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绿色建材与技术创新在提升工程安全性能中的作用

作者

曲伟利 吴海泉 朱言语

1青岛城投城市更新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2青岛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3青岛市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在社会日益关注可持续发展与工程安全的背景下,绿色建材和技术创新已成为增强工程安全性能的关键途径。绿色建材凭借环保、耐久和资源节约的特性,在施工阶段降低安全隐患的同时,也在建筑物的长期稳定性和耐用性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技术创新,如建筑信息模型(BIM)、物联网和智能化施工等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以及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中发挥了突出的优势。上述创新技术有效提升了建筑材料的性能,并提高了工程安全的整体管理水平。本文将从绿色建材和技术创新两个角度,深入分析如何提升工程安全性能。

关键词:绿色建材;技术创新;工程安全;建筑信息模型;智能化技术

1引言

长期以来,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现代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工程安全性能的范畴已不再局限于施工安全,还包括了建筑物的长期稳定性以及对环境的友好程度。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建材和技术创新日益成为提升工程安全性能的关键手段。绿色建材不仅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还通过特殊的材料特性增强了建筑的抗震、防火等能力。与此同时,技术创新,特别是智能化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IM)等先进工具,为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将探讨绿色建材和技术创新在提升工程安全性能中的具体作用,为工程建设的安全提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2绿色建材在提升工程安全性能中的作用

2.1 绿色建材的特点与优势

绿色建材是指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影响较小、具有可持续性并符合环保标准的建筑材料。此类材料不仅强调资源的节约和再生利用,还注重环境保护和健康安全。与传统建材相比,绿色建材在资源利用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效率,减少了生产过程中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实现了对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环保性能方面,绿色建材在生产、施工和使用阶段都减少了有害物质的产生,改善了建筑环境的空气质量,为居住者创造了更加健康的生活空间。绿色建材的优势还体现在对建筑物整体性能的增强,特别是在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方面。现代绿色建材不仅具有更强的抗压、抗弯等物理特性,还通过创新的设计提高了建筑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而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绿色建材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既满足了环保要求,又在安全性和经济性上具有明显优势,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2.2 绿色建材对结构安全性能的影响

绿色建材在提升结构安全性能方面展现出卓越的效果,特别是在抗震、防火、防潮等关键领域,材料的特殊性能使得建筑物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具有更强的韧性和稳定性;现代抗震材料能够有效吸收地震产生的能量,降低建筑物发生结构性破坏的风险;绿色建材通常具备优异的耐火性能,使用这类材料建造的建筑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延缓火势蔓延,为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赢得宝贵时间,这在紧急情况下显得尤为关键;绿色建材在防潮和防霉方面也表现突出,凭借良好的透气性和防水性,防止建筑物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下产生的结构损伤和健康隐患,以此保障建筑物的长期使用性能和居住者的健康;使用绿色建材还能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安全隐患,良好的物理性能使得建筑物在长期使用中更加稳定和安全;绿色建材不仅提升了建筑物在极端条件下的承载能力,也在日常使用中为结构安全提供了持久的保障。[1]

2.3 绿色建材对施工安全的提升

绿色建材在施工安全方面的作用值得重视,特别是在提升施工效率和减少安全事故方面具有关键影响;由于绿色材料重量较轻、结构合理,施工人员在搬运和安装过程中所需的体力劳动减少,降低了因疲劳或操作不当导致意外伤害的风险;绿色建材的易用性体现在材料的标准化设计和便捷的施工工艺上,简化了施工流程,缩短了工期,减少了因复杂施工带来的潜在风险;绿色建材的生产过程中,减少了有害物质的使用,施工人员免于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健康安全水平;绿色建材通常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了施工期间因材料不合格导致的结构性问题,保障了建筑物在施工阶段的整体安全;绿色建材在工程安全标准中的推广和应用,对提高施工安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使建筑业在环保和安全双重目标下不断优化施工流程和材料选择。

3 技术创新在提升工程安全性能中的作用

3.1 技术创新对设计和施工环节的优化

技术创新在工程设计和施工环节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性能。在设计阶段,先进的计算机模拟和仿真技术使建筑设计师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和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使结构设计符合最高的安全标准。上述技术使设计师在规划阶段就能考虑各种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条件,优化建筑的抗震、抗风等能力。此外,智能化技术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的施工模式,实时监控技术使施工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工地动态,在发现潜在问题时迅速做出调整,避免安全隐患的扩大。自动化施工技术也逐渐成为工程建设的核心手段,智能机械设备不仅精确完成了复杂的施工任务,还大幅度减少了因人为操作失误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另外,建筑工地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也促进了整个施工流程的透明化和可控性。各类施工数据能够实时共享,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保证了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这些技术创新有效增强了工程的可控性,使设计与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更加精确地围绕安全性展开,大幅提升了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水平。

3.2 先进技术对材料性能的增强

技术创新不仅体现在施工和管理上,也深刻地改变了建筑材料的性能。通过引入先进的纳米技术和新型复合材料,建筑材料的强度、耐久性和抗腐蚀性能都得到了大幅提升。纳米技术使材料的微观结构更加精密,增强了在极端条件下的承受能力,特别是在抗震和抗冲击方面的表现更加突出。复合材料的研发使建筑物在重量与强度之间达到了更佳的平衡,在减少材料使用量的同时仍能保持高水平的结构稳定性。技术进步还推动了智能材料的应用,此类材料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自身特性,增强了建筑物在恶劣条件下的适应能力。以部分智能材料为例,在受到过大的外力冲击时能够自行修复裂缝,减少了建筑结构的进一步损坏。此外,创新技术对传统材料的改良也提高了长期耐用性。新材料的使用大大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因材料老化而引发的结构性安全问题。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建筑材料的性能,也为建筑的长期安全和稳定提供了更强有力的保障。

3.3 信息技术对建筑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的推动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特别是在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智能维护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一种集成化的管理工具,使工程项目在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的各个阶段都能更加精确地进行安全管理。BIM不仅在设计时识别潜在的安全问题,还能将建筑物的所有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动态的建筑模型,供施工方和管理者实时更新和参考。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建筑物的智能化管理能力,传感器和监控设备24小时不间断地收集建筑物的运行数据,对温度、湿度、震动等因素进行自动监测。此类技术使建筑物在面临潜在风险时能够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大大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使建筑物的维护工作更加高效,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管理者提前预测建筑的维护需求,避免了突发故障的发生。这些技术创新为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不仅提升了建筑物在日常运行中的安全性,也为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响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4结语

绿色建材与技术创新在提升工程安全性能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绿色建材的应用,使工程不仅实现了环保和资源节约的目标,还提升了建筑的安全性能,特别是在结构稳定性和施工安全方面。技术创新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等手段,优化了设计和施工流程,同时提升了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能力。未来,绿色建材和技术创新的协同作用将进一步推动工程安全性能的提升,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推动绿色建材和技术创新的广泛应用,是提高工程安全性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参考文献

[1]薛红京.推广绿色建材和装配加固技术,推动城市低碳更新[J].建筑,2023(5):79-79.

[2]孟展,戴建广,杨锴,等.产业集群视角下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协同策略博弈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3,43(16):15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