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探析
吴光明
中共岳西县委党校 安徽安庆 2466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数字经济日益显现出其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助推器作用,通过成本削减、质量提升、效率增进及产业结构优化等机制,数字经济为乡村产业的繁荣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但当前,我国在乡村数字化道路上仍面临多重挑战,诸如数字化专才的短缺、信息基建的薄弱、数字化应用能力的欠缺,以及科技创新支持的不足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系列具有实操性的策略,有助于深化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的融合,促进乡村产业全面振兴。
关键词:数字经济;乡村产业;振兴浅议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整体振兴的基石,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化技术席卷而来的今天,数字经济为乡村产业的振兴提供了新的契机,其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同时通过降低成本与推动产业升级,为乡村产业的长期繁荣提供坚实支撑。然而,如何有效利用数字经济推动乡村产业的振兴,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本文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作用机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为乡村产业持续发展与繁荣贡献新的思路及力量。
一、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机理
(一)节约产业成本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尤其是数字科技产品与大数据管理技术的深度融合,为乡村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化、自动化与机械化提升,这一技术革新显著降低了生产环节中的资源消耗,优化了成本结构,实现劳动生产率的跨越式增长。随着生产成本的缩减,乡村产业利润空间得以拓宽,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字经济在流通领域也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智能化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中间环节得到有效减少,流通成本大幅降低。网络化市场平台的兴起,更是打破传统销售模式的时空限制,实现了线上线下销售的有机融合,降低了销售成本,极大提升了产品的市场覆盖率与品牌知名度,为乡村产业的市场拓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扩大产业规模
数字经济的快速推进,加速了科技成果向乡村产业的转化应用,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数字化浪潮的引领下,乡村产业正朝着自动化、网络化、机械化方向迈进,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为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机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乡村产业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产业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还引发了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资金等关键资源逐渐向优势产业与规模化发展方向集聚,为乡村产业的集群化、链条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增强了乡村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也为乡村经济的全面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现实困境
(一)乡村数字技术人才短缺
在数字经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道路上,数字技术人才的匮乏成为显著的障碍,由于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的收益差距,大量乡村的优秀劳动力选择前往城市发展,导致数字技术人才的严重流失,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数字技术的专业培训和课程设置也相对较少,这使得农业生产者普遍缺乏必要的科技知识和现代化的市场观念。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极高,现有人才储备显然无法满足这一需求,阻碍了数字经济在农业领域的深入推广与应用。
(二)数字化转型能力不强
尽管新兴产业正在逐步向农村地区渗透,但当前我国乡村产业的主体仍然是传统产业,农民普遍习惯于传统生产与生活方式,导致乡村产业在融合过程中出现了内部结构失衡、融合层次较浅等问题。“互联网+农业”模式的推广与应用也受到诸多限制,使数字化转型步伐相对缓慢,我国地域广大,各地的自然条件、土壤质量与气候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增加了农业数字化转型难度。
三、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实现路径
(一)智能化路径
在乡村产业振兴道路上,智能化升级是关键一步,为实质性提升农田水利生产的现代化水准,必须深度融合高清AI“探头”与“天翼云眼”等尖端技术,为农业基础发展注入新活力。广泛运用传感器、数据采集及通信技术,以显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自然灾害对农田水利系统的冲击,持续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农村智慧物流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其完善与发展同样至关重要,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放宽资金使用范围,提升资源整合能力,以确保农产品与农资的高效流通。通过构建信息平台、培育电商物流新业态等举措,积极推进农村物流的数字化与信息化,提升乡村电商综合示范效应。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后盾
政策扶持在数字经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各地区应紧密依托国家及相关部门的战略规划,不仅要加强政策的落地执行,更要结合自身的地域特色和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综合试验。通过深入挖掘并广泛宣传成功的典型案例,能以点带面,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迈进。地方政府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需要深刻剖析所面临的挑战与瓶颈,在此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县域政策的独特优势,制定既精准又高效的数字乡村建设政策与任务清单。财政支持层面,政府应着重增加对农业数字化转型、乡村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以及乡村产业链延伸等关键领域的投入力度,有助于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更能为乡村产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政府还应积极扮演桥梁与纽带的角色,引导金融机构与乡村企业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可为乡村中小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与金融服务,有效降低其转型风险,加速其转型进程,这样的政策扶持具有针对性,更能体现政府对乡村产业振兴的高度重视与坚定决心。
(三)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是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环节。一方面,需要加速农业基础性技术、通用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并依托数字科技平台,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另一方面,应针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研究,减少非必要的科研投入。特别是要重点支持适应我国小农经济特点的智慧农业技术、传感器技术的研发,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通过科技示范与推广,向广大农民普及先进的数字农业技术与管理经验,不断提升乡村产业数字技术供给的自主性与适应性。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人才培养与引进同样重要,应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与培训体系,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为乡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四、结语
乡村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则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新一轮信息化技术革命的引领下,应当积极探索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路径,不仅要借助数字经济推动乡村产业发生深层次变革、实现创新型发展,更要促进其走向特色化道路。为此,相关人员必须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的有机融合,以此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质量与效能,实现乡村产业全面振兴,这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但唯有如此,才能充分激发乡村产业的内在潜力与活力,推动乡村社会迈向持续繁荣与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郭朝先,苗雨菲.数字经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机理与路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01):98-108.
[2]张蕴萍,栾菁.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理论机制、制约因素与推进路径[J].改革,2022(05):79-89.
[3]完世伟,汤凯.数字经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机制与路径研究[J].中州学刊, 2022(03):29-36.