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热控仪表的智能化发展对DCS系统的新要求

作者

王立成

延长石油富县发电有限公司

摘要:热控仪表智能化发展影响着DCS系统。智能化的热控仪表在功能、数据处理等方面有新特性,这对DCS系统在兼容性、数据传输速度、控制策略和安全防护等方面提出新要求。两者协同发展对工业自动化进程意义重大。

关键词:热控仪表;智能化发展;DCS系统;新要求

引言:在工业自动化不断发展的当下,热控仪表走向智能化是必然趋势。热控仪表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的转变,带来了功能的拓展、精度的提升等诸多变化。而DCS系统作为工业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热控仪表的智能化发展必然会对其产生影响,促使DCS系统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变革,以适应新的工业控制需求。

1.热控仪表智能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1.1功能多样化

热控仪表智能化发展中的功能多样化是一个显著特征。在现代工业环境下,热控仪表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温度、压力等基本参数的测量。例如,在一些大型火力发电厂中,智能化热控仪表能够同时对多种复杂的热工参数进行监测,像蒸汽的湿度、流量的波动以及各种介质的热焓值等。这有助于全面了解整个热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而且,智能化的热控仪表还具备数据处理功能,能对采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如通过内置的算法对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去除干扰数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1.2高精度测量与自适应能力

热控仪表的高精度测量与自适应能力在智能化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在许多工业生产场景中,如化工生产过程,微小的温度、压力测量误差都可能导致严重的生产事故或者产品质量问题。智能化热控仪表能够达到极高的测量精度,例如在测量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化工反应釜内的温度时,误差可以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同时,其自适应能力也很强,面对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况变化,能够自动调整测量参数和算法。例如在环境温度突然变化或者设备运行状态发生波动时,热控仪表可以快速适应这种变化,重新校准测量值,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这对DCS系统依据准确的热控数据进行高效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2.DCS系统的基本架构与功能概述

2.1系统组成部分

DCS系统主要由控制站、操作站、工程师站以及通信网络等部分组成。控制站是DCS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它承担着数据采集、控制运算以及控制指令输出等重要功能。在控制站内,有各类高性能的处理器,能够对来自现场热控仪表的大量数据进行快速处理。例如,在大型火力发电厂中,控制站要对众多的温度、压力、流量等热控仪表信号进行实时采集,这些信号的采集频率很高,并且需要进行复杂的算法运算以确保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同时,操作站为操作人员提供了直观的人机交互界面,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操作站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操作。操作站的界面设计需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以便操作人员能够高效准确地获取信息并下达指令。工程师站则主要用于系统的配置、编程以及维护等工作,工程师可以在工程师站对DCS系统的控制策略、算法等进行定制和优化,以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通信网络是连接各个站点的桥梁,它需要具备高可靠性和高带宽,以确保数据在各个站点之间的准确、快速传输。在一些复杂的工业环境中,通信网络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以避免数据传输错误。

2.2传统功能范畴

DCS系统的传统功能范畴涵盖了过程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以及报警管理等方面。在过程控制方面,DCS系统能够根据预先设定的控制策略对生产过程进行精确控制。以化工生产为例,DCS系统可以对化学反应的温度、压力、物料流量等参数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化学反应按照预定的方向进行,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在数据采集与处理方面,DCS系统能够对大量的热控仪表数据进行采集、滤波、转换等操作。例如,对于一些存在噪声干扰的热控仪表信号,DCS系统可以通过滤波算法去除噪声,提取出有效的信号数据,并且将这些数据转换为工程单位,以便于操作人员和工程师进行分析和处理。

3.热控仪表智能化对DCS系统的新要求

3.1兼容性要求

热控仪表智能化进程不断推进,其产生的数据类型、数据格式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的DCS系统在兼容性方面面临巨大挑战。智能化热控仪表可能采用新的通信协议、数据编码方式等。DCS系统需要能够兼容多种不同类型的智能热控仪表。例如,一些新型热控仪表采用了基于物联网的通信协议,DCS系统要能识别并与之交互数据。这就要求DCS系统在接口设计上更加开放和灵活,能够快速适应新的仪表接入,无论是从电气接口还是软件接口层面,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和交互,避免因兼容性问题导致的数据丢失或系统故障。

3.2数据传输速度要求

随着热控仪表智能化程度的加深,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大量的实时监测数据、状态反馈数据等需要在热控仪表和DCS系统之间快速传输。DCS系统必须具备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以满足需求。在一些大型的工业场景中,如火力发电厂,众多热控仪表同时工作,每一个仪表都在不断地采集和传输数据。如果DCS系统的数据传输速度跟不上,就会造成数据的延迟,进而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控制决策。

3.3控制策略调整要求

智能化的热控仪表带来了更多的功能和数据,这就要求DCS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传统的控制策略可能基于较为简单的仪表数据和固定的控制算法。而现在,智能热控仪表能够提供更多维度的数据,如设备的健康状态数据、环境影响数据等。DCS系统需要根据这些新的数据来调整控制策略。例如,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智能热控仪表可以检测到反应釜内的压力、温度、物料浓度等多方面数据,并且这些数据是实时动态变化的。

3.4安全防护要求

在热控仪表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DCS系统的安全防护变得尤为重要。智能热控仪表可能会成为网络攻击的入口,如果安全防护不到位,可能会导致整个工业控制系统的瘫痪。在中国的工业环境中,许多关键基础设施如电力、化工等行业都依赖于热控仪表和DCS系统。一旦遭受攻击,后果不堪设想。DCS系统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从网络访问控制、数据加密、恶意软件防护等多方面入手。

4.DCS系统应对新要求的策略探讨

4.1硬件升级策略

为了应对热控仪表智能化对DCS系统提出的新要求,硬件升级是必不可少的。在兼容性方面,需要升级接口硬件,使其能够适配不同类型的智能热控仪表接口。例如,增加不同类型的通信接口模块,如RS-485、以太网接口等。对于数据传输速度的提升,要采用更高性能的处理器和通信芯片。

4.2软件优化策略

软件优化对于DCS系统适应热控仪表智能化新要求同样关键。在兼容性方面,要开发通用的设备驱动程序和数据解析模块,能够自动识别和解析不同智能热控仪表的数据。对于数据传输速度,要优化数据传输协议,减少数据包头等冗余信息,提高传输效率。在控制策略调整方面,要开发新的控制算法库,将先进的控制算法如自适应控制、预测控制等集成到DCS系统软件中,方便根据实际情况调用。在安全防护方面,要不断更新防病毒软件和入侵检测系统,及时发现和阻止恶意软件的入侵和网络攻击。

结语:热控仪表的智能化发展对DCS系统的新要求是工业自动化进程中的必然挑战。DCS系统只有积极应对这些要求,通过硬件升级和软件优化等策略,才能更好地与智能化热控仪表协同工作,从而推动整个工业自动化水平迈向新的高度,保障工业生产的高效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连达得,柯一鸿,黄培松.热电厂DCS热控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应用研究[J].装备维修技术,2023,(05):29-32.

[2]杨栋.火电厂DCS热控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研究[J].光源与照明,2021,(03):86-87.

[3]苏国军.火电厂DCS热控自动化安装调试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1,11(0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