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播生态下政务新媒体融合力的媒介影响
王长红
昆明市东川区融媒体中心 云南昆明 654100
摘要:本文先了解新传播生态下政务新媒体融合力的媒介影响,然后提出在新传播生态下政务媒体融合对策,以此来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传播生态;政务新媒体;融合力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新传播生态以其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重塑着信息传播格局与公众参与模式。政务新媒体,作为政府连接民众的桥梁,其融合力在这一生态变革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传播生态下政务新媒体融合力的媒介影响
(一)公共服务影响
政务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推动了公共服务从传统的“一刀切”模式向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变。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政府能够精准分析公众需求,定制化推送服务信息,如社保查询、税务办理、医疗预约等,实现“一网通办”、“掌上办理”,极大提升了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同时,政务新媒体还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直观展示服务流程,降低公众使用门槛,增强了服务的可及性和透明度。在新传播生态下,政务新媒体通过构建跨部门、跨区域的合作机制,有效整合了政府各部门的资源和服务,实现了信息和服务的互联互通。这种整合不仅避免了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还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1]。例如,通过政务服务平台,市民可以一次性查询并办理涉及多个部门的事务,避免了“多头跑、来回跑”的困扰,显著提高了政府服务的整体效能。政务新媒体的普及,还促进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交流,构建了更加开放、包容的公共服务环境。公众可以通过留言、评论、在线问答等方式,直接向政府部门反馈问题和建议,政府则能迅速响应,及时解决问题,形成良性互动循环。这种即时、便捷的互动反馈机制,不仅增强了公众的参与感和满意度,也为政府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二)民主参与影响
政务新媒体为公众提供了更加多元、便捷的参与渠道,打破了传统民主参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无论是社交媒体上的话题讨论、在线问卷调查,还是直播互动、线上听证会,都让公众能够更加直接、便捷地参与到政策制定、监督执行等环节中来,极大地增强了民众的话语权和参与感。政务新媒体通过图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对政策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使复杂的政策条文变得通俗易懂,有效提升了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理解度。这种透明化的沟通方式,减少了误解和谣言的产生,增强了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和支持。政务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政府能够更加广泛地收集民意、汇聚民智,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同时,公众通过新媒体平台直接表达诉求和建议,使得决策过程更加民主化,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
(三)信息传播影响
政务新媒体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强大力量,实现了信息的即时传播和广泛覆盖。无论是重大新闻事件的通报、紧急情况的预警,还是政策法规的发布、科普知识的传播,政务新媒体都能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广大公众,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覆盖面。政务新媒体通过图文、音频、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将枯燥的文字信息转化为生动、直观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信息传播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种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不仅满足了公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也提高了信息的吸引力和可读性,使得政务信息更加易于被公众接受和理解。政务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主动引导舆论走向,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3]。
二、新传播生态下政务新媒体融合对策
(一)拓展和整合平台渠道
在新传播生态下,政务新媒体应打破单一平台的限制,实现多渠道、多平台的布局。这包括但不限于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小程序以及各类政务APP等。通过这些平台,政务新媒体可以覆盖更广泛的受众群体,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偏好的用户需求。同时,多元化平台布局还有助于分散风险,避免因单一平台问题导致的信息传播中断。政务新媒体在拓展平台渠道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平台间的资源整合与互通。这要求政府部门加强内部协作,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共享和流程优化。例如,可以建立统一的政务新媒体管理后台,实现跨平台的内容发布、用户管理、数据分析等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
(二)创新与个性化内容
在新传播生态下,政务新媒体应注重内容形式的多样化与创新。除了传统的图文形式外,还可以尝试使用短视频、直播、H5动画、VR/AR等新媒体技术,将枯燥的政策法规、工作动态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内容形式,提高用户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例如,可以通过短视频介绍政策亮点、通过直播展示工作现场、通过VR/AR技术让用户身临其境地体验政府服务等。政务新媒体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和个性化内容定制。通过分析用户的浏览记录、互动行为等数据,可以了解用户的兴趣偏好和需求特点,从而为其推送定制化的政务信息和服务。这种个性化内容定制不仅提高了信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增强了用户的粘性和忠诚度。通过设置话题讨论、在线问答、投票调查等形式,鼓励用户积极参与互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意见领袖等参与内容创作和讨论,提升内容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这种互动性强的内容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和参与,还能够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和沟通。
(三)构建互动机制
在新传播生态下,政务新媒体应构建更加开放、透明的双向沟通渠道,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政策讨论、服务反馈等环节。通过设立在线问答、留言板、民意调查等功能模块,政务新媒体可以实时收集公众意见与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对于公众关切的问题,政务新媒体应迅速响应,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消除误解与疑虑,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与支持。为了吸引更多用户参与互动,政务新媒体应不断创新互动形式,让政务服务更加贴近民生、接地气。例如,可以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开展政策解读、在线访谈、民生直播等活动,让公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政府工作、表达个人见解。
(四)创新技术服务
在新传播生态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为政务新媒体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数据,政务新媒体可以深入了解用户的兴趣偏好、行为模式等特征,进而实现精准推送与个性化服务。例如,可以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职业背景等信息,为其推送相关的政策资讯、服务指南等内容;或者利用智能客服系统,为用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在线咨询与解答服务。这种精准化、智能化的服务模式不仅提高了政务服务的效率与质量,还增强了用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为了满足公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政务新媒体应积极开发多元化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服务功能。例如,可以开发政务服务小程序或APP,将常用的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到统一平台上,方便公众随时随地进行办理;或者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先进技术,为公众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服务体验。
结语:
总而言之,新传播生态为政务新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其融合力的增强不仅深刻改变了媒介生态的面貌,更在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增强公众参与度等方面展现出显著的媒介影响。政务新媒体通过技术创新、内容优化与平台整合,构建了一个更加开放、互动、高效的沟通网络,使得政府声音得以更广泛地传播,民众需求得以更及时地响应。
参考文献:
[1]刘洋.新传播生态下政务新媒体融合力的媒介影响[J].新闻文化建设,2023,(05):58-60.
[2]毛艳蓉.新传播生态下政务新媒体融合力的媒介影响[J].中国传媒科技,2020,(01):64-66.
[3]王冰灿.新传播生态下政务新媒体融合力的媒介影响[J].西部广播电视,2019,(20):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