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途径研究
焦茂
威远县高石镇中心学校 642450
摘要:小学语文中阅读与写作教学存在脱节现象。阐述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的意义,分析当前教学现状,指出教师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从教材利用、读写结合训练、阅读技巧迁移到写作、培养阅读与写作兴趣等途径实现二者有效契合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途径
引言: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重要的板块。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二者常常未能有效地结合起来。一方面,阅读教学侧重于理解文章内容,另一方面,写作教学往往孤立地进行技巧训练。这种分离状态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若能将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汲取写作养分,在写作中深化阅读体验,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1.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现状
1.1阅读教学的侧重点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侧重点往往在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教师会引导学生剖析文章的主旨,理解字词的含义,分析语句的结构与表达效果。例如在教授古诗词时,会详细解读诗词中的意象,像“月”在古诗中常代表思念之情,通过对这些意象的理解,让学生把握诗词的情感基调。同时,对文章的体裁特点也会着重讲解,如记叙文的六要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的文本。
1.2写作教学的侧重点
写作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从最基础的字词正确运用开始,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书写汉字,避免错别字。在语句方面,注重句子的通顺性与逻辑性,教导学生如何组织语言,使表达清晰连贯。例如在写记叙文时,强调故事的完整性,包括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提出要求,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将生活中的素材运用到写作中,如描写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等场景。
1.3二者脱节的表现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脱节现象较为明显。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虽然对各种文本有一定的理解,但这种理解未能有效地转化为写作能力。例如,学生能够分析出优秀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但在自己写作时却很少能主动运用。阅读教学注重对他人作品的解读,而写作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自身的创作,二者缺乏有机的联系。
2.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的重要性
2.1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阅读与写作的有效契合对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包括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可以学习到丰富的词汇、多样的句式以及独特的写作风格。而写作则是对阅读成果的一种检验和运用。当学生将阅读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时,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就在不断地提升。
2.2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二者的契合有助于增强语言运用能力。阅读是语言输入的过程,学生在阅读大量优秀作品时,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语言规范和表达习惯的影响。例如,在阅读一些名家散文时,学生会感受到散文优美的语言节奏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从而在自己的写作中尝试模仿这种语言风格。写作则是语言输出的过程,通过将阅读中获取的词汇、句式等进行组合运用,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语言的运用规则。
2.3培养思维能力
阅读与写作的有效契合对培养思维能力意义重大。阅读不同类型的作品需要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如阅读科幻作品需要想象力,阅读议论文需要逻辑思维能力。当学生将这些思维方式运用到写作中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例如,在阅读推理小说时,学生需要跟随作者的思路进行逻辑推理,这种逻辑推理能力可以运用到写作议论文中,使文章的论证更加严密。
3.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的途径
3.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是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的重要资源。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具有很高的典范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教材课文中的写作元素。例如,在学习描写人物的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然后让学生模仿这种写作方法进行人物描写的练习。
3.2开展读写结合专项训练
开展读写结合专项训练是实现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的有效途径。这种专项训练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可以进行仿写训练,选取一篇优秀的文章,让学生仿照文章的结构、写作手法或者语言风格进行创作。这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还可以进行续写训练,给出一篇文章的开头或者部分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进行续写。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3阅读技巧向写作的迁移
阅读技巧向写作的迁移是阅读与写作契合的关键。在阅读中,学生学会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文章的结构等技巧。这些技巧可以直接应用到写作中。例如,在写作记叙文时,学生可以运用在阅读中掌握的概括技巧来确定自己文章的主题和主要情节,使文章内容紧凑、主题明确。在分析文章结构时,学生了解到不同类型文章的结构模式,如总分总、分总等,在自己写作时就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结构。
3.4同步培养阅读与写作兴趣
同步培养阅读与写作兴趣是促进二者有效契合的重要方面。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方面,可以通过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的书籍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例如,为喜欢冒险故事的学生推荐《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作品。当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去阅读,在阅读中积累的素材和技巧就可以运用到写作中。在写作方面,可以通过创设有趣的写作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4.实施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的保障
4.1教师观念的转变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施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的重要保障。传统的教学观念往往将阅读和写作教学分割开来,教师需要转变这种观念,认识到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应将阅读教学视为写作教学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的理念。例如,在讲解课文时,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同时,教师也要把写作教学看作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在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所学到的知识。教师观念的转变还体现在对学生评价的转变上,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写作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阅读与写作结合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
4.2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
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对实施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至关重要。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阅读成绩和写作成绩,而忽视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优化后的评价体系应该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纳入评价范围。例如,在评价学生的写作作品时,不仅要看文章的结构、语言等方面,还要看学生是否能够将阅读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如是否运用了阅读中积累的好词好句,是否借鉴了阅读中的写作手法等。在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时,也可以考察学生是否能够从阅读中获取对写作有帮助的信息。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可以引导教师和学生更加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效契合,从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质量。
结语: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契合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通过对教学现状的分析,明确了二者有效契合的重要性,探索出多种契合途径以及实施的保障。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与写作的相互促进中不断提升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梅.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途径研究[J].小学阅读指南(导学版),2022(3):14-16.
[2]张翠娥.关于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契合路径分析[J].名师在线,2022(10):22-24.
[3]郑鹏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方法研究[J].花溪,2022(10):0025-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