持“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引导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结语: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关键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明确关键能力内涵、确立培养目标、实施有效教学策略以及应对面临的挑战,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化学关键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深入学习,更是对其综合科学素养提升的有力推动,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元.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教学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22):113-115.

[2]车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23,(12):98.

[3]马佳蓉,李栋.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分析——以高中化学为例[J].科教文汇,2023,(18):16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